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在經濟發展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的增加,社會加強了對于高職院校的關注程度,同時校企合作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政府及企業都加大了對高職院校建設的投入。同時,各級政府部門也相應的提高了對于高職院校在財務管理方面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必須對財務管理體制進行創新,以實現高職院校的發展。本文將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體制的創新及實踐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對財務管理的理念進行創新
高職院校進行財務管理時要重視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和規范性,積極對管理的理念進行創新。高職院校應加強在管理資金方面的意識,提高資金的流動性和使用效率,避免過度投資影響學校開展正常的教學活動。科學分析教育成本的結構,并進行合理的核算。并在財務管理體制中強化內控理念,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構建完善的內控制度。
二、對財務預算的體系進行創新
高職院校進行預算的編制時要建立管理的正確理念,全員參與到財務預算中,編制工作要向過程的管理轉變。另外學校的各個部門和科系也要改變觀念,全體參與。更為重要的是要對預算管理的制度加以完善,從而保證并約束財務預算,確保學校正常開展預算管理的工作。
三、構建融資的管理機制
高職院校由于需要擴大辦學的規模,因此需要的經費投入也在不斷增加,而財政補貼以及學費收入無法完全滿足目前的經費需求,因此需要通過適度的舉債來維持日常的運行,因此也就存在著債務的償還風險。因此高職院校要根據自身實際的發展需求,建立相應的融資的管理機制,對負債資金強化管理。要保證舉債的適度性,并對借款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和論證,加大對借款資金的管理力度,同時還要科學制定高職院校發展的規劃,避免資金的閑置與浪費。
四、構建內控及風險的管理機制
(一)構建內部會計的控制體系
高職院校要盡快構建內部的會計控制的體系,以完善學校各項財務的管理制度。
(二)嚴格執行內部控制的制度
高職院校應為各項業務制定系統全面的相關政策及程序,并且統一業務的標準以及具體的操作,以人才培養為基礎,對內控機制的流程進行整合和創新。
(三)構建內部控制的監督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要在學校的內部構建完善的監督機制,對財務管理情況進行內部審計,對內控機制的完整與有效性進行評價,還應定期或隨機對學校投資的項目以及收益進行內部審計,以保證資金使用的合法性及正確性。
(四)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創新,提高其運行的效率
高職院校的內部控制要能夠保證院校能夠正常開展各項事業,要注意控制的適度性。學校要通過內部控制來促進各項事業可持續的發展,因此要對制度進行創新,科學合理的設計相關制度,為學校的發展增加新的活力。
五、對成本控制的機制進行創新
(一)成本核算要與院校的實際情況相適應
高職院校成本核算的體系要能夠適應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首先確定教育成本核算的會計期間以及對象。
(二)科學設置成本核算的項目
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在人才的培養模式以及相關成本內涵,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科學的設置成本核算的項目,以滿足高職院校在教育成本的核算上的需求。
(三)規范成本核算的流程
高職院校在核算具體的教育成本時應采取雙軌制的核算模式,根據教育成本的核算要求,正確的對教育成本加以計算。以適應高職院校在財務管理上的需求。
六、對財務績效的評價系統進行創新
構建績效評價的體系對于財務管理的模式創新十分重要。高職院校要提高辦學的效益,就需要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因此教育經費產出的效率就成為重要的因素。因此,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評價中采用統一的標準以及科學的方式,公正客觀的構建績效管理的評價體系,并在實踐應用中發揮財務的管理體系應有的作用。
七、對資產管理的制度進行創新
(一)建立健全資產管理的機構和制度
高職院校在對資產進行管理時要統一領導,同時將責任進行劃分并落實到人,理順資產管理的體制,同時應加快構建資產管理的網絡系統以及責任體系。
(二)優化資產的結構
高職院校要結合自身的資產特點,合理的對資產進行劃分以及配置,在保證學校教學科研等經費充足的基礎上,對經營性的資產加以發展,并充分挖掘資產使用的潛力,增加經營性的資產比例。
(三)完善財務管理的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要充分結合自身的資產特點,將學校資產的負債率、年增長率以及投資收益等納入財務管理的指標體系之中。同時資產管理的負責部門要積極履行監督管理等各項權利。
八、總結
目前,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高職院校規模也隨之擴大,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隨著教育部門以及財政部門在相關制度上的改革,對于高職院校的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要結合自身特點,對財務管理的體制及模式加以創新,并借鑒現代企業制度中的財務管理方式和手段,對財務管理的新方式和新思路進行積極的探索,從而促使高職院校財務管理體制能夠使用新形勢及新發展的需求,促進我國高職教育的長期可持續性發展。(作者單位為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