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崔蘭
【摘要】當前,我國經濟增長正由投資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經濟的轉型需要大量的創新創業類人才作支撐,而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培養創業人才的重要保障。我國創業教育起步較晚,高職院校在創業師資隊伍培養上存在管理理念、選撥聘用、評價激勵等方面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積極借鑒國外創業師資培養的先進經驗,完善國內高職院校創業師資的培養機制,努力構建一支適應新時期創業要求的高素質師資隊伍。
【關鍵詞】創業師資 培養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026-02
隨著我國人口紅利時代的結束,經濟增速由過去“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過去建立在“人口紅利”基礎上的傳統產業正逐漸向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現代產業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也由過去投資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萬眾創新,大眾創業”已成為當前時代唱響的主旋律。在創新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下必然需要有大量的創新創業類人才作支撐,作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職院校,承擔著為國家輸送創新創業人才的艱巨任務和歷史史命,而高素質的創業師資隊伍則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根本保證。
一、當前高職院校創業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
1.高職院校對創業教育重視不足,理念滯后
由于我國的創業教育發展時間不長,目前對創業教育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培養目標不清晰、定位不明確等問題。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還沒有設立專門的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機構,多數學校創業教育隸屬于就業指導中心、部分隸屬于團委和教務處,專門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非常少,難以形成專業教學團隊,同時很多高校對創業的認識上也存在誤區:一是認為創業教育是就業指導中心、團委、學工處負責的事,應由學生輔導員來完成。二是認為創業教育形式主要是以講座、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等第二課堂活動來開展,不需要專門的師資。三是認為創業教育就是教學生如何開店,成為“小老板”,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無關,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呈現“兩張皮”現象。
2.教師創業實踐能力不足,不能滿足學生的創業需求
創業教育不僅要求教師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更應具有深厚的實踐指導能力,創業教育的重點和難點也在于實踐指導。然而目前在高職院校從事創業教育的師資與實際要求相差甚遠,我國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師資人員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類是院系的學生輔導員,他們中絕大部分是“從學校到學校”的老師,鮮有創業或企業從業經歷。另一類來自于從事企業管理教學的老師,他們雖然有一定的企業管理理論基礎,但缺乏實踐經驗。這兩類人員的共同之處在于他們大多對企業實際的日常運作、經營管理、政策法規不熟悉,對創業發展中的困難不了解,對市場業務拓展、各種人際關系處理、企業發展規劃等實務不精通,對創業的理解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不能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給予學生靈活指導。
3.創業教育激勵評價不科學
目前,教師的職稱評審主要依據他們的工作量和論文發表數來衡量,而對于教師的創新創業工作則重視不足,教師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并沒有納入到評價體系中,因此,創業教育對教師的內在激勵沒有,難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再加上教師在平日繁重的教學任務之下,很難再有精力去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多數教師認為創新創業實踐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因此索性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完成課堂任務即可。
二、高職院校創業師資隊伍培養策略
1.高度重視創業教育
高職院校要提高對創業教育的認識,要把創業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植入創業教育的概念,要把創業師資培養置于重要地位,對創業師資進行系統性地培養,提升創業師資的整體水平。
2.加強創業教育的組織保障
一是成立創新創業教育領導小組,創業工作涉及學校方方面面,因此有必要成立校級層面的工作組,加強對創業教育的整體統籌,分管校領導掛帥,各二級學院一把手參與,形成全員開展創業教育的局面,有效調動各方資源,形成創業教育的合力,為創業教育服務。二是組建創新創業教育指導中心,負責落實國家、省市、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領導小組有關創業教育的各項要求,制定校級創業教育整體規劃,營造全校創新創業氛圍,為創業教師成長提供良好環境。三是成立創新創業教研室,教研室是最基層的教學組織單位,成立教研室有利于推動課程建設,培養師資團隊。
3.構建多元化的創業教育師資團隊
創業師資的構建要以專職教師為核心、兼職教師為重點,構建一支包括政府人員、企業主管、創業成功校友在內的多元化師資團隊。一方面從政府、企業引進或聘用有創新創業經驗的專家擔任講師和客座教授。另一方面還可以從創業成功的校友中招聘組建“校友創業導師團”,通過校友的創新創業經歷為學生現身說法,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
4.多途徑培養,提升創業師資的理論水平
創業教育師資應該通過內培外訓方式,多途徑提升創業師資的理論水平,一是開展創業培訓和沙龍活動,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組織教師參加校內的有關法律、財務、管理和營銷等方面的培訓和沙龍,豐富教師的知識結構。二是組織教師參加國家級、省級培訓項目,如創業指導師、創業咨詢師、SYB、KAB等創業教育項目,提升教師專業化、職業化水平。三是以創業教育教學改革為引導,提高創業師資研究水平。鼓勵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創業類課題申報、專利發明、論文發表等,提高教師對創業教育的理論研究能力和水平。四是選派優秀創業師資赴創業教育發達的國家深造學習,不斷吸收引進國外先進的創業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推進高校創業教育的改革。
5.多平臺搭建,提升創業師資的實踐能力
創業師資培養的核心在于實踐,搭建各類平臺,為創業教師提供實踐的機會和場所,是提高創業教育質量的有效保障。一是以校園創業孵化基地為依托,把創業教育與實踐相結合,鼓勵引導有創業意向的教師開展創業實踐,提升教師創業的實踐能力。二是以“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等各類創新創業大賽為龍頭,引導教師參加各類國家、省級的創新創業活動,提升創業師資的技能水平。三以校企合作為平臺,為教師提供創新創業實踐場所。加強與企業合作,鼓勵引導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通過參與企業的工作流程,有助于教師了解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日常運作管理、相關專業領域未來發展趨勢,豐富教師的實踐經驗。
6.改革績效評價機制
績效評價是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的核心環節,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為鼓勵引導教師開展創業實踐,除了對教師的常規考核外,績效評價機制還應該與教師的創新創業工作聯系起來,制定創業教育工作量計算標準,把教師的創業實踐折算成相應工作量,形成創業教育的利益驅動機制,引導教師開展創業實踐。
當前,在我國“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時代背景下,正是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黃金時期,也是推進創業師資培養的有利時期,高職院校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加強創新創業實踐,聯合政企校三方資源,有效推動創業師資培養和創新創業教育的進程。
參考文獻:
[1]賈虹.高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策略[J].職教論壇.2012(32)
[2]李春琴.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7(7)
[3]王輝.中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現狀、問題與對策[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