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婭
摘 要:研究高中英語教學現狀和改進的目的,在于從當前既有的不足之處中總結經驗,找到優化傳統教學模式的途徑。本文通過分析高中英語教學現狀,闡釋了其形成原因,并就解決問題的舉措提出了若干建設性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現狀;改進
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堪稱整個基礎性學校教育的轉折關口。一方面是其作為后續高校教學最重要的鋪墊,承擔著承前啟后的重要職能,另一方面則是傳統上相對薄弱的小學英語基礎讓學生進入高中后難以滿足快速提升的教學難度的負荷,造成學業上的巨大壓力。這一切都使教改后的高中英語面臨著迫切需要優化與創新改進的問題。
一、 高中英語教學現狀
(一) 教學的針對性有待加強
傳統高中英語教學模式普遍缺少對學生的細分,習慣于“一刀切”式的滿堂灌。這種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忽略最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對那些能力強的學生而言,“慢半拍”式的教學往往會使他們逐步喪失了參與學習的激情。但是對那些能力欠缺的學生則相反,過快的進度對他們是難以承受的負重,久而久之,疲于奔命式的掙扎必然導致這些學生的自我放棄。
(二) 教師對師生在教學中的定位失當
正是由于不能細分學生,教師也就習慣于自居教學主體的位置,而將學生置于被動聽講的知識容器的客體地位。學生在這種錯誤定位認知下,對教師的過度依賴不可避免。同時,英語在學生意識中成為了一種純粹的理論知識,而不具備文化傳播的價值,故而以死記硬背對付老師和考試自然會成為不少學生自認為正確的學習方式。
二、 高中英語教學現狀的形成原因
(一) 應試教育的慣性
高考指揮棒是懸在教師與學生乃至家長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考定終身”讓教師與學生均將英語學習當作又一塊通過高考大門的敲門磚。應試教育的慣性培養出了過于功利的教學目標,使深陷其中的教學雙方都難以自拔。
(二) 教學理念相對陳舊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其實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未能真正從這種陳舊的教學理念中掙脫出來。而教師教學理念的陳舊常常是導致這種后果的主要源頭。陳舊的思想帶來的只能是陳舊的形式。
三、 高中英語教學改進策略
(一) 教師轉變觀念,減少功利性思想對教學的影響
對于語言的教學,無論漢語還是英語都不能脫離其既有工具性又有文化性的雙重屬性,高中英語絕非只是簡單的理論知識傳授,其還涉及跨文化交流的傳播與接受。尤其是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本質上是為后續的高校教育夯實基礎,是從基礎性到實用性英語的過渡。因此,高中英語不能只將眼光局限在應付即將到來的高考,不能過度關注考試分數多寡的功利性影響。
要使高中英語實現根本上的素質教育轉變,教師觀念的轉變乃是前提。惟有將英語教學思想從簡單地獲取高分的慣性思維中掙脫出來,才能避免陷入題山考海式的惡性循環,才能進一步減少高中生中“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的比重。
(二) 細分教學對象,加大觀察力度,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每個學生都是學習差異性極大的個體,不分彼此、大一統式的教學必然造成教學效果參差不齊、難如人意。傳統模式下的滿堂灌教學本質上其實是對學生個體差異的人為選擇忽略,并不關心不同基礎和接受程度的學生對教學主題與內容的認知區別。也因此,陳舊的教學模式下,進度快的學生感覺“吃不飽”,進度慢的學生感覺“吃不消”的現象普遍存在也就不足為奇。而這種不考慮個體差異的教學必然造成此起彼伏的短板現象,繼而給整個群體的教學效果帶來負面影響。
因此,教師需要適當考慮增加教學的備選方案。比如對能力卓越的學生不妨增加一些教材預案外的內容,讓學生嘗試自己找尋更好的學習策略以實現突破和更快的進步,教師只在外圍適當輔助引導即可。反之,對落后不少的學生則可嘗試抓大放小的教學原則。先將核心、重點的內容不斷強化與鞏固,如同形成相對強壯的樹干后,再逐步將相對次要、細節的內容慢慢補充上去。
(三) 豐富教學形式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
網絡上曾有戲言“多看幾部美劇,比什么學習方法都能更快掌握英語”,雖是笑談,卻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有些非常規手段反而能夠得到比正規課堂教學更好的學習結果。因此,高中英語教學也應當考慮不斷豐富教學形式和手段,通過打破常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
比如微課,雖然短小到不足十分鐘,但其一課只針對一個主題,學生可以根據課堂上所學的缺失自主選擇課程內容。且微課音視頻兼容的豐富與生動更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讓學習變得更加主動和積極,這顯然比課堂上強迫式的教學效果更好。不僅如此,利用微課不拘泥于時間地點的特性,教師可以將其作為課前預習和課后作業的創新模式,吸引學生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與能力。而有了微課內容的鋪墊,進入課堂后的學生不再是茫然無措,而是能夠有的放矢地提出問題,教師則能根據學生的問題讓課堂上有限的教學時間變得更加高效與優質。
但微課等創新形式更加積極的意義在于,高中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只需進一步強化自學意識和能力,微課有助于學生自行尋找學習方法,形成更加個性化的學習模式,這是在為其后續的持續深造提供非常寶貴的平臺與載體。
四、 結束語
高中英語教學其實是實現學生從基礎性學習到應用性學習之間的過渡,以及學生從對教師全然依賴到足夠獨立自學的蛻變。因此,要使這一階段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實現足夠的突破式發展,教師就需要從傳統上相對陳舊的教學框架中有所超越。而要讓具體的教學形式和內容有所創新,就需要先從教學理念上進行優化。除了讓教學雙方重回正確的定位,教師還應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對教學的反饋與影響。總之,細分教學對象、以人為本是實現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這不僅是對具體教學方式的優化,也是教育理念與模式實現整體性改革與提升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許文典.淺探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14):153-154.
[2]雷嵐.高中英語教學中怎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初探[J].科技信息,2012(15):19-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