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子商務發展與傳統商標權法的沖突
在電子商務活動中,互聯網的全球性與超時空性破壞了傳統商標權的地域性和時限性,商標權侵權卻顯得越發頻繁,商標權人的利益也越難得到保護:第一,互聯網打破了傳統商標權的地域性限制。商品或服務信息以數字化形式在網絡上飛速傳播,依一國法律注冊而取得的商標權所代表的商品或服務可以在世界范圍內借助互聯網傳送,而地域性卻使商標權在注冊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不能獲得保護。在此領域,尚未有一部明確具體的法律或國際條約加以調整。電子商務領域的商標侵權問題無疑成為當今商標法領域的重要課題。第二,互聯網技術打破了傳統商標的使用模式。在傳統商務貿易領域,商標直接附著于商品或服務之上,大多以文字,字母,數字,圖形,元素等形式或其組合形式得以呈現。而在互聯網領域,商標又增添了flash動畫等形式。商標也不再僅僅標識著商品的來源,很多情況下,商標可以用做網頁鏈接的標志,經申請用作網絡域名,作為他人搜索引擎上的關鍵詞。第三,互聯網對商標權的時限性提出了挑戰。在商標權取得的“使用主義”國家中,決定商標權歸屬的是誰使用商標的時間在先。在商標權利的存續期間,商標權人連續三年不使用商標將構成對商標權的放棄。另外,商標侵權行為也是具有時間性的,任何侵權不管時間長或短,都對應了一個時間量度,決定了侵權訴訟的時效計算并最終影響責任承擔。而因特網的商業活動難以對準現實世界的時間體系,對商標法又提出了挑戰。[1]
二、電子商務中商標權侵權的主要形式
(一)域名注冊過程中產生的商標侵權
1.搶注他人商標作為域名使用。在他人已經注冊商標的情況下,將他人的商標注冊為自己的域名。其中有真正的域名搶注與非真正的域名搶注之分。非真正的域名搶注是指當行為人不知道他人已注冊商標,而由于偶然原因所選擇注冊的域名與他人的商標完全或者部分的一直或者相似,或者使公眾產生二者之間具有某種聯系的錯誤認識,以導致公眾產生混淆。此種行為是否構成商標侵權,還有待法律給予詳細規定。但我們細加分析就會發現,商標權人固然擁有將其商標注冊為域名的權利,這種權利也值得法律加以救濟,但注冊域名的行為人的利益也同樣需要給予保護。其中利弊得失,還需要進行立法過程中的利益衡量以及司法過程中的自由裁量。
真正的域名搶注是指明知他人有在前注冊的商標,而處于某種不正當目的搶先將他人商標注冊為域名的行為。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辦法》惡意的搶注行為分為三種情況:第一,注冊和受讓域名是為了向商標權利人賣出,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轉讓域名,以此獲得不正當利益。第二,多次將他人享有合法權益的名稱或標志注冊為域名,以阻止他人在互聯網以域名的形式行使其權利。第三,注冊或使用域名,是為了損害商標權人的聲譽,誤導公眾對商標侵權人的商品產生懷疑。惡意注冊他人商標的目的可能是希望借用馳名商標誤導公眾,使公眾產生混淆從而擴大自己商品市場,增加銷售量。也可能是注冊大批量馳名商標作為域名,然后高價賣給無可奈何的商標權人,以獲取不正當利益。
2.多人對同一商標標志具有商標權。正如前面所論述的情況,商標的分類保護制度使同一商標標識在不同類別的商品上分別歸不同的權利人所有成為可能,另外商標具有地域性,這樣,在世界范圍內來看,一個商標同時歸數個權利人所有更加普遍。[2]當多個主體對同一商標具有合法的商標權時,誰擁有就商標注冊域名的權利呢?域名的取得采用先申請先注冊的原則。數個商標權人誰先就商標申請域名注冊,誰就是正當的域名使用權人。其他商標權人則喪失了注冊商標為域名的機會。
(二)網頁超文本鏈接產生的商標侵權
1.深度鏈接。深度鏈接中,當互聯網用戶點擊商標文字形式的鏈接時,網頁自動跳轉到商標權人網站的子頁面而非首頁。由于網址更換的自動性,加上網頁展現信息的動態形式用戶難以發現已跳轉到另一網站,而被鏈接網站的子頁面并沒有關于被鏈接網站的信息與標識。用戶就會誤認為還停留在原來的網站,而實際上網頁已跳轉到被鏈接者的網站,這就會使用戶產生混淆與誤認,直接或間接地侵害了被鏈接網站的商標權人的利益,可能構成侵權。
2.加框鏈接。加框鏈接是指將網頁分成若干個信息框,每個信息框內設置某一超文本鏈接,當用戶點擊某一鏈接時,網頁會自動跳轉到被鏈接頁,呈現用戶所需要的信息。加框鏈接的問題在于,當侵權人網頁分為若干個“框”,當用戶點擊某一“框”里的鏈接時,該“框”自動跳轉到其他站,呈現被鏈接網頁的信息。而在該“框”周圍并沒有發生變化還是原來的信息框。這使得網頁一部分呈現被鏈接網頁的信息,其他部分呈現鏈接網頁的信息。被鏈接網頁的信息呈現在連接者的窗口內而被鏈接者的網站地址卻不能出現在網頁中。在此種情況下,鏈接者就有利用被鏈接者的點擊率來增加自己網頁瀏覽量的嫌疑,對被鏈接者的商標權造成損害。
(三)網站名稱與網絡論壇形式的商標侵權
第一,網站名稱的商標侵權:網站名稱一般位于網站的首頁,起到區別網站的作用。[3]一般情況下,網絡用戶打開網頁最先注意到的就是網站名稱。因此,網站名稱對于網站所有者具有獨一無二的標識的作用。網絡上一些不法之徒利用網站注冊與商標注冊機構相互獨立的管理體制,將他人注冊商標或知名商標注冊為網站名稱,企圖利用他人商標的知名度擴大市場,侵犯了商標權人的權利。第二,網絡論壇即BBS中的商標侵權問題。BBS是一種電子信息服務系統,網絡用戶通常可以在BBS上傳播或下載信息。BBS上的信息量越大,其點擊率與瀏覽量就會相應增大。BBS管理者為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往往將他人注冊商標放入自己的論壇之中,作為吸引用戶瀏覽的手段。這無疑侵犯了商標權人的商標權。
三、電子商務商標權侵權行為的法律規制
(一)我國法律制度對于商標權保護的不足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由1982年8月23日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通過;根據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4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以下簡稱商標法)第3次修正實施至今。我國商標法第7章第56條至第61條對于傳統領域的商標侵權已經做出了詳細的規定,但對于電子商務領域的商標權的法律保護還有不足之處。
第一,對于搶注他人商標為域名的問題。首先,我國尚未形成完整系統的法律體系,對于“惡意”搶注行為規定很少,只是簡單列舉。并不能有效保護商標權人的利益。其次,我國域名采用終生制,一經注冊,如果排除注冊人放棄或轉讓的情形便終身有效,域名本身給注冊人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這也是商標侵權行為多發的原因之一。最后,我國商標注冊機構與域名注冊機構相互獨立,給侵權人更多惡意搶注的機會。第二,對于超文本鏈接侵權和搜索引擎侵權,沒有專門的法律規范予以規制,我國商標法法并未對深度鏈接的行為作出過規定,未對正常的鏈接規定許可,也未對深度鏈接的是否侵權進行規定。我國商標法也沒有規定搜索引擎侵犯商標權的行為做出規定,使得法官在司法過程中難以準確判斷,也給侵權人以可乘之機。
(二)我國商標權保護的法律完善
首先,針對域名搶注侵權,域名注冊管理機關可以聯合商標注冊管理機關,針對新申請的域名排查是否與已注冊商標相沖突,從而減少域名搶注問題。其次,針對域名爭議問題:第一,當注冊方與非注冊方都能提供各自的商標所有權文件,證明自己對特定名稱享有合法使用權時,先注冊的一方可以繼續使用該域名,直至雙方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使用權爭議。第二,當先注冊方不能提供商標使用文件,而非注冊方能夠提供并且證明對特定名稱享有使用權時,注冊管理機構應宣布該注冊域名應暫停使用,直至雙方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這一爭議。第三,若雙方能夠就該域名使用問題達成協議,則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可以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下,依據協議注冊域名。最后,對于域名注冊,不妨仿照商標的時限性給予一定的期限限制,從而與商標權的期限相協調。
其次,針對超文本鏈接侵權和搜索引擎侵權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卻并未對深度鏈接行為做出規范,使法律無法規制到深度鏈接領域,從而司法實踐中也往往面臨無法可依的尷尬。應制定專門的法律規范予以調整和規制,減少法律真空狀態,現階段也可以參照《民法通則》《商標法》進行解決,懲罰利用超文本鏈接和搜索引擎牟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作者單位為瓦房店市人民檢察院)
注釋:
[1]翟云鵬:網絡環境下商標權保護新問題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3.20.
[2]翟云鵬:網絡環境下商標權保護新問題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3.20.
[3]百度百科“網站名稱”釋義,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SlMB5xsYkElncPM2qT7a3pbfFjzPUCII0gmMFpY6YaluHH_ZG710ouucYtUk9Lhq2aV7q0uPEEH4zLny6r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