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創新理念“破難題、出特色”,增強國企黨建生機和活力
創新是黨建工作的根本動力。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創新發展理念運用到國企黨建工作中,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創新能力。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的必然規律,我們既要保持定力又要積極作為。但是一些國企領導人員對新時代新形勢的要求認識不到位、行動跟不上。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加強理論武裝,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政治素養。要始終保持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善于結合實際創造性推動工作,善于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開創企業改革發展新局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打造品牌黨建。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抓基層黨建主體責任落實不力、黨組織整體功能發揮不夠、黨員隊伍活力不足等“老大難”問題,以黨建制度創新為抓手,尋根溯源,破陳立新。例如:實施黨建貫標工程,構建一批可復制黨建制度標準化建設的示范點;推行黨建項目工程,將黨建工作融入項目,把“紅旗”插在一線班組上,打造一批有影響的黨建管理融入生產經營的先鋒點;探索黨建可視化建設,通過看板、表單、信息化等多種手段,在生產現場、工作崗位等顯著位置公開黨建工作目標、內容、流程、成果等,使黨的工作看得見、摸得著,樹立一批有特色的黨建品牌創建的標桿點。通過創新方式方法,以點帶面,不斷激發黨建工作內生動力,促進達到“一企業一品牌一特色”的目標,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二、以協調理念“抓統籌、補短板”,突顯國企黨建地位與作用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充分發揮國企黨委“總覽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就必須協調好兩種關系:
(一)協調好企業黨組織與其他治理主體的關系。過去由于思想認識不到位,一些國有企業沒有重視處理好黨組織和董事會、經營層之間的關系問題,造成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難以有效發揮。針對這些情況,習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上明確提出兩個“一以貫之”,其核心要義就是將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中,明確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使黨組織發揮作用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有效解決過去黨組織權責邊界模糊的問題。同時,要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創新群眾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推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發揮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
(二)協調好企業黨建工作和經營管理中心工作的關系。長期以來,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深受“兩張皮”的困擾。黨建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在實際操作層面屬于相對獨立的兩個系統,要堅持黨的領導是國有企業的獨特政治優勢,就必須充分運用好黨建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一方面建立“兩納入、四同步”保障機制,將黨建工作與經營管理同步部署,將黨建工作納入經營單位業績考核、納入領導班子績效考核,以考核評價為手段強化責任落實;另一方面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制度,黨委成員進入董事會、經營層,從領導體制上保證黨的領導和企業經營管理有機融合,真正將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贏得市場化競爭的勝勢。
三、以綠色理念“強隊伍、清風氣”,維護國企黨建先進性與純潔性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和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不僅強調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更要山清水秀。尤其是改革開放后,黨面臨著“四種考驗”和“四種危險”,黨員干部隊伍存在“四風”問題。要確保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就必須著力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作為國有企業,一方面,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認真落實習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建會議上提出的國企領導人員“20字”標準以及黨管干部原則,堅持分類育人、憑能選人、動態管人、以績量人。注重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增強干部隊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能力。大力發現儲備年輕干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煉年輕干部,選拔使用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年輕干部。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為那些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另一方面,要持之以恒正風肅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群眾路線,落實“八項規定”,轉變工作作風,嚴明黨的紀律,嚴肅糾正“四風”,堅決懲治腐敗,倡導“三嚴三實”,開展“兩學一做”,黨風、社風、企風均得到了根本性好轉,受到人民群眾交口稱贊。實踐表明,只要真管真嚴、敢管敢嚴,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作風問題。因此,要始終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繼續整治“四風”問題。堅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探索推行市級三級巡察體系(即:市紀委、市國資委紀委、企業紀委三級巡察),充分釋放各級監督主體的活力,著力構建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監督體系。
四、以開放理念“聚合力、增實效”,拓寬國企黨建工作思路與方法
要打破“就黨建抓黨建”的體內循環、自我封閉怪圈,就要將開放發展的理念融入黨建工作,將更多的資源與經驗引入到黨建工作中,把黨員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水平。
(一)要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以“互聯網+”的思維,探索“電子黨建”、“數字黨建”建設,建強用活微信平臺、QQ群、企業內網等平臺軟件,實現對各項黨建信息數據的完全鏈接、融合和提取,構建數字化、智能化的基層黨建工作運行體系,確保國企黨建工作落地見效、提質增效。
(二)推行支部共商共建共享機制。固步自封、墨守成規的黨建工作,必定是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為此,要引領黨員“睜開眼睛看世界”,加強與其他支部黨員之間的交流,發現自身黨建工作的優勢與不足,實現交流合作、互惠共贏、共同發展。
(三)健全群眾參與黨建工作機制。擴大黨內基層民主,推進黨務公開,暢通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監督黨的組織和干部、向上級黨組織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渠道,不斷提高群眾參與黨建工作的融合度和實效性,使黨建工作貼近民生、順應民意。
五、以共享理念“整資源、惠民生”,踐行國企黨建目標與宗旨
新時期,黨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處理好共建與共享的關系,才能增強發展動力,才能真正彰顯和檢驗黨建工作的實際效果。一方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作為國有企業應主動承擔起這份責任,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通過完善結對幫扶、聯點服務等措施,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讓黨建成果惠及大多數群眾,讓他們有更多獲得感。另一方面,加大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力度。從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黨員,尤其是要幫助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和流動黨員解決實際問題,著力增強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
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除了依靠宏觀政策支持、有利的市場環境、正確的發展戰略和科學的管理以及有競爭力的技術和產品。更要堅持黨的領導,通過將五大發展理念有機融入國企黨建工作中,鑄造為國家和人民真誠奉獻的精神,打造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和勇于擔當的高素質干部職工隊伍,不斷強化國企黨組織先進性和純潔性,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做強做優做大提供保障。(作者單位為株洲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