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體化教學在各個院校的實施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無論是任何一個專業的教學,都可以利用一體化教學模式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企業財務會計對于專業院校學生而言,是一項理論性比較強的課程,同時還注重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因此,將一體化教學模式應用到企業財務會計的教學當中,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的機會。對學生而言,不僅各個方面的能力和技能水平都能夠有所提升,而且還能夠為學生日后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認識分析
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企業財務會計中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水平的的提升進行有效結合。在具體的教學課堂上,師生能夠相互協調,邊講課邊做相對應的實踐練習,將理論與實踐同步進行,也就是說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以及理論知識的傳授融為一體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實踐在同一空間下進行,教師在傳授一些基本理論課程的時候,可以通過實際操作案例對實際情況進行演示,而學生也能夠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分析,了解到相對應的工作原理和工作內涵。之后,讓學生根據這一案例的現狀問題,進行拓展,舉一反三之后能夠促使學生將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上。這樣不僅能夠有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水平之間進行有效的融合,而且還能夠在實踐當中學習、在學習當中實現,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企業財務會計教學的設計與實踐分析
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是專業院校必修的一門課程,與基礎會計相比,技術會計是會計專業學生在入門時期就需要掌握的課程,比較注重的是會計相關的一些理論知識的講解,比如一些會計要素、復式記帳等等。而企業財務會計則是會計學的專業學科,只有在掌握會計基礎之后,才能夠對會計的記帳原理以及核算步驟進行學習和深入了解。因此,無論是在理論上或者是在實踐操作技能水平的提升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難點問題。為了給學生日后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針對學生企業財務會計這門課程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利用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而且還能夠方便教師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水平。本文在對企業財務會計一體化教學設計以及實踐內容進行分析的時候,將“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這一課程內容作為案例進行分析。
(一)教學分析和準備工作的實施
1.崗位技能要求。非貨幣性福利,也就是說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以除了金錢的方式發放給職工的其他福利待遇,這種方式也屬于職工薪酬的一部分。比如有的企業自己生產的一些產品等等,都可以被算作是企業應付職工薪酬的一種特殊業務,也是各大企業在應對帳務問題處理時,比較常見的一種措施和手段。因此,掌握如何處理帳務內容是現代會計人員必備的一種技能技巧。
2.教學內容以及相關資源。在本節課程進行教學的時候,主要的教學內容是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的福利待遇,在教學過程中,重點的內容就是一些非貨幣性福利待遇的確認和發放,在發放過程中所需要的一系列會計處理措施等等。其中的教學難點就是企業利用自己生產的產品或者是外購商品給職工作為福利待遇的時候,與實際發放的情況以及相關的收入之間要進行確認,以及針對稅費進行妥善的處理。
3.教學方式。在針對本章節課程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操作為主線”的原則進行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這個原則作為基礎,融入一些情景教學法、動畫演示法或者是歸納總結法等等,將各種不同方法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適當的引入到課堂當中。與此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通過實踐可以意識到哪一種方式更加適合學生,更加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任務完成的有效性和質量。
(二)教學過程
1.創設教學環境。無論是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良好的教學環境都是學生開展有效學習的前提條件,在企業財務會計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在分組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分配,每一組都可以看作是一家虛擬的公司,根據教師的指導,每一組都相對應的設置不同的工作崗位。在針對工作崗位進行設置的時候,可以實施一人多崗的原則,但是要遵守“不相容職務相互之間分離”的原則進行安排。與此同時,每一個小組都需要安排一名組長,由其他的同學擔任組內的其他職務,具體工作的過程以及崗位對照如圖1所示。
2.理論知識講解。在企業財務會計課程實施過程中,理論知識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理論知識不僅會提高學生本身的會計素養,而且還是為學生實踐技能水平提升做好的基礎部分。因此,在針對該節課程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利用課堂上簡短幾分鐘的時間,將上一節課程內容進行回顧,其中包括企業職工薪酬的具體內容,在回顧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將本節課程的內容進以提問的形式拋出,讓學生能夠加以思考。比如“企業發放薪酬的方式除了貨幣方式之外,還具有哪些方式”等等,利用這樣的問題,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能夠將本節課程的內容逐漸引出來。
在針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入一些情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創設與課程內容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的學習情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且教師可以適當的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想象力能夠越來越豐富。比如過年單位發放年貨或者是中秋時節的時候,單位發放的月餅等等,這些都屬于企業薪酬待遇的方式嗎?利用這種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問題情境,在保證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本節課程的學習動機。在本節課程進行過程中,主要是要讓學生掌握企業利用自己生產的產品或者是一些外購商品作為福利發放給職工,將企業現有的一些資源提供給職工無償使用或者是以租賃的形式提供等,而這些福利待遇下所需要與其連接的就是會計處理問題。
根據企業本身的會計準則要求,企業如果利用自己生產的產品作為非貨幣性的福利提供給職工的話,那么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的公允價值以及相對應的稅費進行嚴格的記錄和處理。將其看作是資產成本當中的一部分,或者是當期費用的職工薪酬金額,與此同時,要對銷售商品的具體收入情況進行確認。企業本身的商品銷售情況以及成本結轉、相關稅費的處理都與正常商品之間的銷售是同樣的,如果企業將自己生產的產品或者是外購商品作為福利發放給職工。那么在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會計核算的時候,應當將其納入到資產成本或者是當期費用非貨幣性福利金額當中,才能夠促使這種方式的有效性。
3.發放工作任務。在教師將本節課程的相關理論知識講解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已經編制好的實訓資料,在課堂上直接發放給學生,讓學生按照小組內提前制定好的工作崗位完成相對應的崗位任務。實訓資料是一家公司在利用自己生產的產品或者是外購商品作為春節職工的福利待遇,在這個基礎上,要求學生們能夠作出相對應的會計帳務處理。
4.合作學習。在任務布置以及下達之后,學生按照小組形式對該任務進行討論,并且對教師給出的資料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相互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在合作當中逐漸找出解決方法。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能夠取長補短,一個學生的想法可以促使其他學生的思維模式被發散,比如有的學生在課堂上有遺漏或者是沒有理解清楚的地方,可以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將這些知識點理順清楚。這樣不僅能夠實現有針對性的教學,而且還能夠清楚的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在小組成員的幫助下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
三、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企業財務會計教學中的教學反思
在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過程中,為了促使企業財務會計教學結果的有效性、以及教學質量能夠有所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展示出來,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討論以及學習當中。在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啟示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時間安排要合理分配,比如布置任務的時候,一般控制在20分鐘左右即可;而發放任務主要是組內成員相互之間的討論和交流等等,時間相對可以長一些,大概在40分鐘左右。而在完成任務階段,也就是對學生的實際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大概控制在20分鐘左右。這樣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學生在學習、討論和分析,將學生的被動學習逐漸轉換成為主動,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企業財務會計的整體教學效果。
四、結語
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企業財務會計中的實際應用,是為了促使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之間的有效結合。教師在實施中,要將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出來,以小組形式作為教學基礎,與此同時,要引入一些其他的教學模式。在保證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的同時,能夠有效的提高企業財務會計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作者單位為湖北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