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奇??
摘要:聽是其他能力的根基,會聽的人才會學。先掌握了聽的本領,才會說,最后才會書寫,由此可見,培養小學生的傾聽能力是極其重要的。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只要有意識的訓練、提示和督促孩子們養成聽的習慣,并始終如一的運用于教學的每個環節,孩子們的傾聽能力就會得到指導與培養。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只有先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才有助于傾聽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傾聽能力;一年級;探究
對于一年級的孩子而言,他們只有在課堂上能夠細心傾聽,才能積極主動地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課堂活動才能有秩序地進行。但是在實際的課堂上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狀況,老師提出問題后會指名同學來回答,此時其他學生卻不是專心聽這位同學回答,卻在偷偷地和周圍同學說著自己的看法。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歸根結底還是由于孩子們沒有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所以才會出現課堂混亂的狀況。這就不由得引發了我的思考:基于一年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特點,我們怎樣做才能使他們養成仔細傾聽的良好習慣?
一、 及時表揚鼓勵
成就動機理論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總是付出而得不到回報的話,長期下去就會失去奮進的動力。在“聽”的培養中也是如此,老師們要對孩子的精彩表現作出及時的表揚與贊美。如“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呢!”“你把他的優點都學來了,你可真會聽啊!”“就這么一點細微的小區別都被你給聽出來了,你的聽力可真了不得呀!”“大家看,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想法,而且把自己獨到的看法也加了進來,他可真棒呀!”等。除了進行言語上的表揚以外,老師也可以對課堂上認真聽講的學生進行物質獎勵,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不需要獎勵他們太貴重的東西,獎一些小物品就比如:小紅花、小五角星、鉛筆、日記本等即可。切記不要將小紅花等直接貼在學生的腦門上或手臂上,建議給每個學生建立一個成長記錄袋,把它們貼在成長記錄袋上,讓他在其他同學和家長面前有炫耀的資本,這樣容易激發學生的奮斗與上進的欲望,更有利于傾聽能力的長期培養。
二、 提出傾聽目標
沒有目標指引的行動是盲目的,聽課也是如此。在一年級的課堂上當老師提出問題時,孩子們你爭我搶的都想回答,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展示的機會。這就導致了在被指明的學生在回答老師的提問時,其他孩子的表現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若無其事地干著其他事情,根本不聽同學的回答。老師在這時應該給聽的學生也明確目標,告訴這部分學生要細心聽,一會兒會叫他們起來回答問題。就比如在上一個同學回答完畢后,可以請其他同學來重復剛才的回答,看是否與上一位回答問題同學的表述一致。這樣會讓上一位回答問題的同學感受到自己的表述受到了關注,而且對其他同學而言,也會讓他們明白怎樣才算仔細用心傾聽。
三、 給予動作指引
就一年級的孩子而言,他們的向師性特別的強。在這一前提下,一些約定俗成的事情在一年級是很好展開的。如:老師可以要求全班孩子在課堂上要仔細聽講,如果同學的回答與自己的想法一致,則以笑一笑或點一點頭示意認同他的回答。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學生不能低著頭,要集中注意力的抬頭注視著老師。在一年級課堂上還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比如老師要求同桌兩人互相交流時,他們要么就是不說,要么就是一個在說而另一個卻不聽對方的回答,這樣的合作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辦法就是,老師可以讓聽的一方必須注視著同桌的眼睛。老師還要對同桌合作學習后的結果進行反饋,對于配合默契的同桌,老師要及時給予表揚。
四、 適度趣味吸引
一年級的老師除了對學生提明確的要求之外,還要設計一些教學活動來訓練學生聽的能力。可以將一些趣味性和游戲性特別強的活動帶到課堂中來,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與此同時也會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低年級的教學中,可以適度插入孩子們喜愛的動畫片人物形象來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然后用這些動漫人物來編一個與所講內容相關的小故事作為導入,再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所學內容增加一些故事情節,再從故事情節出發,提出問題,順便解決問題,使故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從而來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最后要讓孩子們依據故事說出這節課所學習到的新知識,并且激勵孩子們多講多說,這樣做有助于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課堂中。
五、 巧用“對口令”
“對口令”這種形式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所青睞,我們經常會在課堂中聽到這樣的聲音:“小眼睛——仔細看”;“一二三——背坐端”;“小耳朵——仔細聽”;“請你像我這樣做——我就像你這樣做”等等,這些口令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而言是極其必要的。如果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就養成這樣的習慣,那么當老師在教學中發現有的學生不認真聽講、交頭接耳的時候,就可以用對口令的形式來提醒學生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了。這樣就避免了指名道姓的提醒,不僅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也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論是對于學生還是對于老師都是利大于弊的。由此可見,一些指令式的口號在一年級是可以適當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也是非常有助于傾聽能力的培養的。
六、 投入真誠的愛
小孩子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想得到老師的表揚與贊賞。所以老師要放低自己的身段,要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相處,要力求每一堂課都做到面帶笑容,能細心挖掘每個孩子的優點。當孩子們按老師的要求真正做到認真聽講了,就要及時鼓勵他們,輕輕地拍拍他們的肩膀,熱情的摸摸他們的小手,想象得到那時候的他們會笑得有多甜。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老師除了有培養學生養成一些良好習慣的意識以外,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實際行動上的堅持,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漫長而又需要付出努力的過程,這就要求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教育時機,及時給予學生引導,促使他們養成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鞠煊.針對一年級學生特點,培養其課堂傾聽能力[J].2016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2016.12.
[2]劉治國.小學生課堂傾聽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