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在不斷在發展與進步當中,自身擁有大量的數據資源。物流產業如今在我國經濟市場當中是非常具有潛力與活力的朝陽產業,在持續的發展當中,也積累了豐富的數據資源。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之前本身就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將兩者豐富的數據進行有效的整合,將有效發揮相關數據資源的利用最大化,也對兩者的發展也是大有益處。因此,本文主要對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的數據整合進行簡要闡述。
在如今這樣的信息時代,數據對各行各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合理的利用各種數據實現數據資源的整合,可以有效促進相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現代物流企業,要想實現企業的長期有效發展,就要積極利用數據,實現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的數據整合,提高相關數據的利用價值,進一步提高物流企業的管理水平,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物流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一、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整合的意義
近年來,物流行業發展迅速,在供應鏈與物流技術長期的實踐與研究中,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資源,將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實現有效的數據整合,可以從大量的數據當中提取更多益于企業發展的高價值數據,對企業提高產品競爭力,降低生產成本以及優化組織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越來越重要了,在這樣一個信息化時代,如果企業還是依靠文獻或者一些陳舊的數據進行相關生產經營活動,將對企業的發展產生直接的阻礙作用。因此,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充分挖掘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的應用價值,對兩者大量的數據進行整合,并實現數據共享,不僅能在利用數據的基礎上實現自身的發展,還能培養出更多專業化技術人才,為國家其他方面的經濟建設與政策制定提供更專業的數據支持。
二、實現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數據整合的需求
(一)數據分布情況
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相關數據包含了多個專業領域,有物流產品、物流技術信息、設備技術與物流技術體系等。由于多領域之間在研究、應用、設備以及開發、儲存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沒有統一的格式進行數據的管理,相關電子平臺數據系統也缺乏完整的結構,導致目前各項數據比較龐雜,難以實現有效的利用。
(二)數據協同問題
隨著各項科研活動的頻繁組織,各個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也越來越多,然而由于缺乏完整的電子平臺實現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領域的數據整合管理,就難以實現相關機構之間數據協同工作。
(三)數據共享問題
由于缺乏統一的數據資源共享標準與規范,很多機構與領域之間的數據相對比較分散與獨立,難以實現數據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因此,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實現數據資源全面的增值服務,需要對各種局部零散化的資源進行系統區域的整合,實現數據從點到面的管理與共享。
三、實現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數據整合的方法和流程
(一)數據整合方法
要有效實現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數據整合,就要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使大量數據更加高效的實現共享與交換,并促進生產質量與效率的提高。
1.統一元數據標準。元數據主要是指對各種數據的質量、數據內容以及信息結構進行規范化的描述,這種方法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進行數據的提取與發現,并進行有效的管理。通過對元數據進行統一標準化管理,可以實現數據更加標準的匯編與建庫,并使整理的數據更加規范化的進行發布等,這種整合方式可以更加高效的實現數據整合并建立高質量的數據庫。
2.統一數據編碼。為了提高數據整合的標準化程度,需要對整理后的元數據進行統一的數據編碼整合。由于元數據在進行整理的時候,一些組織結構、格式、字段命名規則以及數據質量等方面都還存在一定的缺陷與問題,因此,要在元數據統一標準之上進一步對數據進行領域編碼,實現數據更加科學有序的整合。
3.統一管理數據錄入軟件。對數據進行統一元數據整理與編碼之后,需要利用計算機軟件將各種數據進行錄入管理,以單一編碼為標準基礎,實現多個文件的匯總與檢查,統一規范的將數據錄入到軟件當中,可以在以后管理與使用當中更加方便快捷的將數據進行查找與統計,并可以實現數據的導入導出,使數據使用者對數據的利用更加高效。
(二)數據整合流程
數據整合并不是簡單的對數據進行收集與堆放,而是要對大量的數據進行提煉與濃縮,并對數據進行科學的整理,使數據更加有序的保存在相關的資料庫當中。因此,首先要實現數據的多途徑收集。由經驗豐富并且具備一定前瞻性眼光的工作人員對各種行業相關、企業相關以及研究相關的數據通過各種交流會與展覽會等途徑進行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并在一定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上,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重新整理與整合,這個過程需要多個方面的合作與協調,并且在一定的標準與規范之下進行數據的整理。對于整理之后的數據,需要進一步交由專業的整理人員進行審核與質量把控,由資深專家組織成審核隊伍,對整理得到的數據進行質量上的審核,并進行規范化的修改,數據達到標準合格之后在交由專門人員進行數據的錄入,并利用相關的測試與校驗軟件對數據進行核準之后,將其整理到數據庫當中。
四、整合數據內容
整合數據的來源主要根據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相關數據的特點以及共享需求、分布情況等方面來確定。然后將整合數據的內容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物流信息技術
對于物流信息技術的數據整合,包括對系統的應用與開發,相關策略開發與制定,技術相關原理與作用、方法進行分析,運行的流程以及各種數據如何處理等等方面,系統概念的將物流信息技術進行定義,并重點說明獲取物流信息的方式,對物流信息的傳輸與處理方法等,并進行案例分析。
(二)物流裝備技術
對物流裝備技術方面的數據整合相對來說要求是比較嚴格的,這方面主要包括對物流相關的起重機、卸載機、輸送機以及取料機等設備的標準參數、工作原理、產品結構設計以及性能參數與型號、用途等方面數據進行一系列的整合。
(三)制造業物流技術
制造業物流技術由于其本身涉及到的方面與范圍比較廣,因此它相關的數據量是非常大的,并且專業的知識點也非常的多,整合制造業物流技術的數據包括技術的功能、原理、組織構成以及用途等,還有技術相關的運行工具、診斷程序以及案例分析等等。制造業物流技術是一種可以有效實施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它同時又與物流運作實施的自動化、機械化以及信息化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四)制造業供應鏈
制造業供應鏈有效的實現了用戶與供應商之間的聯系與連接,是一條將資金鏈、物料鏈以及信息鏈相互連接的增值鏈。對制造業供應鏈進行數據的整合,主要是通過對供需物流鏈、庫存管理、產業鏈、生產、服務鏈以及供應商、采購商等方面進行診斷,對數據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也是通過多方物流模式以及業務外包來實現的。
(五)物流相關技術
對物流相關技術的數據整合,主要的通過收集物流技術相關的行業標準、學術論文、名詞術語以及國家與地區標準等方面參考資料,將其中的數據進行統一的整理后,詳細的進行系統化管理與整合,形成規范的摘要與目錄標準。
五、整合數據量與表現形式
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的數據整合主要以元數據為整合標準,表現的方式以對象與集合為主。相關集合當中都有與之相對應的集合元數據與對象元數據,并利用特殊的編碼標識符進行集合的設定,并用圖像、文檔以及圖標等方式將相關數據對象與數據集集合說明元素等關聯信息進行表現和展示。在一系列完整與系統的準備工作做好之后,通過統計與整合,得到的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數據資源當中,數據總量超過了20萬個,相關對象元數據也超過了3000個,并且結合元數據也多達1000多個。
六、實現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的數據共享
(一)網絡共享平臺
建立網絡共享平臺,不僅能夠高質量的提升制造業信息化服務,還能在確保數據資源完整性的同時,實現數據的與時俱進,進一步拓展與提升制造業數據資源的網絡功能。具體的實現方式是通過利用統一標準的接口與信息網絡實現網絡資源的共享,使先進制造業同其他相關領域有效的集成。通過網絡共享平臺,還可以實時訪問先進制造工藝、自動化技術以及通用技術領域等等。
(二)數據共享服務
通過建立數據網絡共享平臺的建立,可以為更多需要的人提供數據共享服務。數據共享服務主要包括數據管理、目錄與數據服務。通過數據共享服務,可以有效對老舊數據進行更新,對錯誤數據進行及時修改,并同時為使用者提供相關的搜索、引擎以及查詢目錄的服務,使其對相關信息的主體功能與層次結構更加清晰深入的了解。通過向使用者提供數據共享服務,相關專業人才可以更加方便的對數據文件進行瀏覽、查詢以及下載,為其它重大工程項目的設計與建設、實踐提供資料,并為現代化企業的建立提供數據服務支持。
七、結語
供應鏈管理與物流技術是隨著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發展而提高的,并日益成熟與完善,是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產物,并且是一門具有非常大的發展前景的新興領域。現代物流技術是一種現代化的應用技術,供應鏈管理也是當今比較先進的一種管理辦法,兩者集合了自動化控制技術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管理學等多方面學科技術的綜合領域,實現兩者數據整合,并同時實現數據資源的網絡共享,有利于先進技術人才的培養,同時將強大的數據應用到高校教學以及技術創新與研發方面,更是能夠促進整個產業鏈的前進與發展,推動社會的有效進步。(作者單位為安徽新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