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美文
為農村兒童營造一方"樂園"
——天津愛普兒童福利中心紀實
? 陳美文

5月29日上午,由愛普兒童福利中心小朋友們自己策劃、編排、主持的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文藝演出活動在天津武清區艾蒲莊幸福大院隆重舉行。他們代表著該中心864名農村兒童的節日表達:我們有一個放飛夢想的棲息地——愛普兒童福利中心,我們愛我們的幸福家園。
今年5月初,根據天津市《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列入政府民心項目的首個農村兒童福利中心在武清區建成,愛普兒童福利中心便是其中一個機構,中心服務艾蒲莊村0—18周歲兒童少年864名。
幾個月來,中心工作人員,走訪摸底,建立個性檔案,比如針對困境兒童(殘障、單親、留守、被家暴虐待、父母大病致窮的、父母有服刑的、父母有吸毒的等)建立個人檔案,根據不同需求,跟蹤隨訪,提供不同服務,同時鏈接政府多方資源(婦聯、殘聯、民政、公安等),協同做好困境兒童服務工作。
愛普兒童福利中心首先建立了四點半課堂,從5月2日正式啟用。孩子們放學后,不再是散養的鳥兒,而是有了心靈和生活的歸屬地。四點半進入中心簽到后,可以在這里由輔導老師引導,寫作業、預習課文1小時,然后進入閱讀,再之后做游戲、玩玩具等。當作業遇到問題時,孩子們可以請教在這里做義工的大學生哥哥姐姐,大學生志愿者還會指導孩子們課外閱讀,豐富他們的閱讀視野,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孩子們在閱讀中,增長自己的人生閱歷,提高寫作能力。6點至6點半是自律課堂,比如讓孩子們將自己閱讀的圖書或玩具放回原處,年齡大點的孩子幫助比自己小的孩子整理玩具,在自律能力的培養中養成好習慣。6點半-7點由老師帶領孩子們進行游戲或手工制作,七點簽退。
四點半課堂內容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孩子們課業、心智、身體健康等因素,讓他們在這些有益身心的活動中茁壯成長。學校正常放學時間為4點10分,很多家長不能及時接走孩子,孩子們一般在校門口玩耍或在校內停留等待家長來接,由于小學生的自律和自護能力差,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在家長不能來接的“真空時間”里,愛普兒童福利中心的四點半課堂,讓孩子們充實安全地度過近兩個小時的“管理真空”。
中心除了孩子們放學后的四點半課堂,還利用雙休日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有針對不同孩子潛質的“飛翔課程”。根據走訪摸底中了解的不同特長設計的不同課程,從藝術、體育特長開掘到溝通能力、社交能力、思辨能力、情緒管控能力的培養,從社會責任、安全意識到如何認識性及怎樣預防被性侵,讓農村孩子在尋找自信中,發現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健康成長。同時還有同步的家長課堂,對家長的教育理念、引導行為進行培訓,共同搭建農村孩子健康成長的橋梁。
愛普兒童福利中心雖然成立只幾個月,孩子們成長很快,進步讓人驚喜。從他們自己策劃排練主持節目,到自我維護場地周圍的交通秩序,孩子們的自信和素養的提升都彰顯出來。下一步中心將按摸底時建立的那些個性化檔案,為殘障、單親、留守、貧困等困境兒童提供特殊關愛,讓他們充分感受黨的陽光雨露的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