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銀行的不良貸款問題作為衡量其信貸資產風險的重要指標,始終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而農業銀行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之一,由于各類條件的影響以及歷史遺留問題的制約,導致其不良貸款率一直居高不下?;诖耍恼聦⑨槍χ袊r業銀行不良貸款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化解對策,以供參考。
不良貸款率作為評價銀行等金融機構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同時也能反映出金融市場的穩定程度,而過高的不良貸款率勢必會導致銀行資產質量變差,也不利于金融市場的穩定,進而引起宏觀經濟波動。中國農業銀行作為國際化的上市銀行,是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更是中國金融體系中的關鍵組成?;诖?,對中國農業銀行不良貸款問題進行研究,進而探討化解不良貸款問題的相關對策,對促進我國金融業的穩定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中國農業銀行不良貸款問題現狀
自從20世紀70年代由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膨脹所引發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政府對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問題也提高了重視程度,采取了多項宏觀調控措施對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問題加以整治,旨在降低不良貸款的發生風險。早在1999年,我國便已成立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對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進行管理與處置;到了2008年銀監會的成立,我國銀行的資產結構質量有了明顯改良,不良貸款率也出現了持續降低的趨勢;而到了2014年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時期,由于市場經濟結構的動蕩,部分產業由于效率低、產能落后而被市場lOReQUi/u1vUxADSSXtWGA==淘汰,基于此影響在2014年我國四大銀行的盈利水平環比下降,而不良貸款率則有所上升。
截至2016年末,不良貸款率2.37%,比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73.40%,保持較強的風險抵補和損失吸收能力,但農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仍然偏高,究其原因會發現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在這其中不僅有政府宏觀政策、行政干預等外部因素,同樣也存在農業銀行自身內部管理制度的內部因素。農業銀行作為國有性質的商業銀行,一直以來都承擔著“服務三農”的重責,從其不良貸款的結構組成來看,由于政策職能所需要承擔的不良貸款占據著非常大的比例。雖然近年來,農業銀行通過轉變自身機制與完善內部風險控制制度,逐漸清理了大量的不良貸款,不良貸款率也有了一定幅度降低,比如截止至2017年9月末,不良貸款余額2,098.34億元,比上年末減少210.00億元;不良貸款率1.97%,比上年末下降0.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94.29%,比上年末上升20.89個百分點,不過這仍然改變不了農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偏高的現狀。
二、我國農業銀行不良貸款問題的化解對策建議
1.遵循市場規律,轉變政府職能
政府部門應盡量減少對企業、銀行日常運作行為的行政干預,真正實現政府、企業、銀行的分離,從而讓銀行能夠脫離地方政府的依賴,進行貸款的自主方法。對于中國農業銀行/YL1QTwQ685pat+rRL3fqA==的自主權與合法權益要給予充分尊重,促使中國農業銀行的收益實現最大化,能夠遵循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去提供貸款發放,進而有效減少日積月累的不良貸款問題。
2.加強信貸風險意識
對于中國農業銀行所面對的嚴峻不良貸款問題,要強化自身的內部控制能力,對自身行為予以嚴格規范,通過改變過去粗放型的經營模式,促使高層與基層之間的業務信息能夠得以及時準確的傳達。構建完善的信貸審批內部控制制度,可借鑒國外銀行的成功經驗去設立風險評級預警體系,通過加強信貸風險意識與做好風險管理工作,去化解實際的不良貸款問題。具體來講,要重視對信貸信息的審核工作,定期對企業的信貸風險進行評測,對高風險貸款企業予以密切關注,同時強化對銀行內部人員的培訓工作,提升從業人員的綜合素養、專業知識與風險防控意識,有效減少銀行不良貸款現象出現。
3.分散產業布局,把控貸款下放關
中國農業銀行作為國有商業銀行,應當承擔其應有的社會責任,但同樣需要具備盈利能力。當前農業銀行有眾多服務主要集中在“三農”產業中,而大量資產過于集中在同類行業,其出現不良貸款問題的風險自然會加大,因此筆者認為中國農業銀行可實行投資分散產業布局,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貸款發生率。同時,農業銀行還應積極參與到企業的改革當中,明晰產權,促使企業能夠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現代化企業,通過加大對企業的救助,幫助其樹立信貸風險意識與自主還款意識,確保從根源上化解不良貸款問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當前中國農業銀行不良貸款問題現狀進行分析,筆者認為農業銀行內部在完善相關機制與各部門積極配合的同時,國家也應提供良好的外部宏觀環境,規范金融交易市場,完善信用體系,進而促使中國農業銀行能夠對不良貸款設立完善的處理機制,進而提升風險控制能力,強化農業銀行的盈利能力。(作者單位為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鶴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