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立平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愈加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所以在以往不被重視的科目也得到了發展。美術可以陶冶孩子學會欣賞的品質,因此本文就針對低年級階段教學存在的問題作出分析,并且結合游戲法的優勢,以期能夠為促進小學生審美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游戲;小學低年級;美術課堂;教學
一、 游戲對教學的啟示
(一) 游戲的定義
游戲應當是結合游戲者自身生活體驗等各方面感受快樂的活動以及形式。著名的亞里士多德的游戲定義:游戲是勞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不帶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種行為活動。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游戲并沒有其他多余的意義,而主要就是感受快樂,它是給人類提供身心放松的。可以大致將其分為兩種:智力型和活動類。
(二)游戲的特征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自愿性,它必須是處于人內心主動地位,才能充分激發積極性。其次,就是與生活經驗相結合,能夠反映出社會各類實際,這樣才讓身臨其境者可以充分感受;再次,愉悅性是核心,無論是從其定義還是內涵來講,這都是游戲必須具備的。最后,具有規則性,強調“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三)游戲對教學的啟示
小學階段的孩子天性好玩,對于枯燥無味的學習并定無法打起十足的精神,所以作為教師而言必須秉承新課程的理念,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融入游戲,更好地促進孩子們學習美術的興致和主動性。
二、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實踐
(一)采用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
在以往的課堂上,尤其是像美術這樣并非主學科類是沒有得到重視的,所以整體的現象不理想。教師只會選擇單一的方式,就是黑板與粉筆,這樣嚴重地打擊了孩子的主動性。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必須要懂得轉變理念,并且能夠合理地運用各類教法。可以利用科技的成果,多媒體,幫助孩子欣賞動態的圖片、實物。這樣不但能夠加深對知識的印象,還能保障課堂的活躍性。比如,在教授認識水果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猜謎語,老師在之前要針對自己班級孩子的特點,合理地設計有趣的問題,這樣在課堂上就能夠引導孩子更好地去了解不同水果。
通過一系列的游戲環節,讓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創作欲望,迫不及待地想參與進來。這樣,課堂氣氛一下就活躍起來,教師扮演了同學朋友的角色,引導他們在快樂的環境里學習,就會感受到其中的美妙。
(二)巧妙設計課堂教學中的游戲活動
課堂教學的重點是新課講授,它是啟發學生思維的基礎,但是我們一定不能還沿用以前傳統的方式,這對于激發孩子興致以及思維并沒有幫助。比如要能恰當的融入游戲,讓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通過“無”意識的玩耍,逐步成長為主動去探究。
比如,學習三原色和三間色的知識時,可以設計“找親人”的游戲,這還能夠促進雙方的情感交流。讓孩子們嘗試角色扮演,并且協助老師一起來制作游戲所需要的工具,有效地提升其動手能力;然后,就讓他們抽簽決定自己的角色,并且在胸前佩戴能夠區分的標牌,以三原色為例:紅黃綠為兄弟,是一家人,制訂的規則就是根據其他同學的服裝顏色來尋找,如果和自己所佩戴的能夠組合成一體,就說明他是“親人”。經過開展這個游戲,學生很快明白了三原色和三間色的關系,同時還可以清晰地認識到其中的差異,更好地掌握知識。
(三)巧用游戲,讓課后拓展更豐富
《艷麗的大公雞》是人美版四年級下冊中的一課,筆者將本課的課堂拓展設計成了一次有趣的“皮影游戲”。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范疇,這主要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了解大千世界在色彩方面所擁有的分類,并且通過表現方式的不同,讓其感知差異性的美好。大公雞的造型和動態并不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利用大部分時間學習冷暖色對比的知識,作業又符合“艷麗的大公雞”這一主題,筆者以一段關于斗雞的民間皮影戲表演視頻為基礎,將作業形式設計為“皮影游戲”。課前,筆者用卡紙以勾線的方法將公雞的頭部、脖子、身體、翅膀、腿腳分別畫好,課堂上讓學生組成小組開展合作,商量涂色方案,每位組員負責一部分,運用對比色進行裝飾,最后將各部分組裝起來就是一只艷麗的大公雞。而且這只大公雞的各個關節是按扣固定,可以隨意活動,裝上小木棒,就可以像皮影戲里一樣進行斗雞表演。整堂課的辛苦畫畫,學生合作的共同努力換來了課后愉快的皮影游戲,學生也嘗到了收獲的成果。
三、 多元評價,使學生得到更好發展
(一)互動評價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認識到環節整體性的重要,其中的評價作為結尾也必須時刻關注。以往,我們總是教師打分,將分數的高低作為標準。這樣的方式當前必須要轉變,因為它完全不利于孩子的興致激發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美術教學活動應該更多地幫助學生提升審美能力、視覺感受以及語言的描述表達能力。所以,在評價環節,教師要時刻秉承新課程的理念,多為他們創造機會,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學會用欣賞的目光去看待他們的行為。此外,引導孩子對他人作品的評價,學習其中的優點,完善自身的不足。這樣取長補短,才能達到共同進步。
(二)個人自評
在教學過程中,這也是老師需要注重的,它主要就是要求孩子們能夠對于自身做出合理而客觀的評價,這對于今后也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需要從小培養。因為如果缺乏對自我的良好認識,容易走入極端,心態放不平,會形成過于自信或者自卑的情況。教師必須積極正確地引導學生。
(三)教師評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作為老師一定要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素養,才可以更好地培育學生。所以,在評價階段,也要有趣并且客觀,這樣有利于激發小孩子的情感,尤其是低年級階段,他們的想象力是非常活躍的。所以在評價的時候,必須要中肯,要能夠保障其學習興致的持續性。
結束語
總之,游戲的魅力是無窮的,它不但能夠提高孩子的興致,同時能夠為當前的美術課堂帶來無限的生機,所以我們要將讓這種魅力恰到好處地發揮出來,寓教于樂,還需要教師不斷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 惠娜.美術教學游戲:為小學低年級美術教育架設一座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2):55.
[2] 仇麗.小學低年級美術課堂中游戲的運用[J].新校園旬刊,2013,(9):178.
[3] 張惠敏.淺談游戲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的重要作用[J].品牌,2014,(5):119.
[4] 周龍祥.讓游戲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落地生花[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0):00141.
[5] 鐘灶生,潘路娣.游戲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2016,(1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