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戰偉 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
談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閆戰偉 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
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也融入到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當中,尤其是近年來不斷涌現出的各種教育新資源,更是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而不斷的升級,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各種新的教育形態也已經在高校改革中成為主流,成為“互聯網+教育”中所要研究和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而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梅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更好的應對新的教學環境和模式,需要進行怎樣的改革與發展,則成為我們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問題。
計算機 網絡技術 專業 課程體系 改革 研究
因為學校老師受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在對中職學生進行計算機網絡技術教育時,仍舊以專業技能的培養為主,對于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也非常的單一,這樣的課程設置使學生們對于專業技術掌握的非常到位,但卻缺乏實踐及應用經驗,走上工作崗位之后,難以迅速融入,更不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
學校本身是學習科學知識的場所,但中職學校同時還擔負著培養實用性人才的任務,因為在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育中,不但要讓學生掌握全面的專業理論知識,更要求他們能夠把理論知識融合到實踐中去,這樣才能為他們走上社會打下基礎。但在實際的中職教育中,學校所給予學生的大都是反復的理論講解,而缺乏真正的鍛煉與實踐的機會,這種重理論而輕實踐的教學理論,不但不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也阻礙著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升。
計算機網絡技術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而學校為了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就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不斷的更新,這就使課程的教學面不斷的擴大,知識量急劇增加,而學生學校的時間有限,這種現象導致學生壓力增加,學習收效甚微,達不到預期的理想效果。
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前進的速度越來越快,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多元化、復合型人才已經成為當前學校培養人才的方向和目標,尤其對于網絡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中職學校更要順應計算機產業發展的需求,為中職學生量身定制一套適合他們學習和成長的專業課程體系,并且還要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這樣才更有利于他們順利走上工作崗位,適應崗位需求,達到技術要求。比如說,在技術能力的培養上要求中職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計算機網絡操作技術和軟硬件的維護與保養工作,而在方法能力方面則需要他們具有處理信息能力和靈活的思維能力,這樣才能達到網絡不斷變化的需要,另外,在社會能力方面更要具備過硬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團隊協作能力,還要具有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一個涵蓋面非常廣的專業技術,而中職學校必須要從計算機網絡體系不同角度出發,根據市場的需要和學生們自身的特點去構建課程體系結構,把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模塊化的改革與創新,這樣才能保證每個課程體系都能達到規范化和標準化,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實施。其中公共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實踐課以及人文與社會科學課,都要獨立為一個課程體系,不能混不一談。而且中職院校還要在以市場為導向的前提下,按照網絡人才的需求進行課程體系的優化與構建,達到專業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要把網絡工程構建、網站建設以及網絡應用分別作為三個類別去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進一步為社會培養多元化的優秀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培養中職學生計算機網絡專業能力的基礎,因此學校要下大力度對核心課程模塊進行加強與優化,并在日常的教學中進行改革與創新。在專業核心課程教學中要以項目為核心來組織和實施各種教學活動,教學大綱的設計和制定也要以市場就業導向為目標,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計算機專業技術,提高他們的核心能力。而且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打破常規,采用分層教學和分類指導的方法,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教學,使每個學生綜合素質都能得以提高。另外,還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開展“產學”合作,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工作實踐當中,提高他們的綜合職業能力。
總而言之,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必須要從社會實際出發,結合市場的需求,改變傳統教學的單一性,把理論教學與實踐鍛煉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們的專業技術能力的同時,提升他們的實踐操作經驗,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滿足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飛速發展的需要。
[1]路來智,盧樹成.以能力為本位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信息通信,2014,(02):279-280.
[2]牛文峰.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改革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06):96-99.
閆戰偉(1974.7-),男,籍貫:河北省邯鄲市,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網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