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婉芳
提要:農村高中生在英語詞匯學習中經常出現讀音不準確,音形難以對應的問題。自然拼讀法將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發音與字母的名稱音區分開來,使得學生在詞匯記憶過程中能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降低詞匯記憶的難度,提升詞匯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自然拼讀法;詞匯教學
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詞匯作為構成語篇的最基本單位,猶如語言大廈的塊塊基石。詞匯貧乏,則會影響語言的表達和理解。英語語言學家威爾金斯(Wilkins)說:“ 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詞匯學習作為語言學習中的重要部分,在高中英語學習中尤為如此,但高中英語詞匯的記憶對很多農村高中英語后進生來說卻是一件難事。
一、農村高中英語后進生記憶單詞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筆者從教于一所農村綜合高中,擔任英語教學工作很多年,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時常抱怨對單詞記憶力不從心,致使一部分學生對高中的英語學習失去了熱情,甚至產生了放棄的想法。這一現象自2008年浙江省實施新課程改革,啟用新教材以來,更加明顯,究其原因,主要為新教材中每一單元的生詞量較之以前有增無減,同一詞匯在一單元中復現率不高。由此,這些在高中英語學習中遇上困難的學生,有的會根據國際音標進行拼讀,但是還是有相當多的學生依賴老師的領讀,在老師領讀后的短時記憶作用下,能將詞匯勉強拼寫正確。但隨著時間的消逝,因為學生缺乏自身的領悟和掌握,記憶基本消退,詞匯記憶發生障礙,長此以往,在整個班級的英語學習中處于后進狀態。
鑒于此,筆者試圖以拼讀法教學為理論依據,對農村高中英語后進生如何更好地記憶單詞進行摸索,以期通過修正詞匯教學中的輔導方法來降低學生記憶單詞的難度,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增強對高中英語學習的信心。
二、自然拼讀教學法的意義
英語單詞中的表音密碼,是一套完整的表音規律。美國教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Connie Juel (1991)將它定義為:“就字母文字而言,表音密碼所涉及的是字母與聲音之間的對應關系,或者我們稱之為它的表音密碼。”簡而言之,表音密碼表明了英語字母與聲音之間的存在的發音規則。這種教授音形之間對應關系為主的教學方法,稱之為自然拼讀法(phonics)。
自然拼讀法最早起源于美國與加拿大,用于教授以英語為母語的孩子學習母語的讀音和拼寫,進而增長閱讀力和理解力。它顯著的效果促使其在第二語言的教學中得到推廣和應用。學生在掌握代表英語44個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組合,;掌握一些英語拼寫與讀音關系的基本規律;掌握按照拼寫規律想到一個單詞的方法,從而使得他們自己充分認識單詞由字母或字母組合構成,他們之間的音形存在一致性。掌握對應關系后,進行相應的單詞拼讀與拼寫后,學生的能力達到見生詞能準確發音,聽發音能準確拼寫的狀態,為閱讀教學奠定了基礎。通過閱讀量的積累,詞匯的擴充,從而進一步促進聽說能力的增強。自然拼讀法遵循了拼音文字內在的規律,幫助學生讀、寫、記單詞,使學生對已學或生疏的單詞都能會讀會寫。
三、自然拼讀法輔助農村高中英語后進生詞匯教學
1. 通過引導后進生反復朗讀,建立字母和字母組合與發音之間的聯系。這就要求他們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回憶并熟記26個字母的發音,而非他們的名稱音,替代他們在初中階段留下的對字母的發音印象,不斷的模仿,不斷的誦讀節奏和韻律感強的繞口令和英語兒歌,自然地對英語詞匯重新產生興趣。
2. 通過教授音節拼讀,建立字母組合或單詞與發音之間的聯系。在輔導后進生復習已學單詞時,引導他們有意識地觀察單詞的拼寫和單詞的讀音。對于單音節詞,分清單雙元音,根據字母發音,引導他們運用漢語拼音的拼讀方法進行拼讀;對于雙音節詞或多音節詞,在正確劃分音節的前提下,找出每個音節中的元音字母的發音,逐一拼讀,最后連起來拼讀,如ac-ci-dent accident。
3. 通過反復的根據單詞讀音聽寫單詞,建立讀音與拼寫之間的聯系。后進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步學會了運用自然拼讀法的拼讀規律記憶單詞之后,老師要引導學生建立單詞的讀音與拼寫之間的關系,使其聽到讀音,能拼寫出單詞。如聽到[b?:d],先將讀音分解為/b//?://d/,然后分別落實每個部分的讀音,/b/應該是字母b 的讀音,/?:/的發音可以由ir ,ur, ear, er, or這幾個字母組合發音。/d/應該是字母d的發音。根據已學過的單詞中,bird正好符合這個音標。多次練習之后,學生就能熟練地寫出相對應的單詞,并且也可試著讓學生寫出一些符合同一規律的單詞,如dirt, skirt, shirt等。
根據這些步驟,在復習模塊一第一單元《Friend》(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時,輔導后進生對以前這些單詞進行了記憶:ignore,calm,loose,entire,curtain,grateful,fall,teenager,disagree,recover。這些單詞在新授課學習的過程中,后進生們都發生了根據單詞發音,寫出了字母名稱音的錯誤,如/kɑ:m/,根據這個讀音,后進生的拼寫是kam,或者karm,對于字母C有/k/發音不了解。在重新復習過程中,引導他們對名稱音和字母或字母組合發音進行區分之后,基本能準確記憶這些單詞,達到了輔導的目的。
在進入高中學習之前,高中生們都曾在初中系統地學習過國際音標,大部分學生也可以根據音標認讀單詞。但是,有極少數的一部分英語后進生,他們在初中的國際音標學習中,沒有很好地掌握音標的讀音和讀音規則,以至于在后續的英語學習中產生障礙。針對這一現狀,筆者認為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對后進生們在識別部分國際音標基礎上,滲透一些自然拼讀法的拼讀規則,使得學生將音形結合起來,便于學生記憶單詞,降低了后進生學習英語單詞的難度,激發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學習信心。對于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中生來說,這是尤為難得的重燃英語學習熱情的機會。在這之后,教師還需通過大量的在語境中的練習,讓后進生們對詞匯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參考文獻:
[1]郭鴻雁 馬曉燕 “拼讀法在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2期
[2]喻春蘭 《自然拼讀法記英語單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