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型企業歷來發展實踐都足以證明企業財務風險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主要通過結合近年來對財務風險的理論分析與研究,探討了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以及類型,總結了各類風險的特征與識別預警的要領。然后本文結合中小型企業自身特點,梳理籌資、投資等財務風險現狀,通過建立風險預警系統以達到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控制目的,實施具有現實效益的風險防范措施,來提高中小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這對于實現資金的完整性、盈余性與安全性等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緊隨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市場競爭也逐漸變大,中小型企業具有成本低,資金靈活等特點,但中小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也不斷加大。與此同時,財務風險對中小型企業的逐漸成長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在針對中小型企業的特點的同時,正確認識中小型企業的財務風險并且對其進行全面防控。本文以中小型企業財務風險為主要研究目標,探析中小型企業財務風險的特性、成因及其出現形式,另外分別按照資金運動的具體流程和成因對中小型企業財務風險類型依次分類。旨在可以針對中小型企業自身特點建立并且不斷完善財務管理系統,能夠有效提高中小型企業的財務競爭力,使其可持續發展并且不斷壯大。
一、中小型企業財務風險的識別與預警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所有企業都面臨財務危機,所以財務風險預警就是站在財務管理的角度,用來提高企業管理層次和經濟效益。能夠揭露企業經營風險管理中的問題和可能存在的風險,從根源上減少危機發生的可能以減少發生危機所造成的損失。規避財務風險的一種有效手段就是建立起健全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中小型企業要先以確定的預警范圍為目的來明確財務風險的成因和類型,中小型企業一般通過建立健全的指標體系進行籌資風險。這類預警一定要結合企業特點與該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另外一點來說,企業最為重要的流動資產是風險預警現金,中小型企業應該就現金流量、財務狀況等來建立全面預算,以周期來建立滾動式現金流量預算。為了確保預算制度的正確有效的實施,中小型企業應對預算進行全面監督,對于可能出現的偏差及時校正調整。
在常見的財務風險管理中,企業對實際發生的警報,通過調整財務系統的數據和變量,以達到調整企業財務資源分配,控制財務狀況異動的目的,使得中小型企業更加穩定發展。另一方面,一旦財務風險警報發生,企業應該就當前情況采取有效措施,盡量擺脫財務風險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二、防范與控制中小型企業財務風險對策分析
(一)正確合理使用金融工具,有效轉移企業財務風險
在生產經營流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的財務風險(如市場風險、運輸風險以及一些不可預見的潛在風險及突發情況),而中小型企業因為自身規模不大、資本有限,規避這些風險能力不夠,或者說成本與代價太大而不去規避。可以適當根據企業經營成果,考慮流動資金以及財務周轉狀況,靈活管理企業資本成本。對于這類財務風險的處理方式是進行適當的分割轉移,中小型企業應該加強運用在財務風險方面上的保險決策,有資金剩余的企業可以一步步利用保險合同轉移風險以及金融衍生工具來分散風險,一般采用三種基本方法:保險、分散和對沖。
(二)堅持規避企業財務風險
中小型企業如果能夠在財務風險發生之前,就提前發現該項企業經營環節將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財務風險,用嚴謹的態度去采取措施規避風險,選擇放棄或拒絕承擔風險,都將會大大減少損失。下列情況就應該采取風險規避措施:
預期該項業務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大大超過了企業的應對風險的能力,比如說某項業務發生時會有大的財務風險發生概率,那么一旦風險發生,將給企業造成極大傷害。進行該項經營業務創收的收益與其風險承擔達不到平衡,可能產生的風險造成的損失遠遠大于獲得的預期收益。假如該項業務產生的財務風險范圍廣涉及面大,超出了企業能夠處理的能力極限,且企業無法規避分散或者轉移。那些僅僅產生風險而沒有利益回收的經營,企業應采取提前風險規避。
(三)根據中小型企業對風險的承擔與抗打擊能力,適當保留企業財務風險
對于企業經營中必然存在而又無法規避轉移的財務風險,企業最好的做法就是采取保留這種風險的方式,因為如果此類風險一旦發生,產生的損失都在企業應對處理的能力范圍內,不會產生太大傷害。例如以下幾種情況:第一,企業所經營該項業務為獲取某種風險收益就必須要承擔財務風險,這項經營活動雖然會發生財務風險,但對于企業運行來說至關重要,如果不承擔此種風險,會影響整個企業今后的發展。例如銀行不會因為貸款風險而放棄貸款,科技公司不會為了技術創新風險而放棄發展企業核心競爭力。第二,企業財務風險保留預期發生的風險費用小于風險控制成本。第三,企業面臨對企業發展有很大好處的投資機會,預期投資風險很低。第四,企業進行某項投資活動時,預期能獲得的利益遠遠超過可能貴發生的風險所造成的損失。第五,企業對于這項財務風險應施加使得企業可以控制的管理措施。
(四)加強內部控制管理,防控財務風險
中小型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環節時,不僅會遇到大量由企業外部導致的風險因素,還會面臨由企業內部引發的風險因素,包括企業生產與經營、管理活動相關的財務風險,還有內部人員管理不嚴引發的的財務風險。有些內部人員會利用崗位特權,在去也內部控制不嚴的情況下,中飽私囊,挪用甚至轉移資金、偽造憑單或是篡改票據;因為管理上存在漏洞,抱著僥幸心理制造假合同等,造成企業損失重大。因此,企業必須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建立有效的監控管理制度,這也是防范規避財務風險的一個重要內容。
(五)建立財務預測機制,完善財務預警系統
對企業即將發生的融資需求的合理估計即是財務預測,精確的財務預測能夠起到規避風險的作用,通過合理的財務預測和有效的風險預警,能夠使企業在風險發生之前預先了解自己的財務需求做好應急準備,提前安排好融資策略,籌資來滿足投資風險,避免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遇到財務風險而無法繼續進行。與此同時,建立預警系統是幫助企業健全自動偵查預警功能,一旦發下財務風險信號,就能及時有效地傳達給管理者,及時處理防止擴大。
三、結語
中小型企業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經理多次市場競爭的激烈浪潮之后,必須要直面企業自身在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上的問題。企業的財務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客觀存在的,在通常情況下是可以預見控制管理的,同時財務風險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小型企業在融資、償債等問題上面臨著各式各樣的財務風險,不僅是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同時也是企業自身漏洞管理制度不嚴格的集中體現。面對這些財務風險,企業首先要分析其現狀與原因,盡量提前預測,加大防控力度,發現問題后要快速控制防止擴大,企業要制定常規風險的解決方案,以便發生突發情況時能夠及時應對;加強財務風險意識,重視投資的同時也要健全企業內部控制機制。防止企業財務風險造成的巨大損失,使中小型企業持久穩定發展。(作者單位為安徽省六安市公共交通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