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非常廣泛的課程,目前大多數高校普遍把其作為經濟管理類本科生的學科基礎課程之一,目的是讓學生在教師教學幫助下了解和掌握管理學原理、基本職能及其內在聯系,以便為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專業基礎知識。這就要求在管理學的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重視和掌握管理學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而且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以便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活學活用。但是,在傳統的講授教學模式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低,學習積極性差,無法將知識有效轉化應用。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的能力,在管理學的教學活動中必須進行改革。
目前,在管理學的課程建設與改革的探索中,絕大多數學者普遍認同的觀點是應采用參與式教學模式[1-5]。這是一種協作式或者稱之為合作式的教學方法,將其運用于教學領域得益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參與式方法在國際援助項目的實踐,因為實踐證明只有當人最大限度的參與其中時,才能獲得最大的成功。相較于傳統的講授教學模式,參與式教學模式注重將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換成知識的主動學習者,從單一的灌輸式教學變成對學生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的訓練,注重對學生思維、技能的綜合訓練和能力培養。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數學者采用定性分析法較多,進行定量案例研究相對較少。為此,本文將學生作為評價對象,以組建學習型團隊為切入點,設計問卷,采用定量分析法來評價參與式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實際效果,以便為參與式教學模式在管理學及其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一些啟發和建議。
一、團隊帶動全員參與“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設計
在全員參與的“雙向互動式”教學實施之前,教師需要精心的設計教學活動,認真選擇教學內容、精心安排教學環節、明確各環節的教學目標,及教師和學生應扮演的角色,并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通過場景設置、實訓項目、問題提出、案例分析、討論交流、對策建議等各種方式實現團隊成員全員參與,師生互動。根據教學目標向學生提供一個與某章節相關的簡短案例,使學生進入一種管理場景之中。
(一)教師與學生角色定位
全員參與“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下,教師應由單一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習管理者轉化,應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計劃、組織和控制,并不斷進行創新,從這個角度講,教師不僅是學習的管理者,而且應是知識的創新者;學生應由消極被動的傾聽者向積極主動的探索者轉化,在這一轉化過程中,教師應能較好的引導學生由關注“學習什么”和“記住什么”向“如何學習和思考”轉化。通過對全員參與“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定位,首先要求教師應具備較深的管理知識和經驗背景,這是進行全員參與“雙向互動式”教學的基礎和關鍵;其次,教師要具有良好的溝通和引導技巧;第三,教師要具有公正、客觀、開放的教學心態。
(二)組建學習型團隊
鑒于目前我院管理學課程教學多是以“大課堂”形式進行,人數少則80多人,多則120多人,這就造成分組成員不易采用小團對的形式,而應采用大團對的形式。因此,在構建學習團隊時,可參照公司組織職能部門結構組建一個每組15人的學習型團隊。
(三)構建模擬公司
以學習型團隊的組建為基礎,構建一個模擬公司。在模擬公司中給每位成員分配相應角色,分別扮演公司總經理(1名)、副總經理(2名)、財務主管(1名)、生產主管(1名)、營銷主管(1名)、人力資源主管(1名)、采購主管(1名)、車間主任(2名)、普通職員(5名)。模擬公司在總經理的主持下,共同策劃、共同實施、緊密協作、互相配合,形成以團隊合作、自我控制為主的基本教學管理方式,教師逐步由知識的傳授者、教學的監督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協調者。
(四)場景式學習及體驗式模擬管理
從構建模擬公司開始,在公司總經理的帶領下制定計劃與決策,建立組織機構、人員選聘,進而使學生在體驗式模擬管理中充分體驗公司是如何制定計劃與決策的、公司是如何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領導是如何領導與管理公司的、激勵在公司內是如何開展的、公司成員是如何進行溝通的、公司是如何進行控制的等,進行全過程的模擬,進而在模擬公司中實現全員參與學習、全員參與管理的模擬場景。
(五)配套考核方式
由于全員參與“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采取的是學習型團隊的作業方式,為避免“搭便車”現象存在,即避免部分學生在團隊作業中出力不佳甚至不出力,而因團隊其他成員的努力獲得比較好的成績。因此,設計了教師評分和團隊成員之間互相評分兩個環節。學生在每次團隊作業中都必須標明自己承擔的職責和任務,根據其表現和貢獻分別進行教師評分和團隊成員之間互相評分,然后將兩項分數進行加權平均。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考評的公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或避免“搭便車”現象出現。
二、數據來源
本文以正在參與管理學課程“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學習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調查內容主要包含學生對全員參與“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的了解程度、學生對全員參與“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考核方式、教師引導、知識掌握、團隊作業中的參與情況、實踐能力提升等幾個方面,設計了學生對于全員參與“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滿意度的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調查的學生專業為經濟學、金融學、稅收學,共發放問卷285分,收回問卷278分,其中有效問卷260分,有效率達到93.53%。
三、團隊帶動全員參與“雙向互動式”教學效果評價
對調查問卷數據整理結果顯示,有92.31%的學生對全員參與的“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表示滿意,僅有7.69%的學生表示不滿意。整體來看,全員參與的“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已經取得了預期效果,得到了絕大部分學生的普遍認可,具體可從以下六個指標的調查結果得到印證:了解程度、考核方式、教師引導、知識掌握、團隊參與、實踐能力。這些指標也間接的反應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團隊合作精神、實踐能力、綜合學習能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學生對全員參與“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的了解程度
從調查數據結果來看,有15.38%的學生選擇了“了解”,這說明有部分學生對全員參與“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已經有了初步認識,但是還沒親身體驗過。但是,也有84.61%的學生選擇了“不了解”,這說明在此之前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是從來沒有聽說過或了解過的,而且這部分學生也很期待和享受這種有別于傳統講授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新生事物往往能夠引起人們極大的好奇心和興趣,對于學生來說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能夠得到很好的調動。
(二)學生對考核方式的認可度
采用的教師評分和團隊成員之間互相評分兩個環節,這與傳統的僅有教師評分不同,可以有效避免“搭便車”行為出現。調查數據顯示,仍有11.54%的學生選擇了“一般”,說明有一部分學生對這種評分考核方式持有一般的態度,深入了解之后發現主要是其認為無需團隊成員之間互相評分,只需教師評分即可。但仍有88.46%的學生選擇了“合理”,他們認為教師評分和團隊成員之間互相評分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公平公正,使在團隊作業中做出積極貢獻的同學得到公平、公正、客觀的分數,也可使抱有“搭便車”想法的同學放棄這種消極學習態度,使團隊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團隊作業中來。
(三)學生對教師引導的態度
應將教師由單一知識傳授者向學習管理者轉化,注重對學生學習計劃、組織和控制,并不斷創新,這對教師的要求應是綜合知識和能力的體現。首先教師應具備較深的管理理論知識和經驗背景,其次要具有良好的溝通和引導技巧,第三要具有公正、客觀、開放的教學心態。調查數據顯示,有7.69%的學生選擇了“一般”,有92.31%的學生選擇了“很好”,說明在教師的實際教學、組織和引導過程中得到了決大多數學生的認可,而且有部分學生表示這種引導式教學方式是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教師能夠在團隊作業中給予學生獨立思考、集思廣益、建言獻策的機會,使他們每個人都有發言、分享的機會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不至于使部分學生掉隊或被忽視。
(四)學生對知識掌握和運用程度的情況
通過調查數據顯示,有7.69%的學生選擇了“不好”,有11.53%的學生選擇了“一般”,有46.15%的學生選擇了“良好”,有34.62%的學生選擇了“非常好”,說明學生對全員參與“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看法不一,持消極觀點的學生主要是因其暫時還沒有從傳統講授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尚不適應團隊作業學習方式,但絕大多數學生普遍持認可的態度,因為在全員參與的“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大多數團隊作業都是需要學生在課堂外做大量的工作,包括資料搜集、做決策、做計劃、相互討論等,在相互討論中,有時候運用的不僅是課堂上的知識,還需要學生學習和運用很多技巧和相關知識,這無疑有助于學生補充和學習大量課外知識量。
(五)學生團隊作業與合作精神情況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有7.69%的學生選擇了“積極”,有92.31%的學生選擇了“非常積極”,說明學生普遍比較喜歡這種教學模式,因為大多數任務是以團隊作業的方式來完成的。這個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專長和興趣來分配和承擔任務,而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相互協作、密切配合,都在尋找更有創意的方式、方法,努力做到最好。也懂得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團隊創新與合作精神也在逐步形成。例如:在營銷方案設計的團隊作業中,學生要選擇合適的營銷產品,并作出相應的決策和計劃,尤其是在編制計劃的過程中,每個團隊都需要做很多工作,包括封面設計、產品定位、市場前景分析、自身優劣勢分析、成本預算、核心理念等,這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都需要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把已經學習過的和沒有學習過的知識運用起來,通過團隊成員的努力,都能夠很好的完成任務。
(六)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提升情況
不管何種課程都是在教授學生如何運用知識,尤其是要培養和提升其實踐應用能力,管理學家德魯克也曾說過“管理的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有19.23%的學生選擇了“有幫助”,有80.77%的學生選擇了“非常有幫助”,這說明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在全員參與“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下其自身的實踐應用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這是因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是先拋出一個案例,引導學生解讀案例、理解案例、組織討論和思考,并作出評價。這種以案例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式,給學生提供一個模擬場景,提供給學生作為組織管理者面對企業單位的實際問題時,讓學生從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各自承擔的“職位”上建言獻策,充分調動學生對已經學習過的知識的運用能力,進而鍛煉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管理學作為一門實際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其既具有應用的廣泛性和實踐性,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科學性。面對這一性質,如何在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學習到的基礎理論知識進行靈活運用,激發學生的思辨創新意識,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筆者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采用了各專家學者普遍認可的全員參與“雙向互動式”教學模式,以組建學習型團隊為切入點,構建模擬公司給團隊成員分配角色,采用場景式學習方式,并對考核方式進行了設定,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同時絕大部分學生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發揮的引導作用、設定的考核方式也給予了肯定的態度,可謂是已經取得了初步預期效果。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發了教師教學的激情和熱情。(作者單位為北方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
基金項目:北方民族大學“十三五”重點建設專業(群)子項目:“經濟與貿易類專業群——《管理學》課程雙向互動教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