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營改增”改革的必要性
鐵路中小施工企業有許多自身的特點,存在許多的不可控因素,比如采購成本發生季節性變化、臨時工工資上漲等因素,營業稅模式下特別容易導致企業出現重復征稅的問題,“營改增”之后,增值稅獨有的抵扣鏈條的特點,有效的避免企業重復征稅現象的出現。控制成本是企業良性發展的主要問題,營業稅模式下企業購買的所有原材料都料是不能進行抵扣進項稅款的,“營改增”之后,企業只要取得合規的扣稅憑證,就可以進行抵扣,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納稅金額,減少企業成本支出,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營改增”后涉稅風險
(一)增加稅負的風險
雖然增值稅是鏈條稅可以抵扣,起到降低企業的成本支出,降低稅收負擔,由于鐵路單位存在自身特點,施工地點多數為偏遠山區,施工地點無法集中,施工中需要的磚瓦、白灰、沙石、土方及零星材料等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導致不能抵扣。有些雖然能夠取得增值稅發票,但多數為小規模納稅人開具的3%的低稅率發票,給企業增加了8%的成本壓力,造成企業的利潤降低。鐵路企業屬于國有壟斷行業,施工中許多材料比如,鋼軌,水泥枕,以及電纜都是從指定的供貨商處采購,這部分材料屬于統一調撥材料,由北京鐵路局統一采購,具體的施工單位是不能進行進項抵扣的,但是計入施工企業的成本。
(二)財務報表的風險
由于企業可以抵扣一部分進項稅,降低了企業資產總額,而負債沒有任何改變,引起資產負債率上升。營業稅是價內稅,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收入項是含有營業稅的,增值稅是價外稅,主營業務收入為稅后收入不含增值稅,兩種不同的情況,企業的利潤率數值也不同,假定企業在實行營業稅與增值稅的營業收入與實際稅負相等,“營改增”后會出現企業營業收入減少而利潤率升高的現象。
對企業現金流量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鐵路施工項目的周期比較長,導致進項稅與銷項稅之間無法按月進行配比,無法按月達到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配比,影響企業的貨幣資金的流動。
(三)抵扣憑證的風險
用于員工宿舍、員工餐等屬于不得抵扣規定中的“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必須作進項稅額轉出,不能進行抵扣。
三、推進“營改增”改革的企業內部建設
(一)加強培訓力度,做好政策宣傳
“營改增”處于初始階段,為適應需要,普及政策,增強財會人員的稅務知識普及工作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北京鐵路局針對這個問題組織過三期財會人員稅務培訓班,充分學習新的稅務知識。
(二)全面預算管理
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是把施工企業的經濟運行看成一個整體,以經營目標為主線,使整個施工活動圍繞這個目標展開。
“營改增”后造價體系出現的變化,企業要適應形式積極進行調整。首先要對預算編制內容等進行調整,根據需要,合理調整預算編制的內容。其次要對對預算編制過程進行調整。
“營改增”改革的最大亮點就是增加了企業稅收的可抵扣項目,企業要加強進項稅發票的管理,企業管理者在進行采購合同簽訂時一定要對合同的規范程度進行充分必要的論證,以規范的合同取得相應的增值稅發票,以此進行納稅抵扣。另一方面作為財務工作人員一定要具有相關的稅務常識,多利用稅務上各種合理合規的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謀劃最大的利益。根據財稅〔2016〕36號附件2《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建筑施工企業一般納稅人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務,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征收率為3%,鐵路沿線許多施工工程項目,全部或者部分材料都是有甲方自行采購,可以與建設方溝通采用甲供工程方式簡易征收,采用低稅率開發票,簡易征收不進行抵扣。增強了企業自己的資金保有量和利用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營改增”的深入開展,對鐵路施工企業的改變是多方面的,也給企業和管理人員帶來了許多不可預知的涉稅風險。不但需要企業領導的高度重視,從各自具體情況出發,全盤考慮,加強培訓,提前謀劃;也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在稅收制度的設計、政策銜接等方面綜合考慮,制定相應的措施。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將不利影響降到最小,使鐵路施工企業從“營改增”得到實惠。(作者單位為北京鐵路局北京職工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