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各行業、各領域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企業或者組織要想在知識經濟時代占據一席之地,必須要從自身著手,加強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會計創新是當前業內比較關注的一個話題,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創新受到影響不可避免,面對影響會計創新應當如何實現,是當前會計活動領域值得關注的話題。本文中,筆者首先闡述了知識經濟的特征以及會計創新的原則,然后分析了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創新的影響,最后在前文的基礎上詳細探討了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創新的應對策略。
會計行業是當前社會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在經濟生活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前進,時代的不斷變化,“知識經濟”的概念被提出,并已經得到了業內乃至全社會的廣泛認可。對于會計行業的發展來說,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下,會計創新工作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這種影響表現在會計活動的各個方面,如會計目的、會計方式等。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會計創新工作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要以積極的心態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面對,最大限度地減輕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影響,從而更好地迎合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需要。
一、知識經濟和會計創新工作的內容闡述
(一)知識經濟
何謂知識經濟?簡言之,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它是相對于傳統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而演的,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知識經濟有著自身非常顯著的特征,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1.全球性,由知識經濟主導的活動是一種全世界范圍內的經濟活動;2.主導資本為知識資本;3.無形化,專指投入資產的無形化;4.產品周期短,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的知識產品,其生產周期比較短;5.風險大,知識經濟帶來高收益的同時必然有著較高的投資風險。6.創新性:知識經濟對于創新的要求很高。
(二)會計創新
會計創新指的是對會計相關活動的創新,通過會計創新,能夠提高會計管理工作的效率,為企業或組織等帶來更大的效益。對于會計創新,并不是隨意的創新,而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創新,在創新的過程中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理論先行的原則。在進行會計創新的過程中,會計創新的實踐活動需要建立在會計理論創新之上,為會計創新提供理論基礎。其次,通過實踐激發理論創新。既然理論先行,會計創新實踐奠定了基礎,那么會計創新實踐也應當要為會計理論創新提供反作用。最后,理論創新必須要具備先進性和科學性。
二、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創新工作的影響
(一)對會計確認、計量及控制體系的影響
首先,對會計確認的影響。受到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會計確認的范圍界定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無形資產的介入是直接因素。在傳統的會計確定中,人力并不含于其中,但是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人力當中的知識因素也可以被認為是一種無形資產,如果仍舊按照以往的會計確定模式進行運作的化,將無法客觀真實地進行資產節界定,也就導致經濟核算工作無法有效進行。
其次,會計計量的影響。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計量造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對資產的統計工作變得更加復雜,因而資產的數量和形式增多;2.對企業收益計量的統計難度加大,知識經濟時代的會計計量既包括了有形資產,又包括了無形資產;3.會計計量工作的任務加重,會計從業人員在進行會計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往往會面臨很多的工作任務和工作壓力。
最后,會計控制的影響。在知識經濟時代,對于會計轉移控制,更多的是對無形資產的控制。眾所周知,無形資產是無形的,看不見也摸不著,具有一定的動態性和靈活性,轉移起來比較簡單,但是要想對其進行控制,則存在不小的難度,因為單純的以傳統會計控制中的登記、管理等方式是無法實現全面控制的。
(二)對會計處理程序、方法等方面的影響
在會計的成本分類方面,知識經濟時代造成的影響比較大。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企業產品的特點、性能、質量等更加關注,傳統生產方式以企業為主導的模式已經發生轉變,消費者主導的生產模式逐漸出現。同時,市場的發展瞬息萬變,成本的分類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一成不變的成本分類不存在,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對會計的成本分類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給會計的成本分類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三)對會計模式造成的影響
知識經濟時代下,會計模式受到的影響,主要是因為知識經濟具有全球化這一特點決定的。知識經濟與傳統實體經濟不一樣,知識經濟受到的時間和空間的約束比較小,甚至可以說在某些領域不受約束,對全世界范圍內的所有國家、企業以及個人開放,只要你有互聯網,就能夠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獲取任何國家、任何地區的信息、商品和服務。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記錄經濟運行狀態的會計,在會計目標的制定、會計方法的選擇、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會計模式隨之轉變不可避免。
三、知識經濟時代下會計創新的構想
(一)提高對傳統會計觀念更新的力度
從哲學角度來看,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作用,這同樣適用于經濟領域。在傳統的會計工作過程中,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比較簡單,遇到的情況通常不是非常復雜,會計工作觀念能夠與之相適應。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會計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會計觀念如果不加以更新,將會對會計工作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二)加大對會計構建體系的完善力度
觀念和制度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既然觀念更新了,制度自然而然也要更新。當前,我國的會計模式已經很難再滿足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要求,尤其是對企業無形資產等方面的建設比較落后,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三)積極改進傳統會計模式的計量手段
以往,在進行會計計量工作的時候,注重的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幾乎不需要考慮,對有形資產的重視,必然會導致會計計量工作偏向有形資產方面。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無形資產的重視程度得到空前的提升,而事實也確實證明,知識經濟時代中的無形資產可能帶來的實質性效益要更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會計模式下的計量手段已經無法再滿足實際工作開展的要求,因而必須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建立起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發展要求的會計計量方法。
四、結語
總而言之,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會計工作模式已經體現出了一定的滯后性,導致會計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面對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挑戰,企業應當重視會計觀念的更新,加大對會計構建體系的完善力度,同時還要積極改進傳統會計模式的計量手段,并將人力資源會計納入財務會計系統,對會計財務報告進行創新,從而滿足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工作的開展要求。(作者單位為長春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