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一直都是我國存在的重大問題,無論是發達的沿海東部,還是欠發展的西部都存在貧困戶。辰溪縣境內有118個貧困村,扶貧政策還處于發展期,政策不成熟而且執行不徹底。本文立足于辰溪縣的實際以扶貧辦獲取的數據為基礎闡述了辰溪縣扶貧發展現狀,剖析懷化市辰溪縣扶貧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精準扶貧對扶貧發展的作用,提出了完善扶貧體制、提高貧困人員綜合素質、動員社會力量帶動產業扶貧的措施,旨在解決辰溪縣精準扶貧開發資金難以監管,部分貧困戶思想管理落后,扶貧重點產業項目實施難度大的問題,促進辰溪縣的脫貧進度。
辰溪縣是湖南省典型的貧困大縣,屬于武陵山片區特困縣。全縣23個鄉鎮272個行政村,貧困村118個,占行政村總數的43.2%,貧困戶14159戶,貧困人口49657人,占全縣貧困人口70.7%。這說明在辰溪縣脫貧攻堅的的戰斗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當前,辰溪縣扶貧工作得到持續較快的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執行不徹底、扶貧不精準等問題,這不利于辰溪廣大貧困戶的脫貧。扶貧的發展會減小貧富差距,增強社會安定。當今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但貧富差距也在進一步增大,基于此,我國大力開展扶貧攻堅工作,尋找扶貧的高效道路,開展更加高效的精準扶貧。
一、辰溪縣貧困及扶貧現狀
(一)貧困人口多
農村貧困人口占全縣貧困人口的70.6%。羅峰山片區,九角尖山片區,方子山片區和銅山片區是辰溪縣貧困人口主要集中的4大片區。在以前歷年的扶貧工作下,全縣每年都有一部分貧困人員脫貧。2016年湖南省對辰溪縣的減貧任務為11770人,辰溪縣縣委經過討論決定要超額完成任務,達到全年減少18000貧困人口的目標。雖然最后沒有完成自我目標但也實現了13029人脫貧,摘帽貧困村達到15個。2017年初辰溪縣貧困村數量減少至84個。
辰溪2014年建檔立卡后對扶貧對象有了準確的識別和長期持續的關注,全縣的貧困人口得到了統一高效的管理。
(二)精準扶貧途徑較多
1. 電商精準扶貧
近兩年來辰溪縣縣委、縣政府以及扶貧辦通過一系列的考察,堅持認為需要把電商和精準扶貧結合起來,在通過了社會各界的幫助,終于把生態文化旅游、精準扶貧、特色農業產業與“互聯網+”有機融合,2016年辰溪縣在29個貧困村完成了電商扶貧站點的建設。截止2017年1月1日,全縣的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到7.86億元,其中農產品的線上交易額達6000多萬元,增加了3000多人的就業崗位。直接給貧困群眾增加收入2000元左右。在辰溪縣電商辦牽線下,辰陽玉芳臘肉坊、辰溪香土粉糍粑、潭灣覃木陽合作社等企業主動與辰河農特公司聯姻,由辰河農特公司對其產品進行加工包裝,通過京東、淘寶、惠農網等電商平臺外銷。截至目前,共外銷臘肉1萬多公斤、粉糍粑4萬多單、獼猴桃13萬多公斤,惠及1000多戶貧困農戶。
2. 農業產業化精準扶貧
辰溪縣1998年開始示范推廣模式化稻田養魚,面積1.3萬畝。2014年我縣稻田養魚發展迅速,稻田養魚面積達7萬余畝,2016年在縣委、縣政府及鄉鎮各級領導的重視下,在精準扶貧開發項目的支持下,辰溪縣改造完善鄉村排水系統、道路和田間工程成功在9個示范鄉鎮建立了稻田養魚示范基地。多年來,水果產業作為我縣農業的支柱產業,是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為辰溪縣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養殖業在辰溪縣主要以生豬養殖和綠殼蛋雞養殖,2016年新增新增出欄豬25萬頭、牛3萬頭、羊15萬只、禽300萬羽,也是辰溪縣產業扶貧的重要一環節。
3. 易地扶貧與教育資助扶貧
“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這是辰溪縣委在扶貧搬遷上的態度,只有切實的精準的識別搬遷戶辰溪縣才能更好的幫助貧困戶脫貧。辰溪縣對建檔立卡的貧困人群進行了摸底排查,經過確認全縣共343個村3794戶15543人有易地搬遷意愿。
在教育資助扶貧方面,辰溪縣采取了“雨露計劃”。2015年全年年共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45萬,完成職業學歷教育164人,特困生助學補貼750人,貧困村村官培訓47人,科技骨干培訓78人,鄉鎮扶貧干部培訓25人。共發放專項資金247.9萬元,結合貧困村產業發展實際對1269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提供了人平不低于2000元的就學救助,全年共完成農村實用技術培訓2000人次。
二、辰溪縣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
(一)精準扶貧開發資金難以監管
當前辰溪縣的精準扶貧開發資金最主要的還是靠政府支出,在分配的時候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偏差的話都會造成扶貧資金監管困難。例如:
2013年至2014年,原城郊鄉豬槽溪村黨支部書記宋四妹、村主任米歡英、村委會秘書謝成武三人,將本該用于扶貧、尚未入村帳的余款17396元私分,宋四妹分得5632元,謝成武分得6132元,米歡英分得5632元,另有1896元由三人用于購買個人服裝。
2013年至2014年,駐原城郊鄉豬槽溪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簡公和、隊員許發松,違規從扶貧資金中(含爭取的其他項目資金)提取5%的工作經費27940元,用于扶貧期間下鄉租車、生活接待、印制材料等開支
2015年8至12月,大水田鄉道光溪村支部書記包偉,在“回頭看”清理貧困戶是否存在“四類人員”工作中,沒有認真履行職責,致使羅某某、包某某等5戶明顯不符合建檔立卡條件的非貧困戶未及時上報
私自挪用扶貧資金用作它途,違規提取工作經費,領導不認真履行扶貧工作職責等等問題。這些都是辰溪縣扶貧歷史上屢見不鮮的事了。本應該投入到脫貧的資金出現了偏差,就會導致貧困加深。
(二)部分貧困農戶思想觀念落后
在辰溪縣的農村,大多數農村人員思想觀念落后。其中一些貧困農戶存在“等、靠、要”思想,在脫貧致富上缺乏主觀能動性,沒有盡能力為如何脫貧付諸實際行動,只是惦記著政府部門能給他們發放多少現金。由此導致很多貧困鄉,貧困村明明已經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卻還是不愿意摘掉貧困的“帽子”,繼續享受政府扶貧資金,甚至在摘帽時與扶貧小組領導發生沖突,這種情況不光白白的浪費了扶貧資金而且影響到農村扶貧工作的正常工作程序。
(三)扶貧重點產業項目實施難度大
現階段,辰溪縣在農業產業精準扶貧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還是有很多的不足,農業產業扶貧不光要項目的選擇和幫扶企業的確定上都有相對較高的要求,項目選擇上既要考慮市場因素,又要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幫扶企業同時兼顧對貧困戶的責任、市場風險和自身的利率等多方面的考慮,各種因素疊加,導致項目實施非常不順。辰溪縣2015年重點產業項目(黑豬養殖),由于項目實施風險高,企業方面認為支付貧困戶的利潤壓力大,心存顧慮;而貧困戶對企業也不太信任,辦理小額信貸的積極性不高,導致項目遲遲未啟動。
三、辰溪縣解決精準扶貧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一)完善扶貧體制
首先強化督查,建立了由辰溪縣相關縣級領導聯片牽頭督查機制,定期不定期對辰溪縣縣扶貧重點工作和脫貧幫扶情況進行督查,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通報督查結果。其次強化調度,所有聯鄉縣級領導經常深入聯系貧困村現場辦公、調度解決問題。各鄉鎮每月上報一次扶貧開發工作進展情況,辰溪縣政府每季度召開一次扶貧工作調度會,及時分析和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確保工作順利推進。然后強化考核,將扶貧開發工作納入全縣綜合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縣直有關單位和鄉鎮黨政一把手扶貧攻堅述職考核制度,重點考核各地貧困發生率降幅和減少貧困人口的核心指標,引導各級各部門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扶貧開發工作上來,確保扶貧攻堅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二)提高貧困人員綜合素質
首先政府一直在強調真扶貧、扶真貧,然而辰溪縣依然處在貧困線上的存在還存在很多。辰溪縣只有通過實地的深入調查,全面摸清貧困底數,瞄準貧困人口,實施分類指導,解決真正貧困人口的實際困難,才能穩步實現脫貧走向共同富裕。除了對貧困人口的建檔立卡,還應根據對全縣貧困人口的清查結果,建立起精確扶貧瞄準制度,依據貧困程度的原因、程度等不同建立起不同層級的貧困身份證,貧困人群根據貧困身份證等級的不同享受政府扶貧政策不同的待遇。其次還要穩發展“雨露計劃”,全國“雨露計劃”為貧困人口帶來了契機。辰溪縣應該穩步發展“雨露計劃”,積極徹底的執行“雨露計劃”不光要照顧到在讀高中、職高、本科的貧困學生,還要注重貧困地區留守農民的培訓,提高貧困地區農民的綜合素質,培育一批新型農民。
(三)動員社會力量帶動產業扶貧
僅靠政府來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并非長久之計,實踐證明,貧困地區的地方政府財力普遍薄弱,財政收支嚴重失衡,加上地方政府自身系統的能力建設不完善。因此,創新社會扶貧參與機制,引導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到扶貧開發中來,才能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比如通過社會上的一些企業組織引領成立合作社,開展一些示范項目,創新企業貧戶間聯結機制。由合作社組織貧戶培訓進而形成統一的標準化生產、儲藏運輸和包裝銷售,實現生產經營的統一。創新社會扶貧融資方式,引導貧困戶自愿與地區的龍頭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企業為貧困農戶作擔保,貧困戶利用惠農貸款入股,到期后企業償還農戶的貸款本金和利息,農戶直接取得資金分紅。
四、結論
我國國內有著大量的對精準扶貧問題的現狀和研究,有大量的學者從各個角度進行了剖析,存在各種不同的觀點。本文綜合總結了以上的觀點,認為辰溪縣精準扶貧工作中確實還存在很多問題,其中以精準扶貧開發資金難以監管,部分貧困農戶思想觀念落后這幾方面的問題為主。并且給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希望辰溪縣精準扶貧工作快速發展,早日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作者單位為懷化學院)
基金項目:2016年湖南省教育廳立項課題(16C1289);2017年教育廳立項課題(17C1274),懷化學院武陵山片區金融經濟研究所課題,懷化學院金融學重點學科、商貿經濟中心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
周林林(1982—),女,湖南婁底人,懷化學院經濟學院講師。
徐艷(1982—),女,江西宜春人,懷化學院經濟學院講師。
方湛(1998—),男,湖南岳陽人,懷化學院經濟學院2016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