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階段,學生通過初中語文學習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促進文學素養的提高。名著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更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古漢語文學,激發學生的文學學習興趣。但在現有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教學多為片段式教學,缺乏上下文的銜接,對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將名著片段放回原文,進行整本名著閱讀教學就顯得十分重要。本文結合自己在教學時,探析初中語文整本名著閱讀教學,希望能夠為廣大同行提供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整本名著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閱讀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初中閱讀在小學閱讀的基礎上提高了閱讀材料的深度和廣度,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要求提高;同時,增加閱讀內容中名著閱讀的數量,使學生可以接觸更多的名著,感受文學的魅力。但在現有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名著閱讀卻未能充分引起教師的關注,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記敘文、議論文等常考類型文章的閱讀教學,采用題海戰術要求學生完成一定量的閱讀訓練,而名著閱讀教學所占時間較少,只有當教材中出現名著有關的教學篇目時,教師才會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名著學習。并且整個教學閱讀中,學生的地位較低,學習效率校差。因此,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改變這種狀況,結合整本名著進行教學,鼓勵學生閱讀名著整體,以此促進名著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之余需要不斷研究和探索,尋求有效的教學途徑,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準備。
一、結合教材內容開展整本名著閱讀
現行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多是通過編者精心挑選的,其課文難度適中,能夠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其中與名著相關的內容占有一定的比例,對提高學生的文學涵養有較多幫助。但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卻未能意識到教材本身的價值,進行閱讀教學時往往脫離教材內容開展,更多的是在試卷講解過程中進行閱讀材料的講解。名著教學的內容也較為單一,以名著寫作背景的介紹、作者及相關內容的介紹為主,對名著本身的內容教學較少。也有教師會認為考試涉及名著中故事情節的概率較少,沒有必要進行整本名著的教學。因此,開展名著閱讀,教師首先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充分認識名著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影響;其次結合教材中已有的名著內容鼓勵學生進行整本名著的閱讀,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以我自己的實際教學為例,在進行《香菱學詩》的教學時,我發現許多學生一開始無法準確理解文中人物角色的性格,甚至有的學生不理解為何香菱要學詩,為什么要想林黛玉學詩。這時我意識到,單以教材涉及內容作為教學實際內容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我便要求學生在課后進行整本名著的閱讀。將《紅樓夢》作為后半學期的閱讀重點內容,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在課后閱讀完整本名著。將其明確為期末考核內容之一,督促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整本名著的閱讀教學,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教材知識點,也能夠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
二、幫助學生合理安排閱讀進度
通常來說,整本名著閱讀所涉及的內容較多,體量較大,往往需要花費學生一定的時間。但初中階段的學生精力旺盛,急于求成,往往教師布置完相關的閱讀內容后,會出現兩種狀況,第一,他們會在后續的幾天內全身心撲在整本名著閱讀上,影響其他課程的學習時間和效果。第二,對名著的閱讀興趣較低,抵觸閱讀任務,消極對待。面對這兩種狀況,我們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首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其次,幫助學生合理安排閱讀進度。例如教師可以統一安排學生閱讀任務,要求學生在課后閱讀規定的頁數,積極給予學生閱讀指導。
我再安排學生進行《紅樓夢》的閱讀時提前進行了教學安排,要求學生每天閱讀一個章節,每周的閱讀課上進行集中學習,主要針對本周的閱讀內容進行總結,要求學生說說相關的故事情節,將其作為對學生的考查;提出相關的問題,要求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再進行一定的原文講解。實踐證明,通過幫助學生合理安排閱讀進度,能夠降低學生的抵觸情緒,使學生有條理地開展閱讀活動,促進整本名著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開展相關的閱讀實踐活動
初中階段的學生喜歡較為有趣的事物,愿意積極參加相關的興趣活動,因此,我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在整本名著閱讀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閱讀時間活動。仔細研究現有初中語文教材,其中涉及的很多內容都可以通過演繹的方式表現,教師可以先安排學生進行閱讀,閱讀結束后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選擇名著片段進行演繹。這既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名著內容,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師應當準確把握學生的閱讀節奏,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觀察學生的閱讀情緒,在學生產生閱讀抵觸情緒前幫助學生釋放閱讀壓力,開展閱讀活動,增加閱讀的樂趣,促進整本名著閱讀教學的效率。
以《水滸傳》的閱讀教學為例,該名著所涉及的內容較多,任務較為復雜,名著內容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對男生的吸引度較高,但女生的閱讀興趣較低。為了激發班級女生的閱讀積極性,我提前告知學生閱讀結束后需要多人一組進行故事情節的演繹,首先保證了女生的參與度,允許學生自行對內容進行合理改編,學生只需要能夠準確表達原文內容,不違背原文情節發展即可;設置一定的評價機制,做出相關的獎勵說明。整個過程中,學生表現出了較大的積極性,主動按時完成了整本的閱讀,最后通過學生表演對名著內容進行進一步理解,有效促進了初中語文整本名著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
四、結語
整本名著閱讀教學具有一定的難度,其閱讀內容較多,閱讀范圍較大,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教師需要從教學實際出發,不斷研究探索,尋求有效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保證整本名著閱讀教學效率,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杜迤.初中語文整本名著閱讀教學初探[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1(11).
[2]古文波.淺談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實踐與做法[J].新課程:上,2011(10).
作者簡介:俞毅,女,1982年生,湖南長沙,漢族,中學一級教師。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