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芳??
摘要:幼兒良好生活習慣是指其在生活方面所表現出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品質和行為方式,是一種自覺的行為。幼兒期是行為習慣形成的最初時期,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我們依據《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南》及幼兒的年齡特點,堅持一致性、堅持性、鼓勵性的原則,采用設計生動有趣的游戲來激發幼兒的興趣,有的放矢地對小班幼兒進行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效果頗佳。
關鍵詞:小班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尤其是小班的小朋友更要注重習慣的培養。小班是幼兒從家庭跨入學校生活的一個轉折點,也是幼兒常規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對小班進行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一開始對集體生活感覺新鮮,最初幾天表現得特別聽話懂規矩。可一兩個月后,新鮮勁兒沒了,取而代之的是自由頑皮的家庭放養式松散習慣。這時如果教師一味地用“不能”、“不許”、“不行”等命令式的語言來約束他們,效果甚微。那么采用何種方式既能滿足幼兒好奇、想玩、想試的心理特點,又能讓其自我約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呢?巧妙采用趣味游戲的形式讓幼兒約束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實不失為上策。
一、 策略一:適度宣泄——“功夫舞會”解決矛盾沖突
小班幼兒自控能力較差,往往外面一點兒動靜就會引起幼兒的興奮和跟風。如:老師在上課,一個幼兒提出要小便,幾乎所有的幼兒都會說“老師我也要去”!原本有序的教學給打斷了。在小班的上學期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沖突。教師為了讓孩子們快速安靜下來,讓幼兒建立規則意識,大多會采用大聲呵斥、隨時監控的高壓政策,幼兒被迫成為妥協者,壓制自己的沖動,收斂自己的行為,從而維持常規。這樣的方法雖然一時半會兒有效果,但這種高壓抑制的方法對幼兒身心發展有著不良影響。
“開心舞會”這一游戲的創設,既幫助幼兒宣泄內心興奮的情緒,又讓幼兒保持興趣點,平穩進入下一個環節。如:在上完一個集體教學活動以后小朋友有一段自由時間,男孩子喜歡湊在一起講“功夫熊貓”、“奧特曼”、“黑貓警長”等話題,講到關鍵部分還喜歡加上一些肢體動作,一旁的小朋友情緒也被調動起來,“嗬嗬嗬”的比劃開來,原本和諧的教室里立刻成了一鍋粥。這時,我會帶領幼兒們一起跳“功夫舞”。孩子們聽著熟悉的音樂,做著幾個簡單重復的動作,既讓孩子們躁動的情緒得到適度的宣泄,又能讓他們快樂有序地過渡到下一個環節。
二、 策略二:安靜等待——“開小火車”解決等待問題
在幼兒園集體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是一個等待現象:上廁所、上下樓梯、喝水、洗手等等,一個班級三四十個幼兒肯定會出現這樣現象,為了讓每個幼兒又快又安全的輪到,教師總是讓幼兒按次序排好隊,雖然教師一直在看著,但是總有那么些性格活潑、調皮的幼兒不守規矩。于是我引導幼兒們玩“開小火車”的游戲,在地面畫上排隊的提示線——兩個小腳丫,然后喊道:“小火車要開啦,老師來當火車頭,車廂之間不能斷!”經過我這么一說,幼兒們自然而然地排好隊,一個接一個地洗手、喝水。在游戲中,教師只要適當提醒:“小火車的車廂都要排整齊,排在鐵軌(地面上的排隊提示線)上哦,要不然就要翻車啦!”幼兒們聽了一定會將隊伍排得整整齊齊,不讓“小火車”翻掉。
三、 策略三:兒歌游戲——“啊嗚啊嗚飯菜香”解決進餐問題
《指南》中指出:“教師要合理安排餐點,幫助幼兒養成定點、定時、定量進餐的習慣。”進餐是幼兒在園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家長也非常關注在幼兒園吃什么?吃了多少?現在好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一家四個大人圍著孩子轉,一般在家吃飯都是大人喂,不光是要大人喂還挑食挑得厲害,喜歡吃什么就要燒什么。在家里這樣,進了幼兒園就出現了很多問題,甚至有的幼兒連勺子都不會拿,更別說自己吃飯了。于是我通過兒歌游戲《啊嗚啊嗚飯菜香》,讓幼兒來掌握拿勺子的方法:小飯碗,左手扶;三個手指拿小勺,大拇哥放前面,二哥三弟放后面。一口飯,一口菜,啊嗚啊嗚飯菜香。我還用一首兒歌提醒幼兒不要挑食:小雞愛吃蟲,小鴨愛吃魚,小兔愛吃草,我是好孩子,樣樣都愛吃。幼兒們在生動有趣的兒歌引導下,不僅飯菜吃得既香又快,而且身上、桌子上和地面上都是干干凈凈的。
不僅如此,為了讓幼兒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每天的餐前時間我們設置了游戲“每日一猜”的游戲,讓幼兒在猜一猜、說一說、比一比的過程中了解到各種蔬菜和葷菜的營養。如:有介紹黃瓜的謎語:“身穿綠衣,身上有刺,瘦瘦長長,大家都愛。”、有介紹長在土里,有紅有黃,小兔愛吃的蘿卜、有介紹喜歡水里,嘎嘎嘎嘎叫,愛吃小魚的鴨子,漸漸地,幼兒們覺得吃什么都好玩,吃飯也成了幼兒們期待的有趣游戲。
四、 策略四:兒歌游戲——“安靜入睡”解決午睡問題
幼兒在家庭里每天的午睡時間總是不固定的,剛入園的小班孩子一開始不適應幼兒園的作息時間,每次到午睡的時候,有的幼兒不肯睡、有的幼兒睡覺還要陪著。為了讓幼兒更快入睡,于是我引導幼兒一起創編了手指游戲《手指睡著了》:“大拇哥睡了,二拇弟睡了,中三娘睡了,四小弟小妞妞,你睡了,我睡了,大家一起都睡了。我要求幼兒們一邊念兒歌,一邊用手指表演。聽著聽著,孩子們陸續進入了夢鄉。
當然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這需要教師們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創設更適當的方法,通過生動有趣的情節和朗朗上口的兒歌語言等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們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