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玲??
摘要: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高爾基說過:“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這話對我們的學生應該也是一樣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求知識的欲望都可以通過開展課外閱讀加強。
關鍵詞:課外閱讀;范圍;方法;氛圍
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尤其對于初中語文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但現階段初中生課外閱讀現狀卻令人堪憂,通過長期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研究,現就結合調查實踐的結果進行分析探討:
一、 初中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一) 閱讀時間很少
初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比小學緊湊很多,為了應付以后的中考,就從早到晚圍繞著課本或教輔讀物打轉,各種作業、練習題或試卷鋪天蓋地。他們本來用在課外閱讀的時間就很少,考試成績才是學生家長和老師最關心的。如果有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家長和老師就會認為態度不端正,不務正業,有的被嚴厲批評,有的書籍被沒收。常見的報刊、雜志都會被禁止,更別提那些文學長篇了。
(二) 閱讀范圍狹窄
國家教育課程標準規定的課外必讀書目,大多是經典文學作品。但現在的學生大多喜歡卡通漫畫、笑話幽默等休閑輕松類讀物,比如《阿衰》系列。也有一部分學生把心思放在網絡暴力、言情小說中。還有現在特別流行的玄幻小說,穿越小說,尋寶小說等,內容大多是既粗俗又膚淺,甚至是充斥著暴力與色情,很多學生沒有抵抗力,很快就上癮。而眾多的國內外名著猶如昨日黃花,已然不是很受歡迎。
(三) 閱讀的方法不妥
很多學生閱讀都沒有目標,也沒有計劃,很隨意。碰到什么書就看什么書,看書的時間也沒有規律,有時一看數小時不休息,有時數天都一頁不看,有時整晚上不睡覺的看,而且不是躺在床上看就是窩在沙發上看,對視力對身體發育對正常學習都有很大影響。有的學生只讀書,不在乎有沒有收獲,有書就讀,雖然看了很多,但沒有仔細品味認真咀嚼,看書多而獲益不多。很多不明白,閱讀的目的是學會獨立思考,通過廣泛閱讀讓自己有眼光有見識有判斷會評價,而不僅是為了輕松娛樂,或者是簡單的汲取和接受。
二、 如何營造課外閱讀氛圍
(一) 在家庭中布置良好的閱讀環境
培養孩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家長的作用至關重要,“一個家庭沒有書,就等于一間房子沒有窗子。”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喜歡讀書,卻不為家中增添書。當然,有了書,還要把書放在孩子隨時可以看得到、拿得到的地方。我認為最好為孩子設立一個家庭書架,藏書不少于30本,種類要豐富,既有孩子喜歡的漫畫,還可以有科幻等。中外的經典必不可少,時尚讀物也應該偶爾出現,充滿人文的關懷與科學的精神的哲思作品更是要穿插其間,藏書盡可能做到適合初中生閱讀。當然還可以用一些盆栽來裝點讀書的環境,在讀書時也可以伴之以古典或者輕音樂,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愉悅。但是,這個環境還必須是以安靜為主的,現在很多家庭多的是電視機里的打斗聲,是麻將聲,是喝酒的吆喝聲,是親朋好友的喧鬧聲,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孩子的閱讀。當然家長也就不會去閱讀了。
(二) 家長和老師成為合適的讀書同伴
在當今社會,家長和老師也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來適應工作的壓力、社會的發展。所以自己讀書也能帶來家庭和學校環境、氣氛、風尚等方面的改變,同時能給孩子“潤物無聲”的熏陶。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每天都抽出時間與孩子共同閱讀,就是在無聲的告訴孩子閱讀的重要性,也以自己面對各種問題而堅持學習的榜樣來激勵孩子,讓孩子在閱讀中從父母和老師身上感受到“活到老,學到老”的新時代理念。每天有最親的、最信賴的人陪伴閱讀,相信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能在閱讀中更深切地感受到長輩的溫暖、親人的支持。
(三) 將閱讀看作生活的本身
閱讀本身就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而老師家長的要求卻降低了學生追求這種樂趣的動力,再加上考試的壓力,學生更是變得反感了。當閱讀自然而然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閱讀行為就會變得有意義的,閱讀才能真正成為一種可延續的能帶來持久快樂的生命活動。保持和發展閱讀能力的關鍵要素,是學生是否在閱讀中感受到了快樂。學生為何閱讀,更喜歡逛書店還是游樂場,能否經常和同學相約去圖書館看書,這些都是影響他們未來閱讀習慣的因素。我們著力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要使閱讀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必需,成為具有崇高精神的有意識的閱讀行為。當然,當這一切內化成為學生的習慣,閱讀也就成了生活本身。而我們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時也成就了自己的習慣,從而也改變了自己的生活追求和精神層次。
(四) 談論有關閱讀的話題
家庭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潤物無聲,閑談之間就可以達到教化。家長不僅要自己讀書,而且要在閱讀之后能消化書中的內容,還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并樂于與孩子分享,當分享變成常態。孩子也會自然的將自己的閱讀收獲與家長分享,有了分享就有了交流,有了交流,又有閱讀為話題,孩子的教育就能達到一個很高的層次。而且有了談論,沉默疏離就會遠離餐桌,牢騷抱怨就會遠離餐桌,生活瑣屑就會遠離生活,和諧溫馨就會充滿家庭。而且談論閱讀話題也是家長了解孩子成長的一個渠道,談的是書中內容,表達的卻是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生活方式,誰不向往呢!
我們相信,通過家長、老師的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讓孩子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則,就能幫助學生培養閱讀興趣,形成閱讀習慣,優化閱讀方法,美化閱讀過程,使閱讀成為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使閱讀成為我們和孩子共同的生命需求。
參考文獻:
[1] 郭會英.對初中生課外閱讀的三點建議[J].文學教育(下),2012(02).
[2] 李蓓.淺談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及解決對策[J].亞太教育,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