李丹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現代的市場競爭形勢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在如此的市場環境中取得優勢地位,就必須依靠良好的企業管理。企業管理關系著企業的決策與運營,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進步的方向以及發展的進程。文章主要研究內容分析法在企業管理研究中的應用。
[關鍵詞]企業管理 內容分析法 創新管理
引言:最早的內容分析法被用于新聞領域,是一種通過研究與分析收集資料的方法。隨著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內容分析才被逐漸的應用到了社會學、政治學、新聞學等多個領域?,F階段,內容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能夠促進企業對運營過程中各種難題的解決,對現代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1內容分析法概述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集合了定量與定性因素于一體的科學研究方法,現階段,其在傳播學領域的應用比較廣泛,并開始向企業管理的方向發展,世界各地的學者都對其進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美國著名傳播學專家B.Berelson將其理解為一種對明確傳播內容進行客觀量化以及系統描述的研究方法。這一理論充分的揭示了內容分析法的表現特征,并擴展了其研究范圍。J.W.Bowers則從價值的角度出發,將內容分析法理解為通過客觀、系統、量化的形勢統計傳播內容,并根據統計結果進行敘述性表達的研究方法。這一理論較為客觀的分析了內容分析法的優點以及不足。RebeccaMorris認為內容分析法能夠使研究者不受研究對象的主觀干擾,可以實現更好的研究效果,并且更加適用于企業管理領域的應用研究。
我國的學者對內容分析法也有一些不同的觀點。學者邱均平將其理解為一種深入研究分析對象,明確事物本質的研究方式。這一理論客觀的提出了內容分析法暗含的信息剖析能力。楊國樞通過整合、分析了大量國內外研究結果之后,充分的揭示了其性質以及作用,為我國內容分析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
通過研究國內外對內容分析法的理解,可以發現,他們都對其系統、客觀、量化的突出優點表示了肯定。內容分析,不僅可以對傳播的內容進行客觀、詳細的描述,還能夠對傳播內容中隱含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剖析。這對企業中員工管理、內外部環境分析等方面的管理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利用內容分析法的特性,管理者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更加便捷、高效的進行企業管理。
2內容分析的分類
隨著現代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內容分析法經過長時間的實踐研究,在內容與形式上都有了極大的發展?,F代化電子計算機技術與多媒體網絡技術的進步,不僅降低了內容分析的實施成本,還在技術層面提高了其在企業管理中的可操作性。在發展的過程中,相關研究者對其進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對其類別以及分類方法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見解。
2.1編碼分類
編碼可以說是內容分析的核心與關鍵,編碼的準確性直接關系著分析的最終結果。如此,通過區分編碼的方式,以及內容分析對計算機的實際應用程度,可以將其分為三個類別:人工分析、個別單詞分析、人工智能分析。這也可以看作是內容分析法的歷史演變軌跡。通過對比分析這三種分析類型的工作原理。可以明確的發現其存在的缺點。首先,明確的變量分類方式尚不成熟,這對內容分析的準確性與便捷性都是一個突出的挑戰。其次,個別單詞分析法由于單詞對相應語境的脫離嚴重,不能保證分析的效果。此外,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雖然提高了內容分析的可操作程度,但對于其分類的精準度,卻難以保證。
2.2定性、定量分類
一直以來,內容分析究竟屬于定性研究方法還是定量研究方法,都是學者們爭論的焦點問題,對此,通過分析其定量、定性的區別,可以將內容分析分為三類:解讀式分析、實驗式分析、計算機輔助分析。我國著名學者邱均平對這一分類方法具有較為深入的研究。這一分類方法生動的體現了內容分類法在技術層面的演變過程,體現了計算機技術在內容分析中所發揮的關鍵性作用,并且肯定了現代電子計算機技術發展對內容分析法進步的推動意義。
3內容分析法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3.1應用實例
內容分析是現代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進行企業管理的有力手段,其能夠避免分析對象的主觀干擾,確保管理的可靠性。利用內容分析法,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研究企業的報表、戰略方針、重要決策、內部刊物等信息材料,客觀、系統的對企業的管理問題進行分析,能夠為企業的決策與戰略制定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促進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以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為例,利用內容分析法的剖析能力,企業管理者不但可以直觀的分析出企業相關員工在現階段的專業水平以及能力層級,還能夠客觀的分析員工的發展方向以及發展潛力,有利于企業對人才的培養。2007年,我國學者王宇紅與張慧利用內容分析剖析了相關的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素質文獻資料,經過分析發現,在經濟較發達,經濟發展速度快,市場結構健全的區域,對人力資源的素質要求較高,并且,他們還通過文獻剖析出了人才的80種外在特征,其總體可以分為包括:知識、人格、能力、思想四個大類。經過實際驗證,可以發現分析的結果準確、科學,可以作為國有企業人才培養的有效參考依據。
同樣利用內容分析法,我國學者李季則做了一個企業員工勝任能力建模,其將關系圖方法引入其中,使分析的結果更加直觀、明顯,能夠清晰的展示企業管理運營效果與員工勝任能力之間的關系。通過實驗,可以得出,在企業管理中應用內容分析法,能夠優化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明確一個員工在某一崗位上的勝任情況,有助于企業的最優資源配置,實現企業的整體結構優化。
3.2內容分析法的應用優勢
3.2.1擴展了研究范圍
內容分析法能夠利用語言對于人們認知重要意義,實現一種可復制的信息分析,從而對以往分析中難以應用或不能應用的信息進行科學處理,擴大研究資源的范圍。由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內容分析法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不僅僅是對企業的財政報告、年度計劃、重要決策等現實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與探索,其還可以對更多的、沒有被有效開發的信息資源進行利用。例如:隨著現代互聯網的發展,可以為企業提供一個便捷的企業交流平臺,通過這一平臺,企業可以充分的展示其企業文化、業務狀態、企業形象、發展戰略等信息,這些,都是內容分析的有效研究對象。
3.2.2增強了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一般來說,文本是一種顯性與隱性相結合的內容集合體。其中,顯性內容指的是文本中能夠被明確、清晰傳達出來的信息,而隱性內容就是外在表現不明顯,不能被直接理解的信息,隱性內容,可以說是顯性內容的補充。一直以來,企業管理由于分析方式的限制,對文本中隱性信息的理解較為困難,一般理解的都是顯性的信息,導致分析的結果不能對現實中的實際現象做出客觀反應,影響企業的運營決策。
3.2.3保證了分析安全,降低了分析成本
與傳統的分析方法相比,內容分析法具有明顯的安全性,能夠切實保障企業管理的穩定性。一般來說,企業分析范圍內的大多數研究對象都具有時效性、不可重復的特點,因此對其分析也也具有明顯的時效性。但是,利用內容分析法,可以通過分析信息建立一個安全的可復制數據庫,及時解決分析過程中的錯誤與缺陷。此外,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內容分析法能夠實現大部分工作的自動操作,不僅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主觀性,還能夠極大的節省人力,降低成本。
3.3內容分析法應用的不足
3.3.1編碼分類可靠性低
在內容分析法的實施過程中,編碼與分析的準確性是分析正確的前提。但是,現階段在企業管理領域中,編碼的規則還不夠精確,并且一些編碼的操作難度較大,這就對分析的結果造成極大的影響。此外,由于分類的人工選擇特點,必然會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從而削弱內容分析在企業管理領域的應用效果。
3.3.2研究內容可靠性低
內容分析法的工作核心就是對相應的研究對象進行分析,所以,研究內容的準確性,直接影響著最后的分析結果。一般來說,在進行企業管理時,管理者往往會認為經過企業領導者審批的文本內容能夠反應企業的整體觀點以及理念,因此,對于分析的對象也往往是企業的年度計劃、財務報告等。但是,這些文本內容并不是由領導者一人完成的,而是經過各部門員工的共同工作來實現的。如果管理者只是單一的對年度報告等文本進行分析,就難免的會造成分析結果與實際情況的偏差。這是由于分析內容的不正確導致的。因此,在進行內容分析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分析的內容進行嚴謹的篩選,對正確的內容進行分析,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分析的準確性。
結束語: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市場競爭形勢越來越激烈的環境下,內容分析法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雖然,現階段內容分析法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實際性的問題,但是,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內容分析必定會在企業的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