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權投資在我國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已有越來越多的機構參與到我國的私募股權投資活動中來,投資規模和投資數量均飛速增長強大的市場需求、廣闊的投資機會以及良好的投資環境使得我國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蓬勃興起。
一、PE的投資方式
從投資方式來看,主要有杠桿收購、成長資本、夾層資本和創業投資四種方式。杠桿收購是指,在LBO少量投資者的自有資金結合大規模的債務來收購一家公司或一個業務單元的整體或者絕大部分;杠桿收購的目標通常是能產生穩定經營現金流的成熟公司。成長資本是對成熟公司的非控制性股權投資,主要用于公司的擴張或重組、為收購融資或進入新的市場;成長資本不改變公司的控制權。夾層資本主要針對公司的次級債或優先股的投資,不獲取公司的投票權;通常這些證券會附帶對普通股的認股權或轉股權。而創業投資主要針對未成熟的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主要用于支持公司的起步、早期發展或業務擴張。
二、PE的投資者
投資者方面,按投資主體劃分為“中資、外資及混合投資”。相比于國外資金,中資基金的優勢是能夠更自由地投資。而中資基金在有限合伙人方面存在劣勢,相當一部分這些合伙人缺乏耐心,沒有長遠眼光,而這往往是私募股權投資所需要的。私募股權投資作為長期投資,回報在五至七年后呈現而不鮮。外資入駐方面,我國公司通常有內賬和外賬兩套財務報表,想通過內賬來完成盡職調查有文化差異上的困難。簡單結合管理層面談,依然存在大量政府監管部門的廣泛審查和批準程序。監管者發布了大量正式的規則,但也經常提供非正式的指導,理解和遵守這些指導對外國投資者仍具有挑戰性。與此同時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在中國很脆弱,還被有選擇地執行。盡管外部環境在改善,但仍有必要提醒外資資金人駐私募股權投資時應該保持謹慎,因為它們需要等待交叉監管問題的解決和知識產權法律的無差別執行。混合型基金兼有外資和中資基金的優勢,但劣勢在于其兩類所有者之間可能存在潛在利益沖突。此外,短期內,政府引導基金仍將是PE行業重要的機構投資者。
三、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建議
(一)加快私募股權投資立法。私募股權投資利用高度的財務杠桿實現高額利潤,本質上是一種高風險的運作形式,尤其在我國資本市場尚不規范完善的背景下,對私募股權投資進行有效的規范和監管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相對于發展較早的證券投資基金、創業風險投資基金有《證券投資基金法》、《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而言,側重投資于成長期企業股權的股權投資基金的制度設立卻長期處于空白。我國目前還沒有法律法規對私募股權投資進行專門界定,配套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監管思路和監管方向也不明確,資金來源渠道狹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運作中存在不少不規范的操作。因此,應加快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立法,既要參照資本市場發達國家的經驗,也要注重結合我國國情,確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發起、運作與退出的完整機制,建立基金資產第三方托管等制度,從法律上明確私募股權資本的地位和作用,真正保護投融資雙方利益,用法律的手段正確規范我國私募股權資本市場的發展。
(二)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確定私募股權投資項目。私募股權投資的熱點總是隨著經濟熱點和市場機會處于不斷變動之中。在后危機時代的今天,私募股權投資要以國家產業政策導向作為風向標,尋找有價值的投資項目。比如,在當前我國經濟恢復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私募股權投資的熱點已從傳統行業向新興行業和政策性行業轉移。此外,由投資拉動向消費拉動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在這一過程中,預計連鎖經營行業也將成為私募股權投資持續關注的熱點。近期以來,一系列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的出臺,使得高度依賴銀行信貸資金支持的房地產市場資金壓力突顯,這使國內外的私募股權資金有了用武之地,房地產業也可能成為最炙熱的投資方向。所以在私募股權投資前。一定要先做好行業調研,對投資行業有充分的了解并對未來形勢有較為準確的判斷,進而確定那些具有巨大成長潛力和抵抗經濟波動能力強的企業作為投資對象,合理評估企業價值,謹慎理性投資,就會為投資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更加關注產權市場在私募股權投資中的作用。我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與產權市場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在國外,股權基金進行企業并購,大都是在無形市場完成的,而在我國,由于產權市場具有信息透明、程序規范、監管嚴格的優勢,所以大多數企業并購都是在產權市場完成的。而且,產權市場還可以幫助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與中小企業實現對接,有助于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此外,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的退出以IP0方式為主,盡管創業板已開板,但畢竟IP0要求較高,眾多被投資企業還無法在基金存續期內達到上市要求;由于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境內企業通過海外資本市場IP0退出也面臨更多障礙。而產權市場所具有的非公開上市的企業股權登記托管、企業并購和股權交易、股權回購、管理層收購、企業清算等方式,都可以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提供通道。因此,私募股權投資應充分利用產權市場健全的市場交易規則、完善的網絡體系、快捷的信息發布手段和優質產權項目資源,降低私募股權投資的搜索成本,憑借產權市場非上市企業并購重組和股權轉讓平臺,使得私募股權風險投資進退自如,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投資股權基金,更好地打造私募基金交易板塊,推動資本流動和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發展。
四、結語
中國股權、方興未艾,私募市場、前景廣闊。內部觀市,事先人重:投資企業,看領導者、企業基礎、行業空間,由此推策、成多大事。于所投者,PE需做:參與治理,弗預管理。外部監督、政府法規,“放虎歸山”是為上策。PE退出,并購突出,資源整合、企業價值、高效實現。(作者單位為西南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