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的醫療體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有關醫療體制改革的配套政策文件,自2009年新醫改啟動以來不斷出臺,據粗略統計,由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改委、國家衛生計生委以及國家財政部等國家政府部門下達的有關醫療體制改革政策性的文件,且不含各級省、市地方政府部門圍繞新一輪醫療體制改革下發的文件就多達60份以上。這些政策文件涵蓋了整個醫療體系的方方面面,從建立現代科學醫院管理體制、醫藥分離、分級診療、醫保支付、價格體制改革等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建立了全方位、立體的政策體系,為宏觀上推動和引領醫療體制改革,起到了綱領性的作用。
在國家衛計委和國家人社部[2015]94號文件《關于加強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評價的指導意見》中提到:“醫療機構績效評價應當涵蓋社會效益、服務提供、綜合管理、可持續發展等內容。負責人績效評價還應包括職工滿意度內容。人員績效評價應當作為人員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突出崗位工作量、服務質量、行為規范、技術難度、風險程度和服務對象滿意度等內容。績效評價指標應當體現落實公立醫院衛生機構公益性質、維護公眾健康的要求,反映服務和管理過程,注重服務結果,突出目標管理和全面質量管理。”
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2017]67號文件《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指導意見》中,就完善醫院管理制度的九大方面之一,就是要健全績效考核制度。其中完整的表述為:“建立健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圍繞辦院方向、社會效益、醫療服務、經濟管理、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突出崗位職責履行、工作量、服務質量、行為規范、醫療質量安全、醫療費用控制、醫德醫風和患者滿意度等指標。”
這些描述,全面系統地將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中績效評價的內容、指標體系作以概括,宏觀上為各級政府及醫療行業主管部門對醫療機構的業績考核作了原則性的界定,同時,微觀上也為醫療機構自身對醫護人員進行業績考核與評價明確了指標的內容和范圍。
凡此種種,在圍繞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系列文件中,績效考評、評價標準和評價指標多次被提及。作為國家關注民生、保障全民健康的醫療事業,國家政府部門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導向,從宏觀上設定對醫療行業的評價考核指標體系,同時對醫療機構內部的績效考評也作了政策性的指引,從中可以看出,當前的醫療體制改革,國家作為主辦醫療事業的主體,對醫療行業的發展將下大力氣,使之向健康的方向發展。正如習主席2015年4月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強調的:“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建立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構建布局合理、分工協作的醫療服務體系和分級診療就醫格局。”國家政策已經明確,落實到醫療行業和醫療機構上,就是要在政策指導下,結合實際,發展和創新績效考評的方法和模式,這就需要每個醫療行業以及醫療機構的管理者智慧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探索出適用于本行業、具有醫療機構特點的績效考評模式來為我所用。縱觀醫療行業績效管理發展的歷程和現狀,有如下突出的特點:
首先,薪酬設計不符合行業特點,原因是:薪酬工資體系沿用我國多年來事業單位的等級標準,而我國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相對滯后,在工資分配上不能充分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多年來,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醫療機構的績效考核制度以經濟效益為出發點,且單一地為獎金分配服務,因此,嚴重偏離了醫療行業,特別是公立醫院公益性的辦院宗旨。再有,醫療行業普遍采用以收支結余提取績效工資制度代替對醫務人員的績效評價,至使績效考核不科學,績效工資分配不能充分符合實際工作業績。以收支結余提取績效工資的方式,迎合了在改革開放初期,醫院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化體制轉變的過程中,探索衛生經濟發展的需要,是醫院成本核算在業績評價中的應用。以科室為核算單位收支結余評價方式,間接地反映了科室全體人員的勞動價值,在一定時期內促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客觀上提高了醫院的經濟效益。但是,由于醫療服務價格是在政府管控下,且醫療機構核算時收入的劃分也不盡合理,因此,體現醫務人員勞動的技術含量和風險程度不夠,加之醫療機構辦院方向的迷失、趨利動機的驅使,出現了績效考評導向的偏離,這必將制約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和創新,也使醫療行業發展與醫療服務目標相脫節。
遵循國家政策導向,醫療行業的業績評價既不能不考慮成本,也不能放棄公益性的定位,追逐利益最大化與國家辦醫的宗旨相背離,那么,基于EVA的平衡計分卡的業績評價模式是否能開辟一個嶄新的前景呢?
EVA即是經濟增加值的英文縮寫,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利用剩余收益變化來衡量公司業績的方法。EVA也稱為經濟利潤,是指扣除資本成本后的利潤,通過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計算,將傳統的會計利潤轉化為合理的經濟增加值。用EVA指標進行業績評價,是對公司全部投入資本的成本效益的考核。應用這一理念,在醫療行業的業績評價中,把醫療資源綜合的投入看作資本,探究在醫療事業公益性的指導下,宏觀上如何合理而經濟地分布和使用醫療資源,如國家對社區基層醫療體系的建立,對三級診療體制的推廣,以及對醫聯體的培育,都是在宏觀上試圖將醫療資源發揮最大效能。微觀方面,醫療行業在降低成本耗費的基礎上,滿足最合理的醫療需求。基于這種醫療改革大局,在醫療行業內,采用基于經濟增加值(EVA)基礎上的平衡計分卡(BSC)進行業績評價,將是可喜的探索。
平衡計分卡是采用多重指標,從多個維度和多個層面對企業業績進行評價的方法,它以綜合的業績評價指標體系,將公司的戰略目標融入其中,兼顧了公司長遠的發展,不以短期利益為目標,這在某種意義上,與國家引導的醫療行業的遠大戰略目標,即是使“人民享有公平、優質、高效的衛生保健服務”相一致。
平衡計分卡在指標設計上體現的四個層面有:財務層面、顧客層面、內部業務流程層面和學習與成長層面。每個層面都有各自相配套的指標。各層面代表不同角度,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業績評價體系,并與公司的戰略目標相整合,體現在各個層面的指標間具有因果關系:結果指標與動因指標相聯系,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相聯系。這種方法通過財務與非財務指標考核的手段之間的相互補充,不僅使績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公司的層面,也使之成為公司戰略的實施工具, 同時,在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之間、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之間、公司的短期增長與長期增長之間,以及公司各個利益相關者之間尋求相對的平衡,并在此平衡的基礎上,完成績效管理與戰略實施過程。這樣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式,契合在醫療行業的業績評價上,是完美的結合。
在醫療行業探索和應用基于經濟增加值的平衡計分卡進行績效考核的初期,由于核算手段和核算工具的人工局限性,所選取的指標數量和角度、層次均有局限,只是對平衡計分卡應用的初探,以2012年某縣級公立醫院對科室年度績效考核制度為例:
一、考核目的
(一)通過對科室年度績效考核,總結優勢,分析不足,實現科室及醫院可持續和諧發展。
(二)通過對科室年度績效考核,堅持醫院正確的辦院方向,實現管理出效益,實現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
二、考核范圍:科室及指標
臨床醫技核算科室及其關鍵業績指標。
三、考核指標體系及計分分值
(一)醫療工作量、醫療質量及醫療安全指標 35分
1.門診量含門診量完成率和門診量增長率。
2.出院人數含出院人數完成率、出院人數增長率、人均出院人數。
3.床位使用率含床位使用率完成率,實際床位使用率。
4.病床周轉次數含病床周轉次及完成率,實際病床周轉次數。
5.手術臺次含手術臺次完成率、手術臺次增長率。
6.平均住院日。
7.病案管理質量。
8.診斷符合率。
9.醫療差錯例數及二級以上醫療事故例數。
10.醫療糾紛賠償額
(二)優質文明服務及患者滿意度 5分
1.服務滿意度。
2.投訴并被核準屬實次數。
3.優質文明單位次數。
(三)教學課時及質量、發展與創新能力 20分
1.論文發表篇數完成率。
2.科研課題項目數及級別。
3.學科發展與人才梯隊建設。
(四)財務指標 40分
1.藥品收入占醫療收入比例不超過30%。
2.醫療費用增減率含每門診次均費用、每出院次均費用。
3.成本控制狀況。
4.人均收支結余額。
5.床均收支結余額。
6.人均毛收入額。
四、指標評分方法
各指標分別比照質量控制標準值或基期目標基準值評分,后綜合權重按內差法綜合評分。以評分結果為績效考評依據,對全院各科室進行績效獎勵。
在上述實例中可以看出:從指標選取的四個維度上,基本體現了平衡計分卡所包含的四個方面,但在指標選取和評分方法上都過于簡單,這種應用作為醫療行業在績效考評中對平衡計分卡的初探,顯得彌足珍貴。
隨著信息化的應用,大數據時代的開啟,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之間,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之間,絕對指標與相對指標之間等指標的選取,有了更精深的拓展,通過大數據,可以使具有前瞻性的非財務指標和定性指標盡可能量化,從而豐富了指標體系的構建,使指標間的平衡性更趨完善,也更能有效地應用平衡計分卡,達到將醫療行業的業績評價向保障人民健康、使人人享有合理醫療的方向引領,使醫療行業的業績評價與醫療體制改革的宏偉戰略目標相結合。
本著這一宗旨,醫療行業應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業績評價有了長足的發展。國內一些知名的財務軟件信息公司,象用友、金算盤、望海、東軟等長期立足于醫療行業信息化建設的幾家大公司,與醫療行業中的戰略伙伴一道,在應用信息化采用平衡計分卡及其指標體系對醫療機構業績評價的實例已屢見不鮮。北京朝陽醫院是醫療行業內較早運用平衡計分卡進行業績評價的一家醫院,作為衛生部醫療體制改革的試點單位,在業績評價方式方法的創新上,將平衡計分卡的原理引入績效考評體系,在評價醫務人員個人業績方面開創了先河,取得了較有價值的成果。
以往醫療行業業績評價的目的和結果,往往單純地體現在勞動報酬的分配上。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將醫療行業戰略性的發展目標根植于行業業績評價當中,勢必引導醫療行業朝著服務于人民身體健康、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醫療的國家衛生總體規劃的方向邁進,這也是探究醫療行業業績評價方法,探究基于EVA的平衡計分卡用于醫療行業的初衷所在。(作者單位分別為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中心醫院、黑龍江省漠河縣財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