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風先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河南 洛陽 471000)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不合理用藥醫囑研究
王風先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河南 洛陽 471000)
目的:分析醫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存在的不合理用藥醫囑問題,以期為臨床安全、合理用藥提供參考依據。方法:利用美康合理用藥軟件及藥師審核方法,審核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住院患者靜脈用藥醫囑,統計分析不合理用藥醫囑。結果:存在4 820份不合理用藥醫囑,占總醫囑的1.62%,其中主要包括溶劑選擇不合理、溶劑用量不合理、藥物配伍不合理以及給藥頻次不合理等問題。結論:在靜脈用藥配置過程中及時審核靜脈用藥醫囑,針對問題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減少藥品不良反應以及醫療事故的發生幾率,實現了臨床合理科學用藥。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不合理用藥;醫囑
靜脈給藥起效較快且生物利用度較高,在臨床廣泛應用。但部分醫師因以往治療經驗的影響,加之藥物種類繁多,在靜脈給藥期間存在不合理用藥問題,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增加了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率,為醫院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1-2]。本文對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住院患者靜脈用藥醫囑進行統計分析,并針對其中不合理醫囑案例指出了解決措施,報道如下。
利用美康合理用藥軟件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中調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住院患者靜脈用藥醫囑共計297 531份,在根據《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實用手冊》《注射藥物相容性手冊》等相關說明資料的前提下,參考相關文獻報道,合理分析所調取的醫囑案例。
在調取審核的297 531份用藥醫囑中,存在4 820份不合理醫囑,占總審核醫囑的1.62%,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我院2016年不合理靜脈用藥醫囑分析
2.2.1 用藥劑量不合理 藥品說明書中明確規定了藥物使用劑量,但臨床治療期間,部分醫師卻往往依據自身經驗治療,一味追求治療效果并未重視藥物不良反應影響,以致出現超劑量使用藥物問題。超劑量用藥不但會造成藥品浪費問題,且還會在人體內不斷蓄積,加重不良反應。用藥劑量不合理主要體現于超劑量使用方面,尤其是抗菌藥與中藥注射劑最為明顯[3-5]。一是抗菌藥物在臨床治療中,部分醫師認為抗菌藥使用劑量越大,療程越長,治療效果越好,并未考慮抗菌藥物實際使用情況以及患者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單次超劑量與一日總劑量超量屬于抗菌藥超量的主要表現形式,在單次超劑量方面,比如濃度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4 g頭孢硫脒,bid,但說明書中規定頭孢硫脒每次使用劑量為2 g;一日超劑量方面,比如濃度0.9%氯化鈉溶液250 mL+3 g頭孢呋辛鈉,bid,但說明書中規定頭孢呋辛鈉每天的劑量為1.5~3 g。抗菌藥的超劑量使用會導致耐藥菌株的增多,增加了治療的困難性。二是中藥注射劑,傳統醫學認為中藥的毒副作用較小,因而經常出現超劑量使用問題。比如臨床中濃度5%葡萄糖溶液250 mL+燈盞花素150 mg,qd,而說明書中卻規定該藥物在用于靜脈注射時,每天的使用劑量為20~50 mg。隨著中藥使用頻率的增多,中藥開始頻繁出現超劑量使用問題,研究發現,隨著藥物注射濃度的增加,不溶性微粒數也隨之增加,為了確保使用的安全性,臨床醫師嚴格控制藥物劑量。
2.2.2 溶劑不合理 一是選擇不合理,溶劑將會直接影響藥物配制溶液的效果,一定時間內會發生理化性質的改變,影響了輸液質量,為了保證藥物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醫師在配置藥物時應選擇合理溶劑。但實際臨床中卻存在很多溶劑使用不合理問題,比如濃度5%葡萄糖溶液250 mL+1.2 g的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但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在葡萄糖溶液中極不穩定,且
隨著葡萄糖含量的增多,其含量也會隨之下降,只有在濃度為0.9%氯化鈉溶液中較為穩定,因此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不能選擇葡萄糖溶液作為溶劑。二是用量不合理,溶劑量過少會導致藥物的濃度增大,以致引發不良反應。比如濃度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40 mg長春西汀,但這樣配制出的藥物濃度會達到0.12 g/L,但體外溶血實驗中卻證明,當長春西汀濃度超過0.06 g/L時,便會出現溶血問題。
2.2.3 藥物配伍不合理 部分藥物之間存在配伍禁忌,在體外混合調配會發生物理、化學以及藥理性質的改變,以致降低了治療效果,甚至還會引發嚴重的不良反應。比如濃度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復合輔酶+門冬氨酸鉀鎂,但門冬氨酸鉀鎂在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時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應單獨使用。除此之外,在治療糖尿病時,濃度5%的葡萄糖溶液500 mL+維生素C+正規胰島素,但維生素C具備較強的還原性,可以降低胰島素的治療效果,且維生素C還會與多種藥物存在配伍禁忌,配藥時應多加注意[6-9]。
2.2.4 給藥頻次不合理 給藥頻次會影響藥物的有效血液濃度,給藥頻次不當也會引發嚴重的不良反應,影響了治療效果。比如濃度0.9%氯化鈉溶液100 mL+1.2 g的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bid,但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屬于β-內酞胺類藥物,藥效取決于給藥間隔期,如果間隔時間較長會降低實際藥效,對此,此類藥物用藥原則應是縮短給藥間隔時間,一般日劑量應分3~4次給藥。
2.2.5 其他不合理問題 在此次調查中,不合理靜脈用藥醫囑還存在給藥方式不合理、護士錄入錯誤等問題。其中給藥方式不合理主要指的是將靜脈注射的藥物用于靜脈滴注,比如甲鈷胺注射液、尼可剎米注射液等,而錄入錯誤大多因為臨床醫師不熟悉藥物或給藥方式造成的[10]。
2.3.1 優化運行模式 首先在藥品的入庫環節,使用先進的醫院信息系統進行藥品請領,根據每種藥物日消耗量制定合理的上下限。同時還應根據實際臨床情況進行適當更新,要在確保臨床用藥效果及用量的基礎上,將藥品庫房中的儲存量降至最低。其次在藥品的儲存及養護過程中,醫院統一集中管理病房用藥,并根據藥品的自然屬性進行分類,并在專柜存放。同時,還應針對影響藥品質量的因素進行專業管理,對于易受潮的藥品,應控制好濕度,一般保持在40%~65%;對于容易受光線影響的藥品,應采用遮光盒存放。最后是藥品的出庫管理,根據每天臨床所需藥品的種類及數量,對排藥區進行合理補藥,要在滿足臨床需求的基礎上,安排好剩余藥品,實現批次化管理。
2.3.2 強化藥品管理 首先是相似藥品的管理,對于一品多規或多劑型的藥品,看似、聽似相近藥物的存放區應放置明顯區分標識,引起藥師的注意,減少差錯發生幾率。其次是普通藥品的管理,做到輕拿輕放,數完支數后的藥品放于藥筐中,并在排藥處放置標簽。再次是冷藏藥品的管理,調配中心應利用冰箱儲存需要冷藏的藥品,將溫度設置在2~8℃,濕度設置在40%~65%,且安裝電子監控系統,以及時提醒管理人員。最后應做好貴重藥品的管理,對于美羅培南、米卡芬凈等藥品應建立專用賬冊,并專柜加鎖,實行日抽月查盤點制度,以確保賬實相符。
2.3.3 不合理醫囑的干預措施 藥師人員發現不合理醫囑后應及時與醫生進行溝通,若醫生不聽從意見,藥師可以拒絕調配。同時,藥師人員還應整理分析不合理醫囑,加強學習并不斷總結。首先在用法用量不當方面,比如濃度0.9%氯化鈉溶液250 mL+40 mL痰熱清注射液,qd,但由于痰熱清與溶液稀釋倍數不得低于1∶10,建議使用500 mL濃度為0.9%氯化鈉溶液。其次在給藥頻次不當方面,醫生應多了解藥物的基本知識,并嚴格按照說明書開藥。再次在配伍禁忌方面,比如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1.2 g+胰島素溶液+濃度5%氯化鈉溶液250 mL,這種搭配便存在禁忌問題,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不宜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最好單獨注射。最后在溶劑不合理方面,醫生應充分了解各溶液及藥物之間的反應,選擇最為合理的溶劑。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建立為醫師審核醫囑工作提供了良好的運行平臺,且藥師可以充分運用專業知識審核醫囑內容,在配制藥物前及時糾正不合理醫囑,避免出現用藥錯誤問題。為了進一步提升用藥合理性,藥師人員也應積極學習藥品的相關知識,不斷積累審核經驗,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提高醫囑審核能力,更好地發揮臨床用藥的監督作用,確保患者用藥的安全性與合理性。
[1] 陳辰,劉圣,徐維平,等.某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不合理用藥醫囑分析[J].中國藥業,2013,22(24):60-62.
[2] 邱季,張大偉,沈德政,等.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不合理醫囑干預效果[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2,32(20):1655-1657.
[3] 陳星,任建業,李建富,等.我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不合理醫囑分析及用藥干預[J].中國藥房,2011,22(42):3950-3952.
[4] 楊晶晶,劉麗萍,胡偉,等.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不合理用藥醫囑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16(3):418-420.
[5] 李玉蘭,張念森,丁召興,等.我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不合理用藥醫囑分析[J].北方藥學,2013,10(9):84-85.
[6] 劉浩,楊潔,辛海莉,等.解放軍總醫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不合理醫囑分析[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4,14(3):222-224.
[7] 高立棟,王秀梅,石俊霞,等.靜脈用藥集中調配中心藥師干預不合理用藥醫囑情況點評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7,12(4):24-29.
[8] 唐健,黃建勇,林崗,游楓慧.靜脈用藥調配中心臨時醫囑配置規則的設計和調配管理[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1,31(9):777-778.
[9] 鄭玉蘭,史道華,李婕,等.對我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不合理醫囑的審核與干預[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15,24(6):359-363.
[10] 馬友振,姬懷雪,袁如彩,等.我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抗腫瘤藥物不合理醫囑調查[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10):27-28.
Study on Irrational Medication Orders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ice
Wang Feng-xian
(Luoyang Central Hospital Af fi 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Luoyang 471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rrational medication orders in the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ice (PIVA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safety and rational use of drugs. Methods:Medicom Rational drug use software and pharmacist were conducted to check the medication orders of PIVAS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Irrational medication order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re were 4 820 irrational medication orders, accounting for 1.62% of the total medical orders. The main problems include unreasonable solvent selection, unreasonable dosage of solvent, unreasonable drug compatibility and unreasonable frequency of drug administration.Conclusion:Timely review of intravenous medication orders in the process of intravenous medication alloca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medical accidents, and achieve scienti fi c and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clinic.
Intravenous Medicine; Drug Deployment Center; Unreasonable Use of Drugs; The Doctor’s Advice
R969.3
A
10.3969/j.issn.2096-3327.2017.11.014
2017 - 06 - 05
王風先,女,藥師。研究方向:靜脈用藥調配。E-mail:516063927@qq.com
魯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