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天,跨境電商的發展對于提升我國外貿企業競爭能力起著主要作用,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對促進我國外貿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現在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沒有將需求定位融合到整個技術中,培養模式不夠精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跨境電商的發展。本文通過對現階段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希望對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模式給出一些創新的建議。
一、跨境電商人才需求現狀和人才培養存在問題
(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跨境電商企業對具有國際貿易、電子商務、以及外語能力的復合性人才需求強烈。然而各高等院校沒有以專門培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為目標而設立的復合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由于跨境電商對跨境從業人員要求很高,要求其具備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外語能力以及異國的風土人情等多種綜合性知識,學校培養的學生難以滿足行業需求,企業很難直接招聘到滿意的綜合性人才。
(二)高校相關的教育課程設置不明確,師資隊伍缺乏。當前我國高校往往將國際貿易與電子商務課程分開開設,分別進行人才培養,未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另外在跨境電商中部分教師只有理論知識沒有實踐經驗,教學過程中與具體的實踐脫節,難以培養出具有實踐能力的人才。
(三)現階段,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主要依賴社會教育力量。由于學校課程偏重理論的教育方式,導致了實踐教育的方面達不到市場需求。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很大程度上依賴社會力量,主要依賴于跨境電商培訓機構以及企業大學等機構。
(四)跨境電商企業自身忽視人才培養,投入不足。跨境電商企業經常將人才獲取工作重點放到人才招聘方面,而忽視對現有員工的培養和培訓,在企業中沒有形成健全的培訓機制,在人才培養成本方面投入嚴重不足。
二、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建議
(一)優化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以人才培養目標為重要依據,要堅持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課程和跨境電子商務職業崗位對接的原則,在課程設置中將國際貿易、國際物流、電子商務、互聯網信息與技術、商務英語、跨境電子商務禮儀、中西商務文化等多種專業資源整合重組,創建具有競爭力的跨境平臺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中引進國際化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實際操作案例,使學生知曉更多與跨境電子商務工作相關的先進的理念和內容,以便更好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促進跨境電子商務教育活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二)拓展人才培養路徑,推行校政企合作的模式。推行校企合作模式,拓展創新實踐平臺,開展跨境電商現代學徒制,無論是學校為主導還是企業主導的現代學徒制模式,雙方在進行課程標準設置,以及人才培養方案撰寫時應該不斷創新合作模式,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高校要與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產業之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機制,構建跨境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鼓勵學生與教師走進企業與產業,結合企業與產業發展中面臨的重點問題來進行課程開設和研究,進而實現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與產業的共同發展。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跟我國外貿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培養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不僅僅是電商企業和高校的任務,人才培養工作也與政府部門以及行業協會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在探索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各級政府應將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項目工作納入當地教育整體發展規劃中,為跨境電商校企合作實施和發展提供政策扶持,為相關行業企業、學校提供搭建平臺,同時出臺相關的補貼政策,對校企合作的項目進行政策扶持和財政補貼,只有這樣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能夠順利推進。
(三)搭建多功能教學平臺,組織創業比賽,建立實訓基地。引進跨境電子商務實訓平臺軟件,平臺模擬主流的跨境電商平臺和場景。可以讓學生模擬跨境電商企業不同身份在實驗平臺進行演練操作,所有學生通過注冊都可以體驗后臺所有的功能,完成完整的交易,可以提升跨境電商網絡營銷策劃與執行操作技能等,為以后真正進入企業快速適應角色打下基礎。組織和鼓勵學生參與各類跨境電商創新創業比賽,比如“大學生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大賽”等,通過比賽提升學生的跨境電子商務運營、管理和操作能力,讓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充分的實踐應用。
(四)建設優秀的跨境電子商務教師隊伍。在高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過程中,建立一支優秀的跨境電子商務師資隊伍是其不可缺少的條件。高校應該加強與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社會企業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合作。聘請跨境電子商務領域中的知名學者與企業高管等給高校跨境電子商務教師專進行授課培訓。另外,高校有也可以安排教師參與到企業的跨境電子商務工作的運行當中,促使教師對跨境電子商務工作的整個鏈條深入了解,并將這些知識帶入課堂當中。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部門、企業和高校需要攜起手來共同參與到跨境電商的人才培養中來,建立協作的人才培養機制,為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提供支持,進而促進我國外貿經濟的發展。 (作者單位為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