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國際化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國和全球各個國家的跨國商務和國際貿易越來越多,相應地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量迅猛增多,對商務英語人才的能力要求也愈來愈高。商務英語口語是進行貿易談判、商務溝通及合同交流的關鍵能力,因此商務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傳統的商務英語口語教學模式,對培養實戰型人才稍顯吃力。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語言教育工作者開始嘗試采取先進的教學方法,讓教師和學生在商務英語口語課堂上做到完美結合,共同實現商務英語口語“教有所成,學有所用”的目標。本文通過闡述“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的基本概念和特點,詳細介紹了“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在商務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實踐。
【關鍵詞】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 商務英語口語 教學實踐 工作實踐
前言
隨著中國市場逐漸深入地融入到國際經濟社會中,我國國內人才市場由于大批外資企業的入駐,對商務英語方面人才的需求也愈來愈大。商務英語專業是培養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語言進行外貿業務談判、商務合同溝通等一系列涉外交流。作為一門溝通語言,商務英語口語也是商務英語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門專業課程。但一直以來,對于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大多數學生在“說”的方面有所欠缺,這主要是受到缺乏語言環境、應用頻率低的影響。多年以來,大批的英語教學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研究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方法,以期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水平,尤其是英語口語水平。近年來,我國著名的外語教育家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各個英語教學模塊中。本文通過闡述“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的基本概念和特點,詳細介紹了“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在商務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實踐。
一、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的基本概念、特點
1.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的基本概念。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Output-Driven,Input-Enabled Hypothesis)是由我國著名的外語教育家文秋芳教授首次提出的一種創新式的外語教學模式。可以簡單理解為,如果按照語言的“聽、說、讀、寫”來講,輸出就是“說和寫”,輸入是“聽和讀”。
在這一理論中,輸出既被認定為語言學習的動力,又被看作語言學習的目標;輸入則是完成當前輸出任務的必要手段,進而為將來的語言輸出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增加教師的接受性知識服務能力。換言之,學生想要清楚地理解并完成老師布置的產出作業或任務,就必須認真地學習輸入材料,從這些輸入材料中獲取必要的信息和幫助。這樣一來,老師和學生便可以在有限的課堂教學與學習時間內,集中精力理解并習得產出任務需要的信息和內容。這將大大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2.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的特點。長期以來,英語課堂上,教師都是以課本為講授知識的中心,考試大綱為知識學習的主線,考試成績為教學成果的評估指標。這一教學模式本沒有錯,但對于商務英語口語這一類應用實踐類課程,僅僅依照課本的講授是遠遠不夠的。
“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的提出,對語言教學的效果提升幫助很大,這是因為“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具有以下特點:
(1)適用于中、高級學習者,這里是指適合大學及以上的學生課堂使用;
(2)輸出比輸入對語言學習的內驅動力更大,這將有助于學生自發地通過想說想寫,實現聽、說、讀、寫的綜合提高;
(3)將語言表達能力作為教學的目標,允許并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表達能力作為培養目標,這更符合學生未來就業的需要;
(4)輸入可以促成學生完成當下的產出任務,即輸入直接為產出任務提供了語言材料和相關知識,這有利于學生對語言的各項能力的綜合把握。
二、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在商務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實踐
“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自被提出以來,即受到很多語言教學工作者的認可和實踐。
相較于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在商務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之后,商務英語口語教學呈現出以下4個特點:
第一,商務英語口語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有了一定的改變。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是課堂的參與者。而應用“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之后,學生轉變為課堂的主導,學生參與到輸出驅動中;教師轉變為了課堂的引導者和支持者,教師為學生設計出必要的促成輸出的輸入項目。
教師和學生角色的這一變化,一方面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主人翁意識,這對商務英語口語這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是至關重要的改善;另一方面,教師要完成對輸入促成的設計和布置,就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輸出驅動,這就促使教師努力在課堂上和課堂外對學生知識掌握水平的充分評估,這對教師有針對性地完成教學工作,因需施教意義重大;此外,教師和學生的任務更加明確,教師負責設計和制定輸入促成的學習任務,學生負責在完成這些學習任務的同時,給予老師真正需要的輸出驅動需求,這將大大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將為社會培養出越來越多善于商務英語口語實踐和應用的人才。
因此,在應用“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把控課堂教學進度,有意識,有針對性地結合整體教學規劃為學生提供及時的,精確的幫助,以期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任務是提供輸出驅動,為教師對教學的規劃提供輸入,以期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應用了“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的商務英語口語課堂上,教師的角色是教學輸入的設計者和管控者,是學生的學習伙伴,也是提升教學效率的執行者。教師根據學生的輸出驅動選擇性地遴選輸入知識,再布置相應的富有實踐趣味的輸出任務。與此同時,學生的角色是根據這些輸出任務探尋自己感興趣的那部分知識,并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完成輸出任務。這種肩并肩的,相互配合的師生合作關系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endprint
第二,商務英語口語課堂上,教學活動和內容設計具有趣味性和實用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多為因教材施教,對于課堂活動和互動方面的設計很少。而應用“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輸出驅動,了解學生的知識構架、學習習慣、學習目標等因素來設計輸入促成,這些設計包括課堂內容、知識傳授形式、課堂實踐活動、學生掌握水平評估辦法等等。
這樣一來,教師清楚課程的目的,富有情景的課堂和豐富的課堂實踐活動讓學生對商務英語口語課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興趣,這對學生學習和掌握口語課程知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過程的遞進,逐步增加課程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給學生一定的挑戰空間,這對與學生對商務英語口語在將來工作中的應用有重要意義。
高職商務英語教師在進行口語教學時,既可以從教材中選擇語言材料,也可以從互聯網中搜集相關教學知識,通過嚴格的篩選后推送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口語知識的輸入,多樣的知識輸入,能夠逐漸的豐富學生的口語知識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利用英語進行溝通和交流,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口語溝通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采用分組活動、對子活動等方式,讓學生能夠自由的用英語口語溝通,既能夠為學生提出語言輸出的渠道,又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英語口語交流的習慣,更好的完成英語口語輸出任務。
第三,商務英語口語課堂上,加入更多場景模擬環節。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一方面聆聽教師所講述的課程內容,另一方面根據課本提示的交談內容,進行“朗讀式”的練習,這些聽來的知識和朗讀的練習在將來的正式商務英語交流、溝通和談判中很難派上用場。而應用“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之后,教師在對課堂進行輸入促成設計和規劃時,都會增加一些實際的場景模擬,比如:英語辯論賽,英語口語談判,英語貿易洽談,英語合同簽署會等場景。學生作為主角參與到這些實戰模擬中,不僅可以讓他們在輕松的環境中度過課堂時光,還可以鍛煉他們真正應用商務英語口語的能力,讓他們在不斷地練習中,總結出商務英語口語交流的技巧和習慣。將來走到各個工作崗位,他們才可以從容不迫地將所習得的知識、能力、技巧和經驗發揮到極致。
第四,商務英語口語課程中,評價系統更具有有效性和以終為始的特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通常采用結課測試來評價學生對商務英語口語知識的掌握程度,這種總結性的評價方式并不適用于評價學習者商務英語口語的實踐應用能力。而應用“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之后,教師可以將每節課的輸出任務作為評價學生對商務英語口語實踐和應用能力的評估,這種評估可以稱為階段性評估,這樣一來,階段性評估和總結性評估結合使用,既可以體現學生對商務英語口語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反應學生對口語應用能力的熟練程度。此外,通過這種階段性評價和總結性評估相結合的評估系統,每個學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商務英語口語學習方面取得的每一個進步,這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商務英語口語的興趣。
三、總結
商務英語口語教學作為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必修課程和關鍵課程,課堂的講授方式,學生的學習氛圍對教學效果的質量至關重要。
“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作為一種專門為語言學習而提出的教學方法,對商務英語口語教學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自主性,這將大大增加學生課下對口語練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這一教學方法,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明顯增多,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課下任務完成情況,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而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高口語能力。
因此,“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在商務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孫超.“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在商務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6):186-188.
[2]孟慶冬,陳亞杰.“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110-114.
[3]文秋芳.“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構建大學外語課堂教學理論的嘗試[J].中國外語教育,2014,(2):3-12.
[4]閆增麗,張麗梅.“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下的外語教學實踐探索—一項提高英語語言輸出質量的實證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5,(4):74-76.
*本文系2015年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校級重點教改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為:基于“輸出驅動—輸入促進假設”的商務英語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劉艷芳(1981.7-),女,漢族,山東濰坊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