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艷
摘 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作為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學習平臺。政治教學中,作為教師應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設情境平臺,采用多樣的探究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向。把學生作為自主課堂主體,不斷地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增強自主探究的能力。
關鍵詞:自主探究;情景平臺;合作討論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教育有四大支柱,即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共處。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自主、合作、探究、生活”是教學中必須貫徹的四大理念。這就要求我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因此本人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臺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 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
陶行知先生說過:“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可見教學民主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關鍵所在。
作為教師,首先必須轉變教學觀念。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是實踐的先導。教師在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摒棄“一言堂”的傳統觀念,盡力為學生搭建探究和發現的平臺,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中心,讓學生成為直觀的體驗者、探究者、發現者,從而掌握、內化學習內容。而教師可以以學習伙伴的角色出現在課堂上,成為隱形的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只有這樣才能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究、發現、自主發展的樂園”成為可能。
其次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是學生愿意主動探究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要放下架子,不能高高在上,要走進學生中間,努力贏得他們的信任與尊重,成為他們的伙伴與朋友。教師應注意多用贊許的微笑、肯定的目光、激勵的語言來善待每一位學生。注意尊重學生的不同見解,寬容地對待學生學習中的錯誤。在課堂上應給予每個學生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掌握更多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只要在這種愿說、敢說的學習氛圍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凸顯,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才能不斷地增強。
二、 創設情境平臺,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
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都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究者。恰當的情境創設,直觀的情感體驗,能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教師應緊扣教材為學生搭建情景平臺,明確探究方向,激發探究興趣。
(一) 創設生活情景
當前政治教材的編寫顯著的特點是內容更生活化、社會化。在教學中可以設置一些來自社會生活的或者能引起他們情緒共鳴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例如在八年級“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教學時,設置“超市女青年被懷疑是小偷遭到保安搜身”的案例情景。并設立“模擬法庭”讓學生學做“小法官”來斷案。學生學習熱情高漲,通過對不同角色的扮演,思維碰撞,體悟案情,引起情感共鳴。同時在同學間彼此的合作與探究中,由淺入深,逐步理解與掌握書本知識點,自主探究能力得到較好的鍛煉。
(二) 創設問題情景
問題是探索的動力。教師充分利用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促使他們主動獲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需與學生現有的認知規律相呼應。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創設一些具有啟發性、沖突性、遷移性、發散性的問題。教師在創設的問題時必須注意要與教學的重難點有關聯性、指向性。由易至難,給學生留下思維的空間。通過巧妙的設疑、激疑和質疑,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進入探索問題的境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為學生參與新課教學奠定基礎。問題空間有多大,探究的空間就有多大,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就有多高。
三、 多樣的探究方式,促進自主探究的發展
現代教育觀認為:一個人今天的學習方式應與明天的社會生存方式相適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多種探究方式,多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增加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
(一) 強化合作學習 養成討論習慣
合作意識、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之一。我們需要強化合作學習,培養勇于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善于運用不同形式開展合作學習,可以是師生合作,也可以是生生合作,可以是辯論賽,也可以是情景表演等其他形式。比如,在學習《孝敬父母長輩》內容時,我組織了一場辯論賽“常回家看看該不該寫入法律”。在辯論中學生站在父母和子女的角度、法律和道德的角度,通過思維的碰撞,學生之間通力合作深度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給每個學生提供了表現自己的機會。這種形式不僅使學生對知識理解更豐富全面,而且促進了他們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
(二) 利用信息技術 提供學習資源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型的資源媒體。比如網絡就是學生比較熱衷和便捷的學習工具之一。學生可以在課前通過因特網搜集大量與課本知識相關的學習資料。上課時讓學生分享資源,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對于學生學習中所產生的問題,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上網查找相關資料,最終自主性地消化和鞏固知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如在講《人生難免有挫折》的內容時,要求學生課前利用網絡搜集名人直面挫折、戰勝挫折的典型事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四、 引導探究方向,培養自主思維品質
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學習方式,增強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了他們的思維品質。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有的時候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可能是瑣碎的、缺乏理論深度的,甚至會偏離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教師適時地介入,引導探究方向。但同時教師在介入探究時要做到“適度”“適時”既不能剝奪學生探究的機會,也要防止學生偏離探究活動目標和方向。在整個活動中教師真正起到“導”的作用,促使學生主動地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總之,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跟上時代腳步,把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作為教學的“第一要務”,力求構建起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平臺,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不斷地學習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唐景雯.淺談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自主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2010(11):10.
[2]張建橋.政治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10).20.
[3]張行濤,郭東岐.《新世紀教師素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