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今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身體健康已經成為社會主要關注的焦點,并且對醫院的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們對醫院的需求在不斷的提升,使得醫院也越來越注重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并且將更多的管理人員投入到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的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也是決定一個醫院未來發展的主要工作,會對醫院的經濟效益有顯著的提升。本文從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的管理內容開始分析,探究目前醫院財務管理的現狀和發展前景,希望能使相關人員得到啟發。
近幾年,我國的醫療衛生體制逐漸的在完善,已經可以基本的滿足人們的需求,并且醫院內部的管理體系也在逐步的提升,尤其是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的更加完善,通過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使得醫院能夠更加合理的分配資金,將資源用到真正有需求的部門。財務管理是醫院的經濟管理體制,對醫院的高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目前新形勢的發展狀況之下,對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完善和改進現顯得尤為重要。
一、醫院財務管理面臨的新形勢
(一)醫療改革持續深化
我國的醫療體制深化改革從1985年就開始正式加強,當時我國的醫療機構還缺乏健全的管理體系,無法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但是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速度已經越來越快,導致社會環境的變化更加劇烈,使得醫療體制的改革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并且改革內容也越來越豐富。目前,我國的醫療體制改革的重點主要是基礎醫療設施的覆蓋工作,進而使我國的醫療機構都能夠擁有比較基礎的醫療設施,保證人們的醫療需求,并且對醫療資源也進行合理的分配,極大程度的提高醫療機構的財務管理工作質量。
(二)人民對醫院社會職能的期望不斷提高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醫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醫院屬于一種服務社會的組織,其社會職能和經濟職能正是我國所需要的。經濟職能指的是醫院通過設立合理的費用管制體系,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是一種自主經營的企業,無論盈與虧都由醫院自身負責;社會職能則體現在醫院對全社會的醫療服務上,可以為人們提供較為合理的社會福利;醫院還要對職工支付一定的薪酬,并且為社會提供了較多的職位,使得我國的就業問題得以緩解,醫院還會定期舉辦醫療活動和科研活動,極大程度的將醫院自身的醫療技術進行提升和改進。醫院應該積極覺得履行這三項社會職能,進而使自身的經濟效益得以提升,同時還要注重對自身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二、醫院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審計工作不嚴謹
對于財務管理工作來說,審計工作是較為重要的環節,對醫院獲取準確的信息和合理的資產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醫院財務內部審計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對醫院的財務管理部門進行嚴格的核查,進而獲得較為準確的財務信息,使得醫院能夠及時對出現審計問題的部門進行管理。內部審計包含了醫院的多個領域,比如對醫院流動資產的管理、對醫院會計工作的監督等。但是我國醫院目前的審計工作現狀卻不容樂觀,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尤其是審計工作人員對待工作的態度不夠嚴謹,經常出現各種錯誤,對審計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成本核算不合理
加強財務管理的目的其實就是將醫院內部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使得醫院的資源不會出現浪費的狀況,進而使得醫院的經濟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是對醫院的醫院、資金、醫療設施資源、人力資源等進行科學、合理的核算,在整個財務管理的步驟中占據一定的地位。盡管成本核算工作比較重要,但是我國的醫院仍然存在對成本核算工作不重視的現象,工作人員在驚醒進行成本核算工作時,只是對財務報表上的資金進行核算,并不會將人力成本和設備折舊成本一同進行核算,使得成本核算工作存在較為明顯的誤差,不利于醫院對自身社會職能的履行。
(三)監管力度不嚴格
財務監管工作是控制醫院財務機構的有效手段,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一定的評價和反饋非常重要,使得監管工作能夠較為有效的落實。財務管理監督的工作內容較為復雜,要對財務管理的行為、工作內容等進行合理的監管,也要保證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效果,不能只停留在紙面上,使得醫院財務管理工作較為透明,避免出現徇私舞弊的現象。但是較多的醫院不重視對財務的監管工作,使得工作人員工作時較為散漫,不能將財務管理順利的進行。
三、醫院完善財務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健全完善醫院的內部審計制度
在我國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醫療機構的新形勢逐漸到來,面對如今深化改革醫療機構的新戰略,我國醫院應該積極的完善自身的審計制度,使得審計方法較為先進,審計內容更為豐富。同時還要制定相關的審計評價標準和反饋機制,進而將醫院的財務管理實際情況及時的反饋,以便于管理人員及時的解決問題。醫院的管理人員應該將審計制度有效的落實,通過落實審計制度,讓醫院的審計工作較為完善,促進醫院的良好發展。
(二)糾正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的不合理是影響醫院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的主要問題,醫院的管理人員應該對成本核算的范圍進行合理的規劃,使得成本核算人員能夠了解核算的范圍,進而將成本核算工作進行的更加細致,與實際成本支出比較符合。首先,醫院要對自身固定資產的項目數量進行清算,同時還要對固定資產的使用率和質量進行了解,明確規定固定資產的呈報周期。固定資產的清算主要指藥品和醫療設備的清算,并對其市場價值進行評估,使得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能較為清晰。固定資產的使用率清算指的是核算醫院設施的使用效率,從而得到設備的實際產出值。明確固定資產的呈報周期,可以使醫院的管理人員及時的了解自身固定資產的實時價值,有效的降低固定資產的核算難度。成本核算也包括對人力資成本的核算,它是醫院流動資產的一個部分,要加強這部分的核算工作,使得人力成本能夠有明確的估算體系。在糾正成本核算方法之后,必須要求核算人員嚴格按照指定的成本核算方法進行核算,確保核算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加強醫院內部財務管理的監督
監管力度不嚴是導致財務管理工作效率較低的主要問題,為了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應該對內部組織進行有效的控制,使得內部監管工作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醫院的需求。同時,還要建立財務管理方法和標準,并且及時的進行監督,讓管理方法和標準能夠被高效率的履行,而不是成為擺設。對于內部控制來說,財務管理工作是比較重要的部分,只有加強財務管理控制工作,才會有效的提升內部控制效果,還可以為醫院在決策時,提供有力的依據,對醫院的財務部門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安排專人定期的進行檢查監督過程,確保監督工作能夠有效落實,進而使得醫院能夠快速發展,將社會職能極大程度的體現出來。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形勢下完善和加強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是醫院適應社會發展的主要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市民的醫療條件,并且將醫療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在國家提倡深化改革策略的同時。醫院必須對自身的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有所了解,并且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將醫院的內部的審計制度得以完善,同時擁有較為科學合理成本核算方式。進而將醫院的經濟得以提升。(作者單位為臨汾市中心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