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管理水平日益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達到了產業鏈條一體化、產品結構多樣化、服務領域多元化的發展水平。此時,企業為實現長期健康發展,獲取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啟動了集團化運作模式。本文對企業集團化運作模式進行了簡要分析;同時,對這種運作模式對內部資金集中管控產生的影響進行了相關研討。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實施集團化運行是必然趨勢。而資金集中管理與控制可有效保證集團企業內部資金具有良好的流動性。通過這種資金管理方式,可幫助集團總部及下屬公司避免因資金管理不善造成的資金分散、財務失控、資產流失等不良后果,使財務風險系數降至最低,從而推動集團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企業集團化的運作模式及特點
(一)企業集團化的運作模式
所說的企業集團化是以母公司為基礎,以產權關系為橋梁,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獨立企業法人進行合資、合作或股權購買,形成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以及參股子公司。此后,所有集團成員在產品研發、大宗采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媒體宣傳等環節都將緊密聯系在一起,這種協同發展的方式被稱為集團化運作或者集團化經營。例如海爾、中國一汽、中國電信這類大型企業都是采用的集團化經營模式。
(二)企業集團化的經營特點
企業集團化經營具有以下主要特點:第一,資源共享,降低成本。集團統一采購可使采購成本大幅降低,還便于質量把關;集團大制造可使制造材料得到充分利用;使用同一技術及研發平臺既可以降低研發成本,還助于攻克技術難關;統一銷售可最大限制地節省營銷費用,提升銷售利潤;統一結算在節省財務費用的同時解決了融資難題;第二,優勢互補,提升管理效率。在集團化運作中,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的某些“長板”彌補其它“短板”。例如社會資源的共享、銷售渠道的互通、管理經驗的借鑒等等;使長項得到充分發揮,短項實現快速提升,從而提高整個集團的管理效率及運營水平;③推動企業創新,提升綜合競爭力。一個企業的創新能力,彰顯著企業的生命力,不論是理念創新、技術創新還是營銷手段創新,都將提升集團整體綜合競爭實力。
二、企業集團化運作的利與弊
(一)企業集團化運作的優勢
企業集團化運作具有以下優勢:①使企業集團的產業鏈條變更加可控,幫助企業集團實現經濟利益與社會價值的最大化,找尋出更多的盈利增長點;②有助于企業集團財務杠桿作用的有效發揮,通過較少的資金投入實現資產的數倍增值,使母公司股東的資產回報率得到快速提升;③母公司與各個子公司之間都擁有各自的企業法人,母公司僅承擔自身的投資風險與市場風險。也就是說,一旦子公司出現破產或資不抵債的情況,不會殃及到母公司造成次生危機。
(二)企業集團化運作的劣勢
企業集團化運作具有以下劣勢:①隸屬于同一個集團的母公司與子公司依舊是兩個獨立的經營機構,子公司不能直接共享母公司的管理團隊,需要各自構建起完善的內部管理體系,導致整個集團的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同時,母公司在對子公司執行財務控制與內部審核時,需要付出巨大的監督成本;②債權人會采用提高利率或新增附加條款等方式約束母公司及子公司的經營行為,加大籌集資金的成本;③稅務、審計等監督部門會重點關注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無形中加大了管理成本;另外,在我國現行的稅法中,允許母公司與全資子公司合并納稅,但控股子公司和參股子公司都要分別納稅,這就加大了企業集團的整體納稅金額。
三、企業集團化運作對資金集中管控的影響
(一)財務信息更加準確與及時
在企業財務分散管理模式下,各子公司所呈報上來的財務信息存在數據失真以及時間滯后等問題。在集團化運作模式下,實行的是資金進行集中管理,集團財務部可隨時掌控總部及下屬子公司的資金運作狀況,有助于集團整體資金的良性運轉。
(二)降低集團企業的資金成本
集團企業所涉及到的業務范圍比較廣,各個行業之間又存著很大的差異。極有可能出現部分子公司的賬面存在大量資金盈余,而其它子公司卻與銀行產生大額貸款這一類現象。通過資金集中管理,使盈余資金在集團內部即可實現的循環利用,在減輕各子公司負債壓力的同時,提升集團企業整體利潤空間。
(三)增強資金集中管理的可操作性
資金集中管理是集團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能孤立存在。因此,資金集中管控系統的建設應緊密圍繞在集團企業的整體戰略目標周圍,開展各項細節工作。其中,應當從資金預算管理入手,做好預算編制;以信息化管理為載體,以資金內控制度為保障,做好事前準備、事中監督、事后分析等工作。把資金集中管理落到實處,促進集團企業整體發展目標的實現。
四、結束語
集團化運作是企業的發展壯大的必然結果。而集團企業整體資金管理水平的高低,將對企業集團化運作的效益及效率構成直接影響。提高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控水平,可加快企業的資金周轉率,使集團總部與下屬子公司的資金配置得到優化,從而提升集團企業的整體融資能力。(作者單位為西安市供水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