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移動互聯網技術不斷更新,“微時代”已經到來。微信以其網絡社交支出成本較低、情感表達方式多樣、自我展示平臺完善和溝通、娛樂功能兼備等特點,加之其承載社會主流文化傳輸功能,成為時下最熱門的社交平臺。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把握時代發展脈絡,積極主動利用校園微信平臺全覆蓋、多元化的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國家倡導高校使用新媒體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人才培養是我國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如何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是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后備力量,大學生的政治覺悟、思想態度、道德品質、科學文化素養和健康狀況如何,關系到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命運。而思想是人的靈魂,打造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有力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具有高度的時代敏感性,善于利用新媒體將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2014年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在上海聯合召開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場經驗交流會。會議中指出,應把握大學生成長成才規律依托網絡的發展,勇于探索,大膽實踐,著力建設高校主題教育網站,發揮網絡社區互動交流作用,確保校園網絡的吸引力;要以明確教育導向和豐富教育內容為重點,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要切實搭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平臺,占領網絡主陣地,以網絡教育為主渠道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開創網絡育人新局面。
二、高職院校微信公眾號發展的概況
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隨著互聯網的快速興起,4G網絡業務的深入發展以及智能手機在學生群體中的普及,微信被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群體使用。截至2016年3月,微信注冊用戶量突破9.27億,成為亞洲地區最大用戶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件。據不完全統計,以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99.2%以上的學生在使用微信,可以說“人人入微”,“微信控”的“低頭族”隨處可見,微信在大學生中的影響之大可見一斑。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高職院校微信公眾平臺紛紛建立。泰州職業技術學院亦是,微信平臺有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在線、泰州職業技術學院招辦、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安全之聲、團聚泰職等,該院充分利用好這些微信平臺助力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為了現實。
三、微信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高職學生是應用新媒體的主力軍,他們對周圍的新生事物有極高的敏感性,能夠迅速地接收、適應并融入其中。在微信的發展過程中,高職學生群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善于操作和使用微信平臺提供的各種功能進行交流、娛樂,并且能夠在每一次的技術更新和功能改進中先行嘗試。高職學生思想受新媒體的影響很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掌握這一特點,搶占新媒體陣地,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網絡主戰場。
微信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工作既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微信的作用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微信屬于新型的信息交流共享平臺,為學生思想交流、情感抒發等提供了主要的“陣地”。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工作人員應該通過微信等先進方式,向學生傳遞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提高。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可以通過微信對學生的生活、學習等情況進行了解與掌握,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與解決其思想問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另一方面,微信屬于開放的平臺,包含了各種魚龍混雜的信息,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信息可能會對學生造成誤導,導致學生出現消極、落后的思想態度,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脅,如果這些不良信息在學生之間進行傳播,可能會導致學生之間出現不必要的爭論或者是恐慌。此外,部分學生沉溺于微信的威脅,對個人的生活、學習等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四、利用校園微信平臺有效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利用微信平臺開展師生互動,開通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學院教育信息。當前復雜的社會結構和快速的生活節奏,使部分人陷入社交恐懼、多疑、害羞、自閉等交往困境中,而校園微信平臺讓個人身份、性格素質、社會地位等現實交往中的溝通限制相對弱化,通過微信人們實現了話語地位的平等,為真實的表達情感提供了路徑。因此,通過校園微信平臺,師生之間實現了一對一的信息溝通模式,為一些比較內向或有一定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了較為委婉、隱秘的交流渠道,從而得到老師的教導和幫助。例如,學生不愿或者不便面對面的說出自己心底的隱私,通過微信,不管是文字還是語音都可以有針對性地、個性化地、較好地解決這一方面的溝通渠道問題。通過搭建微信公共賬號,學院可以對學生發布各種信息,如設立“工作通知”、“時事要聞”、“安全提示”、“就業政策”、“招聘信息”等分類欄目,讓大學生及時了解各類信息。
(二)制造榜樣效應,注入校園正能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向雷鋒同志學習”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傳承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推動學雷鋒活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常態化”的號召。新時期,要創新學習榜樣的載體和方式,將榜樣的影響注入微信中,利用微信平臺,擴大榜樣人物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尤其是身邊的榜樣對學生來講更有影響力和說服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有針對性地轉發或者直接策劃校園主題人物事跡,讓榜樣鮮活地存在于高職學生的身邊,榜樣的一言一行,可以通過微信及時發布出來,吸引青年學生參與學習,樹立高職校園正能量。
(三)關注學生思想動態,正確引導突發事件。日常工作中注重搜集甄選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有導向地參與互動;多關注學生微信朋友圈里的思想動態,對學生有疑問的話題,正確引導思辨方向;思政工作者應具有高度的信息敏感性,對于發現的言論異常的學生個體或群體,須及時深入地了解情況,迅速做出反應,確保學生及校園的安全穩定。針對突發事件更要積極利用微信平臺,微信是辟謠的直接而有力工具,及時發布科學、權威的信息,讓謠言失去生存和發酵的空間。在突發事件處理過程中,思政工作者們要把握主動,統一口徑,及時、客觀地將事件發生的過程和階段處理報告通過微信公開報道。
(四) 將微信作為思政教育的第二課堂。實現傳統思政教育與微信的結合能夠有效整合課堂教學與網絡教育,從而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覆蓋面。讓微信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網上互動課堂,思政工作者可以通過網絡微信平臺群聊或私聊的方式,以簡便易懂的方式進行信息發布或者組織討論,在虛擬的手機媒介上,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回復和討論興趣。同時,思政教育工作者可通過微信關注大學生的具體現實生活,將工作做到細處,深入大學生學習生活細節,避免當面的尷尬與不安,就能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日常生活,做到潤物細無聲。
五、構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平臺的實施保障
利用微信加強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有智能手機、有微信賬號那么簡單,這需要在硬件環境,尤其人才培養方面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一)要成立微文化工作室,著力打造一支微信平臺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加強軟件資源配備及硬件設施建設,使相關工作人員科學地掌握和運用新媒體技術,為高職院校創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保障。具體來說,這支隊伍主要包括兩個群體,一個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群體,一個是學生骨干群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開通微信,主動鉆研,熟練掌握微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及時與大學生開展思想交流、情感溝通,充分發揮微信的積極作用;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應理性認識微信,不能忽視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作用。對于學生骨干隊伍而言,他們承擔著校園文化的宣傳欄和擴散器、校園消息發布的定時鬧鐘等重要任務,這就要求他們一是要有敏銳的洞察力,這樣才能提供更多更好地原創素材;二是要有甄別信息和輿情監控的能力,學生骨干是教師的得力助手,他們通過朋友圈、私下交往,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并第一時間反饋給老師,盡量降低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極影響。結合以上兩個方面,要想建立一支強大的微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還需加強對這類群體進行培訓和指導,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和水平,引導他們打造更優的微信公眾平臺,弘揚青春正能量。
(二)構建以學院官方微信為核心,以學院、社團、支部、班級、師生為成員的“多微”搭配,即鼓勵輔導員、班主任、黨員教師、專業教師使用微信,及時交流、反饋,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搭建信息資源共享平臺;二是將校園新聞、校園服務、教育內容以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形式互動傳播,營造主流輿論氛圍,傳遞正能量,并將其通過微信平臺廣泛傳播于學生之中,實現部門協調、人員對接的無縫鏈接和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覆蓋。
(三)依托平臺優勢,注重微信平臺建設。目前來看,微信平臺建設還需從層次、類型、內容上加以管理和引導,使之更好地服務于學生。高校微信平臺從縱向上看,應該分為校級、院級、班級或學生社團三個層次,其中校級和院級微信平臺屬于比較穩定且信息量較大的平臺,學生可以通過平臺了解學校和學院的一些活動信息,可以分享平臺上的優秀資源實現共享,而班級或學生社團的微信公眾平臺屬于即時性平臺,但是也很好地實現了活動宣傳的目的。從橫向上看,高校還應加強對各類微信平臺的管理,對微信平臺上發布的消息進行歸類劃分,盡量減少信息的過度重復,引起學生的反感。此外,在微信公眾平臺的內容方面,教師應加強對平臺的監管,避免不良信息的傳播,并指導學生更多地專注于原創,多做一些調研和走訪,做出真正反映大學生生活實際、精神風貌的原創作品,利用好重大節日、紀念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線上線下活動,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
六、結語
微時代,標志著互聯網進入到一個新時代,微信是互聯網技術發展的一個階段性成果,高職院校思想教育工作也要緊跟時代步伐,借助微信等新媒體,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跟蹤解決存在的問題,不斷拓展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廣度和深度,使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切實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作者單位為泰州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