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經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我國對外經濟貿易逐漸增多,在這種情況下,對外經濟貿易策略也逐漸進入了轉型時期。因此本文通過對對外經濟貿易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出其中存在著缺乏科技創新力、管理制度不健全、貿易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進而提出基于經濟新常態轉變未來對外經濟貿易策略的方法,從營造貿易環境、調整貿易產業結構、開展科技創新等方面展開論述,旨在形成對外經濟貿易新策略,促進對外經濟貿易發展。
一、對外經濟貿易策略中存在的問題
(一)貿易環境落后,貿易方式單一
首先,對外經濟貿易環境的落后性。經濟環境對經濟貿易具有重要影響,但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系提出的時間過晚,其所營造的經濟環境相對與其他經濟發達國家相對落后。并且部分對外經濟貿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受傳統經營理念的影響,其在進行對外經濟貿易的過程中,其經濟范圍過于局限,影響貿易環境的形成。其次,對外經濟貿易方式的單一性也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對外經濟貿易方企業的交易方式過于單一,無法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進而影響自身發展。
(二)缺乏科技創新力,管理制度不健全
科技創新力是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基礎,其能夠為對外經濟貿易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增高其發展水平。這讓對外經濟貿易在發展過程中,其貿易產品缺少相應的技術含量,沒有形成高端化的對外經濟貿易模式,不利于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并且科技創新力的缺乏,致使對外經濟貿易在開展過程中,無法形成多元化的貿易模式。同時,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影響對外經濟貿易的關鍵。對外經濟貿易管理制度并不適合當前的經濟發展模式,無法為相應的企業提供管理制度保障,為其規范發展流程。
(三)缺乏貿易人才,貿易產業結構不合理
人才是對外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其策略組成的主要部分。但隨著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相關的人才已無法適應當前的對外經濟發展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對外經濟貿易在開展過程中,由于缺少人才的支持,其發展缺乏動力。同時,貿易結構不合理性,也不利于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化發展,經濟結構也在逐漸發生轉變,但在對外經濟貿易中,其經濟結構過于單一,無法適應復雜的對外經濟貿易。
二、基于經濟新常態轉變未來對外經濟貿易策略的方法
(一)營造貿易環境,轉變貿易方式
首先,結合經濟新常態為對外經濟貿易策略提出新的策略,結合經濟新常態的具體內容,營造對外經濟貿易環境。良好經濟環境的形成對經濟貿易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政府加強對對外經濟貿易的扶持力度,制定貿易政策,發揮引導作用,為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營造出良好的貿易環境。同時相關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應發揮自身的職能誠信經營,為形成良好的市場經營環境打下基礎。同時,轉變貿易方式,結合經濟新常態的具體內涵,豐富經濟貿易方式,改善傳統的單一貿易方式,促進對外經濟貿易策略的形成。
(二)開展科技創新,健全管理制度
在制定未來對外經濟貿易策略的過程中,還應加強對行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鼓勵企業研發創新技術、新興產品等,企業加強對技術研發資金的投入,建立科研室等,增強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從而促進企業的綜合發展能力,這也從側面反應出了對外經濟貿易的未來發展策略。同時,還應健全管理制度,隨著對外經濟貿易的迅速發展,結合當前情況與未來發展預期,重新制定管理制度,對經濟市場環境形成良好的監管,維護對外經濟貿易市場環境,對企業競爭行為進行規范,減少其惡意競爭行為,促進良好市場環境的形成,也促進了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
(三)培養貿易人才,調整貿易產業結構
在重新規范對外經濟貿易策略的過程中,還應把培養貿易人才作為發展策略之一。結合對外經濟貿易的具體發展情況,調整人才培養制度,形成具有針對性的培養模式,健全學生的學習體系,在提高學生對外經濟貿易理論知識的過程中,還應加強學生的實踐訓練,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從而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為對外經濟貿易提供人才支持。企業也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增強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讓其能夠適應當前的發展狀態,從而為企業提供新發展策略,促進企業發展。培養貿易人才策略的提出,為未來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礎。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還應注重對貿易產業結構的調整,轉變單一的產業結構模式,形成多元化的產業發展結構,促使對外經濟貿易可以形成層次化的發展狀態。
三、結語
對外經濟貿易是經濟結構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提出了未來對外經濟貿易策略。通過應用建立人才培養制度、整合產業結構、增強創新能力等方法,解決了傳統對外經濟貿易中與當前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達到了規范對外經濟貿易發展方向,增進其發展速度的目的。(作者單位為遼寧廣告職業學院)
作者簡價:陶爽,1983年8月,女,滿族,籍貫:齊齊哈爾,本科,講師,畢業學校:遼寧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