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人才不僅僅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還應該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高等院校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心理健康的教育。作為高校最基層的學生工作者,輔導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高校輔導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專業化的視角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進行研究,并提出科學的發展策略。
一、現階段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人才的評價體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新時代對人才的評價不僅僅有知識水平這一個標準,還有心理健康等多個因素。所以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中在重視文化知識的教育過程中,也要不斷的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雖然,近年來我國高校開始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但是一系列的惡性事件的發生,充分表明了目前我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一)對心理健康缺乏正確的認知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很多人對心理健康都缺少正確的認知,這也是阻礙心理問題有效解決的重要因素。雖然,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心理健康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還存在錯誤的認識,覺得出現心理問題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根據相關到調查演技表明,人的一生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只是由于個體之間的差異,其表現各部相同而已。有些的心理建設比較強大,受到心理問題的影響較小,而有些人因為自身心理素質較低,表現的就較為強烈,甚至作出很多極端的行為。對心理健康問題建立正確的認知,是進行良好心理教育的基礎和前提。
(二)缺少良好的人際關系,存在交往困惑
現代的高等院校中,學生往往來自于全國各地,甚至是全世界。由于生活環境、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給很多條件較差的同學造成了極大地壓力。他們由于自卑心理的作用,存在一定的社交困惑,很難通過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社會生活的基礎。存在社交困難的學生,往往很難適應大學校園中的集體生活,對學習生活也造成極大地負面影響。
(三)學業壓力大,抗挫折能力差
在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今天,隨著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在學校種的學習壓力也在不斷地加強。很多學生不得不面對畢業即失業的困境。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在學校中就需要承擔更大的學習壓力,這對于選擇就業或者繼續深造的學生來說都是相同。很多考入大學的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都是尖子生,很少受到挫折、遇到困難,在大學中由于學習難度的增加,以及對學生綜合素質要求的太高,他們不得不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敗,由于平時缺少強大的心里建設,很多人受不了失敗的打擊,而左鍵消沉下去,有的甚至選擇放棄生命。
(四)價值觀扭曲,缺少科學理念
在現在這個信息交流越來越便捷的時代,人們的價值觀的樹立受到越來越多因素的影響。特備是互聯網平臺上,不健康言論的流傳對學生的價值觀的樹立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很多學生經受不住利益的誘惑,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今年來,為了金錢傷害他人的事情屢屢發生,甚至很多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選擇進行色情交易,出賣自己的青春,這都是價值觀扭曲的具體表現。所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二、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時代發展的新要求。作為高校中與學生聯系最為緊密的輔導員是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堅力量。輔導員在大學生校園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為其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高校輔導員是學生貼心的朋友。在大學生活中,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不再像之前那么密切,在很多時候缺少親切感,但是輔導員的特殊身份,以及工作職責要求其與學生之間建立密切的聯系。在剛剛進入校園的時候,輔導員對學生在各個方面進行的幫助,使其成為很多學生心目中的貼心朋友,愿意將自己的心理話向其訴說。這是輔導員了解學生心理問題的最好機會。在高校中,很多輔導員的年齡與學生較為接近,能夠成為學生心中的榜樣。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輔導員可以通過自己以身作則,發揮榜樣的作用,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建設。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一)全面調查,及時發現問題
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教育工作就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之前,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調查。只有通過普遍的調查研究,才能更好的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為制定科學的教育計劃提供參考。高校輔導員作為與學生關系最為密切的教育工作者,在開展問卷調查的工作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證調查問卷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就需要輔導員親自參與到調查工作中,組織學生認真填寫問卷內容,回答調研問題,并對收回的問卷進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通過開展內容多樣的問卷調查活動,可以及時的發現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指明方向。
(二)以專家為領導,全面積極輔導
為了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與輔導系統。由于目前我國的高校輔導員并不是都具備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能夠為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所以應該建立以心理學專家為領導,輔導員為主要的工作模式。通過邀請專家、教授定期的開展心理輔導講座來確立心理輔導的基調,并加強輔導員的全面輔導工作來保證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為了更好的提高高校輔導員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要對其進行系統的培訓和指導,提高職業素質。輔導員是大學生與學校教育工作連接的紐帶,是最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教學工作者。將輔導員作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可以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展現積極的工作效果。在進行輔導工作的過程中,輔導員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同的角色設定,對不同的學生會產生具有較大差異的輔導效果。
(三)以活動為平臺,增進感情培養
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就是社會生活的縮影。在社會生活中,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大學中同樣需要。由于很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心理因素的作用,很多學生存在社交恐懼癥等社交問題,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針對這種問題,高校輔導員就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課余活動,增加同學之間相互溝通、交流和了解的機會,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培養,促進和諧同學關系的建立。在活動的設計中,要兼顧到不同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為每個學生都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可以提升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在相對輕松的環境中,學生能夠更充分的表現真實的自己,這對學生之間友誼的建立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高校輔導員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對存在自卑心理、社交困難的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和鼓勵,并在以后的活動中,為其提供更多的表現的機會,增強自信心,開展有效社交,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四)以實踐為機會,提高抗挫折能力
我國高等院校在社會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其不僅僅能夠為社會提供優秀的人才,對于學生來說也是連接社會和學習生活的橋梁。在高等院校的教學工作中,不僅僅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知識的舞臺,還要為其創造社會實踐的機會。為了能夠提高學生走出校門后的社會適應能力,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就要重視社會實踐的重要性。很多大學生在離開學校后,都會產生一定的適應障礙,這是心理為在社會工作中的具體表現。為了能夠減輕這種障礙的影響,就需要在學校中對學生的心理進行輔導。當學生走向社會后,可能會遇到多種多樣的挫折,這些挫折可能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消磨工作的熱情,產生極大地負面影響。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輔導員可以結合自身的社會實踐經歷,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的機會,接受抗挫折能力的訓練。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來促進學生心理的強大,使其能夠更好的面對挫折,并戰勝挫折。
(五)以職業為引導,建立正確價值觀
價值觀是伴隨著人的成長而不斷形成的,在高等院校中學習的過程也是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價值觀的正確與否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現。在高校心理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價值觀的正確引導。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學習的榜樣,在其價值觀建立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了學生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輔導員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引導。職業規劃是大學生在校園中面臨的一個重要的人生抉擇,也是價值觀的具體體現。輔導員在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素質、技能等多方面的綜合評估,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并對學生的價值觀的建立進行積極的影響。向學生貫徹“職業不分貴賤,工作不分高低”的就業理念,明確財富的多少不僅僅是靠金錢的數量來表現的,價值的高低不僅僅是靠薪資的多少來衡量的。通過對社會環境、工作性質以及自身能力的分析,制定科學的職業發展規劃,可以促進學生正確的擇業觀的樹立,避免自卑心理的產生,這是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具體表現。
四、結語
時代的進步,對人才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時期,需要的是具有較高核心素養的綜合型人才。在高校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培養過程中,也要重視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高校輔導員,與學生之間亦師亦友的關系,為其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提供了情感基礎,同時高校輔導員的重要職責,也對其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用于爭取的價值取向;只有建立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的面對生活、工作中的挫折。(作者單位為江蘇第二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