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曉光+呂海寧+吳窮+王超+徐野男
1.高校大學生閱讀習慣養成的現狀
研究表明,越來越多的學生更習慣于網絡閱讀,傳統閱讀率不高。通過對高校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從一至四年級對1000名學生發放問卷,得到反饋問卷986份,同時也對高校大學生進行了訪談。最后通過把得到統計數字與其他學者在相關調查的調查數據相比較,探索總結出一些有規律的現象。
調查范圍內有半數以上的高校大學生每年會閱讀 6-13本圖書,而36%的學生每年會閱讀1-5本書。在閱讀時間上,每天除了專業的學習用于閱讀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的有55%,這其中還包括網絡閱讀的時間在內。在高校大學生的閱讀原因上,為了豐富知識的占了45%有419人,基于個人興趣閱讀的占了半數,而為了娛樂消遣的占30%。有些高校大學生缺乏閱讀的深層原因,一方面是學業和就業的壓力導致,另一方面是沒有建立起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缺乏閱讀興趣。
通過調查結果的初步分析,高校大學生用于閱讀的時間還是有限,不主動閱讀的也占一定比例,而且深閱讀和精讀很少。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學習的能力較低。對這些閱讀習慣的現狀,我們可以看到提倡閱讀習慣的養成和引導閱讀是很重要的。
1.1 高校大學生閱讀傾向現狀
通過閱讀傾向的現狀調查我們看到當前高校大學生閱讀傾向上越來越專業。在閱讀中也更注重閱讀的實用性,更傾向于閱讀英語、計算機或者考研等書籍。閱讀傾向有時代的特點,比如一些青春派作品或偶像題材的作品更受青睞。學生的閱讀更多偏向個人興趣和休閑消遣。由此可見,個性化的閱讀越來越占主導地位,仍然有不少學生閱讀是毫無目的或娛樂消遣的。
在閱讀傾向的調查中,可以看出高校大學生閱讀傾向的網絡性,因為網絡有開放、交互、自主的特點,學生可以在網絡中檢索并獲取到想要的信息,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觀點的發展和學習內容的豐富有著深遠的影響。
1.2高校大學生閱讀方式現狀
閱讀方式的選擇與讀者所閱讀的材料類型密切相關。閱讀方式可以有很多種,常見的深閱讀、淺閱讀、快速閱讀、選擇性閱讀、摘要式閱讀、評論式閱讀、休閑式閱讀等等閱讀方式。賣圖式閱讀主要是通過觀看影視作品、圖本來代替文本的閱讀。通過調查可以發現,深閱讀的同學比例略小,例如看過全本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的學生還不到五成,這其中還包括了觀看影視作品的方式。摘要式閱讀我們又稱標題黨,就是僅僅閱讀所看信息的標題或者里面的標題,并沒有進一步閱讀里面的內容。評論式閱讀是并沒有進行內容的閱讀,而是直接閱讀其他人對內容的評論來了解或理解內容,有的時候不免會片面或偏激。最后一種是休閑式閱讀,在閱讀前沒有目的,閱讀時也沒有方向,就進行的一種閱讀。
高校大學生的閱讀方式隨著時代的不同和數字媒體的出現也在隨之變化。由于有了更多的閱讀資源,學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查找和選擇并閱讀。很多學生使用數字媒體閱讀,因此閱讀方式通常是跳躍性的,粗略的閱讀方式。這中趣味性強、獲取便捷的閱讀方式導致的問題就是高校大學生閱讀時淺閱讀狀態,注意力容易不集中。
1.3高校大學生閱讀內容現狀
專業書籍仍是高校大學生閱讀的首選通過調查可以發現,高校大學生的課業壓力還是很大的,他們在大學期間首要完成的是課業學習。而專業的學習除了聽老師授課的方法,還可以通過利用圖書館選擇正確的圖書的閱讀方法。就業和學業的壓力使他們在課余時間還需要閱讀大量專業相關的書籍,閱讀專業相關的書籍不但可以鞏固課堂上老師所講授的新內容也可以開闊視野、掌握專業知識前沿,可以輔助和推動高校大學生的課堂學習。
在眾多課外書籍中文學作品一直受到高校大學生的青睞,現階段文學作品的閱讀方式也有很多,許多同學利用閱讀設備或電腦閱讀電子版的文學作品。在文學作品中經受歷史考驗的經典名著對高校大學生更有魅力,因為其具有深刻的內涵或優秀的文采。高校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大背景下更應該加大對傳統閱讀、經典閱讀的推廣,讓高校大學生通過閱讀經典提高自己。
由于畢業就業的壓力,高校大學生還需要考取各種級別和證件,因此這類考試的相關書籍也最受歡迎。考研書籍成為必讀之物,提高英語水平和計算機操作能力成為高校大學生的共識。
2高校大學生閱讀習慣養成的特點及分析
2.1高校大學生閱讀習慣電子化
從調查結果的分析和相關數據的研究來看,在長時期內,傳統閱讀和閱讀電子化是要共存的,但是閱讀電子化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高校大學生對閱讀方式的選擇與其所處的成長階段密切相關,高校大學生更容易被網絡等具有視覺沖擊力和娛樂性的閱讀體驗所吸引。數字媒體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及時的特點,而且內容中可以有豐富的圖文、聲音、視頻等。在利用數字媒體時不像傳統媒體需要重點閱讀或深度閱讀,一般都是跳躍性的閱讀、瀏覽閱讀。在紛繁復雜的網絡文化中,更需要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方向性的引導,避免其沉迷網絡,迷失方向。
高校大學生選擇電子化的閱讀方式另一方面原因是他們雖然已經讀書10多年,但因為一直在疲于應對應試教育,缺乏深度閱讀的技巧和興趣,并沒有完全的良好閱讀習慣。基于多方面的原因高校大學生可能更樂于去尋找淺顯的、休閑的內容來閱讀。除了獵奇心理導致的高校大學生閱讀習慣電子化,不可不說的是一些電子的移動或非移動的閱讀設備為閱讀來了更多的便捷和更好的閱讀體驗。針對高校大學生更應該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更好的利用這些電子閱讀方式。
2.2高校大學生閱讀習慣功利化
功利性閱讀就是以實際功效或利益為行為準則的閱讀。高校大學生課外閱讀花時間最多的是英語讀物和應對各種考試的考試類書籍,其次就是與電腦或移動設備的閱讀。顯然,高校大學生的閱讀明顯帶有功利性,其中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應試,二是放松。現在的年輕人面臨的誘惑、干擾太多,難得靜下心來讀書,從網上接受的信息也很蕪雜,的確令人擔憂。可以說,功利性閱讀是市場經濟下的必然產物,是順應歷史發展的需要,它屬于文化生產性需求,只是忽視了精神提升。
高校大學生當前的閱讀講求實際,面對就業壓力,他們已經無法像以往的學生那樣,保持一份平靜的讀書心態,更無法將讀書當作人生享受,而是把它當作一種尋求財富、找個好職業的“敲門磚”,為了拿到 “證書”,他們讀了一本又一本的書。他們讀書的指向性非常明確,讀書只求眼前利益,追求多而不在于精。
2.3高校大學生閱讀習慣娛樂化
當今海量的信息可以供高校大學生選擇,閱讀方式也越來越便捷,除了傳統閱讀電腦、手機等各種多媒體終端也已經被廣泛的利用。但是明顯更多的娛樂化信息更吸人眼球, 在高校大學生僅有的課外的時間里,不是被用來閱讀經典文學作品或社會政治類書籍,而是用來看一些娛樂節目、肥皂劇及其衍生的文字或影像。俗稱“快餐文化”,表先出了網絡化、草根化、產業化等多種特點,有著“淺顯化”的烙印。
從積極方面看,它娛樂性強、閱讀消耗時間少,快捷便利。這些更能夠吸引高校大學生的眼球。可以緩解高校大學生學業和成長的壓力和困惑,讓高校大學生的課余生活更豐富多彩,具有一定的時代性。
從消極方面來看,快餐文化為了博人眼球并不注重內容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傳播的信息不一定是正面健康的,而且往往具有一定的商業性,功能也大多強調感官刺激和游戲娛樂,而不是思想教育上引導學生在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深刻思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