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漆畫是從古老的傳統漆藝的基礎上衍生并獨立出來的,以天然生漆為主要媒材進行繪畫創作的新畫種。即為畫種,那么在談創作時必然會說到題材。本文通過對各時期漆畫的發展和相對應時期漆畫作品特點的分析,對漆畫的選題情況進行歸納整理,旨在將當代中國漆畫創作發展到現階段所遇到的題材方面的問題進行系統性的分析、歸納和總結。從中找出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并提出今后中國當代漆畫創作題材與風格的可能發展方向。
一、漆畫歷史發展及當代漆畫作品選題的變遷
中國漆畫從傳統漆藝脫胎而來,是實用工藝向純藝術的轉變,因此在選題上必然會隨定位不同而發生變化。
漆畫既然為畫,那么在創作上與其它繪畫種類的創作方法就是一致的,是有相同規律的。它就應該有精神內涵、有繪畫的意境深度。要能反映現實、表達畫家情感、有時代感、有生活。這就使漆畫跳出傳統選題概念的圈子,在題材內容和藝術表現形式上有了全新的發展。
以社會主義建設、革命紀念地和現實生活為題材的作品的出現,大大豐富了漆畫形式風格的容量及精神內涵,也革除了傳統漆藝濃重的浮華氣息。
題材內容和藝術表現的發展也引起了材料技法的革新進步。在創作中,畫家將過去掌握在不同工藝師手中,分別表現在不同品種作品的多種技法,通過組合、嫁接,綜合應用在一幅作品中,給人耳目一新的不同效果。同時,為了表現一些漆畫新題材,漆畫家們還努力創造新技法。例如,有利于描繪人物的“粗銀法”——在銀箔或鋁箔粉上刻、描、染、繪再罩漆、研磨的新技法應運而生。它不僅很好的表現人物皮膚肌理,而且打磨輕重不同而產生的明暗效果更是突破了傳統的平面裝飾效果,使漆畫具備了寫實能力。而合成漆、腰果漆的應用也為漆畫發展開辟了新途徑。
題材的革新、材料技法的拓展使原本從事其他畫種創作的藝術家參與到漆畫開發中,他們把各自專業的特點與漆畫相融和,擴大了漆畫的表現力,更豐富了漆畫自身。終于,在1984年6屆全國美展,漆畫作為獨立畫種,在中國美術館獨辟展室,展出了120幅作品。
縱觀全局,我們不難發現,不論是漆畫剛剛步入正軌的80年代還是漆畫發展較為成熟的今天,風景、山水;靜物、花卉、竹木;人物、肖像這三大類題材雖然在創作題材占有率上有所變化,但卻一直是漆畫創作表現的主要題材。而抽象、肌理類題材則在90年代以后越來越為廣大漆畫家青睞,到目前為止,它已經和以上三種題材并列為漆畫創作的主要題材,是所有題材類型中發展最快速的。
二、當代漆畫作品選題的分析
從以上對題材的總結歸納中我們可以看出,風景;靜物、花卉;人物這三大類題材一直是漆畫創作的主要題材。(風俗和社會生活的題材雖然比例也不小,但這類題材很多是需要通過人物描繪來表現,因此和人物、肖像類題材是有交集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這三大題材能一直屹立于漆畫選題的潮頭而不落呢:
(一)漆畫本源的影響
漆畫是從傳統漆器中脫胎而來的。自古以來,工匠門就會在傳統漆上進行描繪,以增加漆器的美感。這就是最早的漆畫。而傳統漆器上的漆畫圖案只是漆器的附屬品,單純起裝飾美化漆器的作用。因此小型漆器(如,盤、碗、杯、勺、盒等小器具)上大多繪制的都是裝飾性強、具有吉祥寓意的動物、植物、花卉、紋樣等,而大型漆器(如,家具、屏風、掛屏等)因可繪畫空間大,且對環境影響也較大,為了提高物品自身和周圍環境的品位,往往除了繪制小型漆器上常用的圖案外,工匠藝人還會摹仿中國古代的山水、人物、花鳥畫等以提高漆器的藝術性。且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表現形式都是裝飾的、平面的。
這樣,傳統漆畫的題材就大體確定了。這一模式一直維持了幾千年,可謂根深蒂固。現代漆畫從傳統而生,自然保有了很多漆器的傳統。而在繪畫題材的選擇上,傳統漆畫常用的這些題材類型會成為現代漆畫創作的主要類型之一也就不足為怪了。
(二)題材本身適合漆畫技法表現
漆畫因為材料的特性以及制作工藝的難度,在題材的選擇上就產生了較其他畫種更多的限制。早期的漆畫由于材料和工藝沒有改進,只有選擇適合平面的、裝飾的表現手法的題材。而這些題材只是眾多繪畫題材中的一小部分。這就形成了漆畫題材的局限性。當大家都畫相同的題材時,為了體現自己的特色,創作者們就會從造型和表現技法上深入研究,以開創出自我風格,使自己的作品能脫穎而出,得到眾人的認同。這就使適合表現這些題材的造型風格、技法形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日益成熟。
在當代漆畫形成、發展后,這些傳統漆畫常用的且表現形式豐富、成熟的漆畫題材自然是很多漆畫作者的首選。
(三)新興的材料、技法的運用帶來了題材表現的新形式
當中國的漆藝家、畫家有了漆畫是繪畫的意識,開始探索中國當代漆畫的發展道路。漆畫作為繪畫畫種,題材的突破、技法的革新,就成為漆畫發展必須解決的難題。越來越多的畫家開始嘗試用漆來作畫,他們把各自專業的特點與漆畫相融和,擴大了漆畫的表現力,同時,科技的發展也給漆畫創作帶來了新材料和新工藝,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漆畫的題材更加豐富,表現語言也更加多樣。
這些新的技法、材料、形式語言,給這些一直以傳統方式表現的題材有了新的表達方式,給人以全新的面貌,讓人驚艷。原有的傳統優勢加上新元素的注入,這些題材能始終為漆畫家青睞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喬十光老師的作品《路上的佤女》,運用新的利于描繪人物的“粗銀法”——在銀箔或鋁箔粉上刻、描、染、繪再罩漆、研磨的新技法。很好的表現出人物皮膚肌理,而且打磨輕重不同而產生的明暗效果,更是突破了傳統的全平面的裝飾效果,使作品兼具了裝飾與寫實的雙重風格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不同于風景;靜物、花卉;人物這三大類題材的長盛不衰。抽象、肌理類題材是在90年代后才逐漸為廣大漆畫家注意,并在漆畫作品中表現的。在短時間內,它就超越人物類題材占據了現代漆畫家常用題材的第三位,其發展速度讓人吃驚。
這類題材能有這樣的發展形勢,在短時間內就得到認可和喜愛,當然不是偶然。其實,抽象、肌理類題材在中國其他畫種的創作中早已有之,是很常見的。而漆畫從傳統漆藝發展而來,在相當一段時間里與其他畫種的交流很少,藝術信息及創作觀念都相對閉塞。這使現代漆畫在一段時期里一直沉醉在自我的小圈子里,這影響了漆畫的發展。
現在,越來越多從事其他藝術創作的藝術工作者加入到漆畫創作的行列,加之社會文化多元性、藝術樣式多樣性的發展,使現代的漆畫家經常在一起研究審美標準、調整創作理念、探索材料特性。當代漆畫作品更強調藝術性了,繪畫觀念也邁進了一大步。大家以開放的態度向其他畫種學習,將漆畫真正放在中國美術的大平臺上來審視自己,認識自身不足的同時,找到自身優勢,研究藝術審美和繪畫創作的普遍規律,充分探索漆畫材料藝術表達的可能性。以增加漆畫的藝術表現力,使創作呈現創新、多元的面貌。
抽象派表達了藝術的情感強度,還有自我表征等特性。這類畫作往往具有反叛的,無秩序的,超脫于虛無的特異感覺,以抽象的形式表達和激起人的情感。漆的材質美有不可替代性,這正是漆畫能獨立存在的條件,而抽象派的這一特性正適合漆畫材料和技法的表現。
談到漆畫的抽象性,人們就會想起福建漆藝大師李芝卿,他曾經制作過數百塊漆工藝樣板,豐富迷離的層次,變幻莫測的肌理使人聯想起西方的抽象主義繪畫。表面上,我們也許找不到蒙德里安或者康定斯基的影子,但在抽象的精神本質上,他們是異曲同工的。抽象是相對于具象而言的,漆本身就可以作為主體去表現,漆的肌理,漆的色彩漆液與各種材料的抽象組合,以及它們的綜合體都可作為畫面的主角,從中更多地體現出對漆畫藝術的精神探索。漆材料的肌理、美感在該題材下能得到純粹而完美的表達,不會象其他題材那樣,為了表現的內容而制約了漆材料美感的充分發揮。也正是這一點,使越來越多的漆畫家,特別是新一代的漆畫家對這類題材情有獨鐘。
當然,有創作題材的占有率上升,就必然有下降的。從調查表中可以看出,政治、軍事;動物類題材的作品在漆畫作品中越來越少了。而原三大類漆畫創作的主要題材中,風景和人物的題材占有率也有明顯下降。特別是人物題材更是排位于抽象類之后。
“優勝劣汰”是大自然的規律。當然也可以應用在這里。這些題材為什么不再象過去那樣受到喜愛,漆畫家不再選擇它們的原因又是什么,通過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可以肯定,最根本的原因是漆畫的材質及其制作工藝。漆畫材料藝術的表達是有局限性的,這點已經得到了漆畫工作者自身的認同。漆畫盲目地追求三維空間的表現不是好的發展方向,要研究漆材料自身的特性,而不是盲目追隨其他畫種的表現方法。挖掘漆畫藝術表現的可能性才是中國漆畫的學術追求。
人物類題材在一定程度上是不適合漆畫材料的藝術表達的,特別是在寫實人物及肖像方面。相較于油畫等畫種在明暗造型及空間的描繪能力,漆畫其實毫無優勢。嚴格說來這種表現對漆畫而言是吃力且難度極高的,往往在多花了幾倍的精力后,得到的畫面效果往往還是無法和油畫相比。這就限制了該類型題材在漆畫上的發展。同理,以寫實風格為主導的政治、軍事類題材也不是漆畫善于表現的。既然是不適合的,那么被選擇次數的減少也就是正常情況了。
動物類題材是傳統漆器上常用的裝飾圖案。例如,有吉祥寓意的魚、鵲,頗具裝飾效果的蝴蝶、蜻蜓等,都是漆器上常常看到的。在造型上也基本是圖案化,平面式的。當漆畫轉變為獨立的“繪畫”后,這樣的表現形式顯然已不再適合了。在繪畫作品,尤其是現代繪畫的主流作品中,以動物為表現題材的本就只是少數,這類作品的減少是不難理解的。
三、結語
漆畫的創作語言、風格多種多樣。 “那些受材質局限不容易做到的甚至是不可能做到的一定要回避”“發展漆畫一定要考慮漆畫材質的可能性,要避免用強烈的三度空間的畫法。我更期望中國漆畫的民族性” 對于這里說的“民族性”,我的理解是要強調漆畫自身的特色。
漆的材質和工藝性決定了在創作選題上要“揚長避短”。這不是說有的題材漆畫就不能表現,而是說有的題材并不適合通過漆材料來表現,或說這類題材在表現漆畫材質美及漆畫自身特色上不是強項,有很大難度。這種難度有來自漆材料技法的,也有來自創作者本身的。比如,真實的再現、描繪與敘述性題材就不是漆畫的強項,而是油畫和國畫的優勢。這是根據漆畫的材質和創作工藝來說的。漆畫材質的局限性使對材質本身的可能性的研究變的非常重要。并不是只有真實描繪性、敘事性的題材和宏大的場面才能表達深刻的內涵,才是真正的具有藝術性,真正優秀的漆畫作品是漆趣性和繪畫性的完美結合,不拘泥于某種選題的范圍誤,表達藝術家的巧思匠心,體現了傳統藝術的精神和特色———天工意匠。(作者單位為廈門軟件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