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公立醫院在管理與經營方面面臨的考驗日趨嚴峻。內部控制是現代公立醫院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本文從加強公立醫院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要意義出發,對當前我國公立醫院內控制度建設存在問題和成因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加強公立醫院內控制度建設的具體措施。以期提升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管理水平,保護醫院財產安全,完善醫院服務措施、促進實現經濟目標、提高醫院效益。
一、加強公立醫院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要意義
內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環境下,單位為了提高經營效率、充分有效地獲得和使用各種資源,達到既定管理目標,而在內部實施的各種制約和調節的組織、計劃、程序和方法。一直以來,公立醫院是我國事業單位中典型的組織機構,公立醫院為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加強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內部控制的健全與否,是單位經營成敗的關鍵。內部控制是公立醫院進入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預防和規避風險,維護財產的安全和完整,促進公立醫院經濟目標的有效實現。
二、當前我國公立醫院內控制度建設存在問題和成因
我國公立醫院屬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控制制度起步晚、發展水平低,因此在具體實踐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領導不重視,責任制不健全。 醫院管理層對于內部控制理念了解片面,只關心業務收入、醫療質量、護理 質量、服務態度等管理,對醫院加強內部控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清,管理上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責任分工不明確,造成無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局面,內控環境差,內控基礎薄弱,執行力不強,不能有效規避工作中的風險。
(二)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學的管理辦法。一方面在內控制度上設置不科學、不合理,在管理中存在盲點和漏洞,崗位設置不合理,缺乏必要的崗位分離和常規稽核管理,缺乏對重點崗位、重點環節的監督控制;另一方面大多未設立獨立審計部門,或在內審工作上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對違反制度的行為懲處力度不夠,使得內控制度威信力不強、形同虛設,起不到有效的內部管理作用。
(三)信息管理手段滯后、缺乏有效的風險控制。大多數醫院把管理重點集中在事后,欠缺對日常管理過程中錯報漏報的實時監控,弱化企業信息化建設,對內、外部信息缺乏全面系統的收集、匯總、分析、決策,不能實時有效的識別并及時干預風險,使醫院面臨巨大風險挑戰。
(四)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管理效率低率低下。一方面,公立醫院部分現有管理人員職業能力有限、職業素質不高,工作上缺乏責任心與積極性,導致賬務混亂,會計信息失真難以滿足現代醫院管理要求;另一方面,醫院缺乏優秀人才的引入機制和科學的激勵機制,極大的制約了醫院內控制度的發展。
三、加強公立醫院內控制度建設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內控重要性認識,增強內控意識。醫院管理層要加強內控重要性認識,明晰領導崗位職制,加強內控制度宣傳,組織優化內部機構設置,創造良好內部控制環境,領導和協調全單位各司其職,形成管理合力,促進醫院內控制度有序開展。
(二)加強內部管理人員崗位技能和專業素質培訓。管理人員管理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管理水平的優劣,醫院要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在人才招聘、人才培訓、人才考核等方面形成科學的管理體系,有效開通人才晉升渠道,加強在崗人員專業技能培訓、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完善績效考核方案,激勵人才創新,調動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把個人職業能力提升和醫院整體發展有機聯合起來,促進醫院內控制度推行。
(三)完善崗位職責、內控監督、不相容職務、財務審計等內控關鍵環節的建設力度。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崗位分離和授權審批制度,制定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規范,關注重點崗位和重點環節的內部控制制約和管理;進一步完善單位內部審計監督管理,確保內審工作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實效性,建立常態化、程序化的監管制度,嚴格檢查處罰力度,提高公立醫院內審的運行效率。
(四)建立合理的風險評估機制和評價體系。強化管理人員風險控制意識,建立風險控制模型,綜合運用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全面、快捷的開展風險評估和分析決策,對風險實施事前預測、事中跟蹤、事后分析的風險管理,全面提升醫院風險評估和防范水平。
四、結語
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是醫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體現,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醫院管理者要加強內控重要性認識;增強內控意識、加強內部管理人員崗位技能和專業素質培訓;完善崗位職責、內控監督、不相容職務、財務審計等內控關鍵環節的建設力度;建立合理的風險評估機制和評價體系,提升醫院內控管理水平,完善醫院服務措施、促進提高醫院效益。(作者單位為大慶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