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丹
摘 要: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會采用像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比較被動,一些知識的學習也是靠死記硬背,導致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思維學習歷史。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中歷史教學方式發生了轉變,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具體如何轉變文章進行了如下探討。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新課程;教學方式轉變
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始終存在一些問題,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形式化,習慣將歷史知識用灌輸的方式教誨學生,使學生形成死記硬背的學習習慣,很多學生由于這樣的教學方式而對歷史學習失去了興趣。高中畢業后不再接觸歷史學科的學生就會很快忘記學到的歷史知識,使高中歷史對學生來講只是過眼云煙,沒有發揮出讓學生學習歷史的意義。如果不將這一問題改變,將無法實現歷史教學的作用和意義,高中歷史新課程的教學方式必須面臨轉變。
一、 以往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方式的不足
1. 沒有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
教改之前,高中歷史教學方式一直都是教師向學生傳輸歷史知識,讓學生對歷史事件掌握全面,對于歷史方面的概念也要熟記于心。學生在高中歷史學習中對歷史事件和歷史概念充分掌握,可是卻沒有得到歷史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例如學生學習“鴉片戰爭”時,只是了解到前因后果,并沒有對鴉片戰爭進行分析,使學生并不具備良好的歷史分析思維能力。
2. 學生學習歷史主要靠記憶力
以往的教學評價中,都是以考試成績作為對學生考評的唯一標準,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要具備很強的記憶能力,否則很難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教師教學歷史過程中也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將大量的歷史知識交給學生記憶學習,這種記憶式的學習方法確實能讓學生在考試中成績優異,但是記憶保存期限畢竟有限,在考試之后不久學生可能就將歷史知識遺忘。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讓學生記憶知識的教學方法其實存在很大誤區,學生會將歷史知識的學習看做是一項記憶任務,并不能對歷史事件和歷史概念充分進行理解和分析。
3. 教師教學過程中沒有對歷史和研究方法引起重視
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對歷史進行研究是比較重點的內容,但是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都沒有足夠重視歷史研究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將歷史研究方法教授給學生,就致使學生對歷史問題也沒有研究方向,這樣的歷史學習使學生只是對歷史知識有了充分的了解,對歷史知識的含義卻很少知道,也不能對歷史現象進行獨立自主思考,更無法將歷史知識合理應用到實際問題中。
二、 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方式的轉變
了解了以往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方式的不足,就應該將這些不足進行改善,實現高效的歷史教學課堂。以往的高中歷史教學方式上過于形式化,對學生的歷史分析能力、歷史思維能力和歷史研究方法都沒有充分進行培養,忽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在教改提出之后,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方式應發生轉變,使學生得到全方面培養。
1. 使學生在歷史教學中呈主體地位
新課改提出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占據課堂主體地位,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在這樣的形勢推動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將教學理念發生轉變,遵循新課改提出的要求讓學生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呈主體地位。教學過程中可以多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促進學生形成自主思考、自主研究歷史的能力,教師只要稍加引導就好。在課堂上可以建立起情境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情境環境中與其他同學一同合作進行資料收集和探究,并在積極合作探究中將結論得出。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歷史知識,能使學生學習到的歷史知識牢記在心。
2. 教學中將歷史研究方法重視起來
歷史中的許多知識之所以能呈現在世人面前,都是通過歷史學家進行對資料的探究和考古得來的,所以歷史學離不開對歷史的研究。教學中一定要將歷史研究方法滲入到高中歷史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通過教師的研究方法講解逐漸對歷史學有更新的認識,學會探究歷史的技能和方法。例如,在學習《新中國初期的外交》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資料,寫一篇與課題有關的論文,讓學生通過自主收集資料掌握收集歷史資料的技巧,在寫論文時使學生對歷史有更深刻的思考同時融入自己的想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歷史觀。
3. 教學方式多元化
高中歷史教學中,如果始終采用一種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對歷史知識有深刻的領會,單調的教學方式也會讓學生產生厭學現象。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教師熟練運用多媒體、“微課”等教學手段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讓學生充分掌握歷史知識,對歷史事件也有更直觀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我國古代的發明和發現都有什么,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見,這樣不但能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掌握知識更牢固,還能使教學的有效性全面提升。
三、 結束語
總之,新課改推動下,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在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和歷史研究方法上加大了重視程度,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學習方法和歷史觀,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使高中歷史教學的意義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王燕.對高中歷史課堂新課程教學中使用探究式教學方式的反思[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7):160-160.
[2]劉士剛.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14(7):50-50.
[3]魏俊峰.淺析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方式的轉變[J].發現(教育版),2016,37(1):17-17.
[4]德吉.論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J].華章,2013(21):259-260.
[5]宋軍陽.微議高中歷史教學方式五轉變——學講式課堂教學模式芻議[J].教師,2014(27):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