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
【摘要】第二語言教學中,聽力練習篇章的生詞語法數(shù)量、速度和長度與其難度正相關(guān)。筆者將這三個要素整理組合成為一個可操作可復制的聽力課堂模式,希望教師們能藉此改變聽力課堂長期存在單純重復播放告知答案閱讀文本,實際訓練效率較低的狀態(tài)。
【關(guān)鍵詞】第二語言教學 聽力課堂 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127-01
一、聽力課堂訓練存在的問題
在第二語言教學中,與說、讀、寫等環(huán)節(jié)相比,聽力由于練習過程的黑箱性,教師能給予學生的有效幫助最少,學生的學習過程最不可控,最易產(chǎn)生瓶頸,最難提高。筆者通過對聽力練習難點的梳理研究,以及對學生課堂反應的多年觀察調(diào)整,整理出了一個較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供各位同行參考。
二、影響聽力難度的幾個要素
學生聽力的理解程度與所聽篇章的難度緊密相關(guān),影響聽力難度的要素比較多,但在操作上顯著可控的有以下幾個:
1.詞匯與語法點的數(shù)量和密度
篇章理解和詞匯熟悉度之間呈正相關(guān),所以聽力內(nèi)容中的大量生詞是很大的障礙,同樣的,聽力內(nèi)容中不熟悉的語法點也會導致理解困難,數(shù)量越多密度越大,導致的困難越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先解決詞匯和語法問題。根據(jù)克拉申的i+1理論,難度合理的聽力練習材料,需要適當有一些可猜測的詞匯和語法點進行技巧練習,那么超出合適數(shù)量范圍的其余生詞和語法都應提前進行足量的聽后反應練習,尤其詞匯,不僅要會說,更要達到聽后快速反應意義的效果,并且由于記憶必然會有遺忘,為了達到長期效果,聽詞練習應盡量與篇章練習分在不同課時,以利復習穩(wěn)固,避免詞匯練習后即聽篇章可能的假性效果。
2.速度
同樣內(nèi)容的篇章,如果用不同的速度播放,難度完全不同,因此第二語言教學的大綱,比如漢語考試大綱,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對不同級別的語言考試的語速分別有不同要求。
這個要求同樣可以用在控制聽力材料難度上,教師可以用變速軟件改變音頻語速,將較難的材料難度降下來,讓學生聽懂,達到有效訓練的目的,甚至可以按照文本自行朗讀,根據(jù)學生表情反應,及對句長等因素的預判,隨時改變語速,達到讓學生聽懂的目的。
3.篇章長度
由于第二語言學習者底層處理技能自動化程度低,聽力練習時間緩沖又小,壓力較大,練習中極易產(chǎn)生焦慮感,越長的聽力練習精神和體力消耗越大。因此聽力篇章的長度也是影響其難度的重要因素。
課堂練習中,聽長篇章長度是給定的,長度要素不可改變,但可以用節(jié)選的方式改變長度,用來處理反復練習后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即將問題部分所在的段落節(jié)選出來,讓學生只聽這一個段落,問題越難,節(jié)選出來再聽的段落就可以越小。
三、聽力篇章可資參考的模式
聽力訓練基本形式是聽。由于其過程的內(nèi)在性或者暗箱性,教師只能用聽后問答的形式檢查學生練習的結(jié)果。但語言材料的播放形式可以有基本模式,以下步驟是筆者總結(jié)的有順序的步驟,這些步驟里嵌入了難度控制技巧。
1.常速播放
為了適應學生語言水平,通常語言教師對學生用目的語說話時速度較慢,類似地,考試使用的聽力材料速度一般因級別不同,也較正常語速慢,只是程度不同。但語言學習的目標是盡可能逼近母語使用的水平,因此讓學生適應正常語速的訓練必不可少,課堂訓練聽力材料用正常語速播放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這個方式也可以檢測出成績較好的學生的上限。
2.慢速播放
常速播放教師提問檢查后,正常情況下所有學生都存在沒聽懂的地方,這樣就需要改變聽力材料難度,將沒聽懂的較難的地方難度降下來,減速是最直接的方法。
3.縮短長度
經(jīng)過幾次慢放,可能仍然有些地方學生并不能準確獲得信息,這些地方難度較高,可以將其所在部分單獨拿出來,一段段給學生聽,如果仍然有問題,可以將材料再一次減短,逐步逼近正確答案。經(jīng)過這段處理過程,全篇基本就不會有遺漏了。
4.repeat(口頭重復)
最后這個repeat練習的方式,是教師將材料一句一句說出來,學生聽一句,就口頭重復一句。這個過程即使是班課集體練習,通過觀察,教師也能立刻發(fā)現(xiàn)誰不會,哪兒不會,對不會的地方,不會的學生,立刻再處理,這種方式將篇章片段化到句子,甚至達到詞和短語單位,最終確保在聽的角度上,材料無死角,學生無遺漏。
四、小結(jié)
聽力課堂看似簡單,教學部門安排時常常將資歷最淺的老師放在聽力課崗位,但要保證聽力訓練有效,必須保證學生聽懂,這個要求絕不是“播放、提問,再播放,提問,還不行,提供答案,乃至給出文本,讀一讀,再聽,學生貌似懂了”的過程能達到的。本文在梳理理論的基礎上,將理論轉(zhuǎn)化為可操作的控制方式,并形成了一個可復制的模式,希望既給予老師們幫助,也可造福學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