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梅??
摘要:簡筆畫具有操作簡單的特點,需要的實際條件比較少,只要有紙有筆就可以了,因此很受小學生的喜愛。并且,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他們在認識和理解事物時都要經(jīng)歷一個由表面到內(nèi)涵、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他們的思維處于較為直接的階段,利用簡筆畫輔助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抽象性較強的內(nèi)容,對于小學生來說,這些內(nèi)容與他們的思維方式不符,因此,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化繁為簡,用直接、明顯的教學方式來表示那些抽象的內(nèi)容,而簡筆畫就是能夠輕松達到這一教學目的的方式。
關鍵詞:藝術;語文;簡筆畫
簡筆畫的優(yōu)勢有很多,首先它不需要事前做太多的準備工作,不用準備課件;其次它隨時都能應用到教學中來,只要需要,粗略地畫上幾筆,就能夠?qū)⒅R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教師要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巧妙運用簡筆畫,為課堂教學增添瑰麗的色彩。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筆者談一點淺顯的看法。
一、 利用簡筆畫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只有對所學內(nèi)容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課堂氣氛也能變得活躍,學生的各項能力也會得到有效的提升。我們可以將簡筆畫應用到課堂教學的各個階段中來。
(一) 在課堂導入中激發(fā)學生興趣
如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筆者在課堂導入階段為學生畫了一個平面的地球,嘴里還不住地說著:“這里的土地破壞嚴重,這里的水源遭到了嚴重的污染,這里的空氣質(zhì)量很差……”接著讓學生說一說,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現(xiàn)在面臨著怎樣的問題。這樣學生就要去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如“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這樣就能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到本課所要陳述的問題。
(二) 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興趣
針對那些較難理解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將簡筆畫利用起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中低年級,在高年級就不太實用了。如學習《一片樹葉》時,文章中對于小動物取走樹葉描述的比較多,這就使得文章看來較為啰嗦,學生很容易混淆。于是,筆者就直接將這些小動物畫了下來,每只小動物手里都拿著一片樹葉,這樣不僅非常形象,還能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 在課堂的結尾激發(fā)學生興趣
小學生的注意力持續(xù)時間很短,一般情況下,一堂課大概能堅持20-30分鐘,超過了這個時間學生就會產(chǎn)生疲勞感,他們的精神就會轉(zhuǎn)移到其他方面。因此,在課堂的結尾階段,教師也要注意利用簡筆畫激發(fā)興趣,將課堂的精彩延續(xù)下去。如結合《葡萄溝》這篇課文,它不僅描述了美麗的景色,還向我們介紹了各種顏色的葡萄。在課堂的結尾,筆者就讓學生用彩色的鉛筆來畫出自己所知道的各種顏色的葡萄,并利用簡筆畫的方式畫一個晾房。這樣做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更為深入的理解,還能幫助他們復述所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對于葡萄溝的喜愛之情,為接下來的課后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 利用簡筆畫理清教學內(nèi)容
小學生對課文的學習是建立在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的,只有理解了文本,他們才能實現(xiàn)對文本內(nèi)容的整合。如學習《田忌賽馬》這篇課文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本文的重點,了解孫臏所設計的賽馬順序,當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的感知后筆者向他們提問:為什么田忌第一場輸了,第二場贏了?田忌轉(zhuǎn)敗為勝的原因是什么?然后,筆者叫一名學生來到講臺上,和我一起畫。每個人都畫上、中、下三種馬,將學生所畫的下等馬與我所畫的上等馬連線,表示二者進行對戰(zhàn),最終上等馬獲勝,在“馬”后畫上一面小旗子。這樣,學生那里的“馬”得到了兩面旗子,獲得了勝利,學生的臉上也流露出了喜悅的表情。這樣,在簡筆畫的幫助下,本課的重點很快就被學生理解了,學習內(nèi)容也由此更加豐富。在學生繪畫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的繪畫表達能力非常強,上等馬被他畫的精神奕奕、斗志昂揚,中等馬則普普通通,下等馬就有點萎靡,瘦弱不堪。由此可見,學生的繪畫能力也在學習過程中有了很大的提高。語文與繪畫二者相得益彰,都為學生帶來了很大的收獲,收到了一箭雙雕的效果。
少年兒童的思維較為直接,他們對視覺藝術極為敏感。對于教材中一些抽象的內(nèi)容,學生無法理解,但是又不能忽略不管,因為這些內(nèi)容往往都是教學重難點。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簡筆畫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理清教學內(nèi)容,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 利用簡筆畫激發(fā)學生的想象
新課標要求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創(chuàng)新思維的關鍵因素就是想象力,沒有想象力,創(chuàng)新就無從談起。簡筆畫這種藝術形式不僅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還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更為有效地完成語文練習。一般來說,每堂課都會有一些形式各異的小練習,教師可以嘗試著將簡筆畫運用到練習中來,筆者就對此做了多次嘗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改變常規(guī)訓練形式方面效果極為明顯,并且,學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激發(fā)。
如學習《松鼠》這篇課文時,為了使學生對松鼠有一個更為形象的了解,筆者就讓學生重點閱讀第一段。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筆者就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勾勒出松鼠的外形,在畫的過程中還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口頭描述:“這是閃閃發(fā)光的小眼睛,這是毛茸茸的大尾巴……”接著,筆者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見過松鼠,結合課文說說松鼠的外形,以及松鼠覓食、進食的樣子。這樣,通過簡筆畫學生就能回想起他們在實際生活中見到的松鼠形象,他們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更為深刻。
再如,學習《蘋果落地》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萬有引力,筆者畫了一棵蘋果樹,又畫了幾顆蘋果,飄浮在樹的周圍,并向?qū)W生提問:“看到這個景象,你們有什么想法?”學生紛紛發(fā)言:“這是不合理的。如果蘋果都飄到天上,我們種樹就沒有意義了。”于是,筆者就讓所有的“蘋果”都落地了。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簡筆畫這種小學生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融合到教學中來,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對他們的想象力進行培養(yǎng),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nèi)容。和其他教學形式相比,簡筆畫的操作方式非常簡便,但是對教師的繪畫技能要求較高。因此,教師要不斷練習,提高自身的繪畫技能。此外,簡筆畫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不是教學的唯一方式,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運用,我們的語文課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