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投入對促進一個地區經濟發展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國土資源的投入對產業經濟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研究國土資源在產業經濟發展的制成作用可以使我們充分認識到國土在各個產業經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貢獻率,從而保證在國土資源投入的基礎上,研究資金、勞動資源、科學技術投入等相關要素對不同產業所呈現的不同共享率,使得國土資源能夠積極參與到國家宏觀調控中,為各級土地土地資源部門科學利用和保護國土資源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首先分析了國土資源對產業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然后論述了科學利用國土資源促進產業經濟發展的措施,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國土資源是一個國家生存的必要條件,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和產業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在一個國家發展進程中,國土資源一直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國土資源是由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共建成的一個物質實體,包含了土地、江河胡海、礦產資源、生物、氣自然資源等。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土資源、人口和環境已經成為制約產業經濟發展的三個重要指標,而國土資源對經濟建設起到那些方面的作用一直是我們重點研究的內容。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土資源分布不均,且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科學利用國土資源,對實現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會澤縣國土資源概況
會澤地處滇東北高原,烏蒙山主峰地段。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山川相間排列,山區、河谷條塊分布。全縣地勢西高東低,南起北伏,由西向東呈階梯狀遞減。全縣最高峰大海梁子牯牛寨,海拔4017米,為曲靖市最高峰。最低處為小江與金沙江交匯處,海拔695米,為曲靖市最低點,屬典型的溫帶高原季風氣候,四季不明,夏無酷暑,冬季冷寒,干濕分明。
縣境內土壤有亞高山草甸土、棕壤、紅壤等11個土壤類97個土種。由于地質地貌和森林覆蓋率低等原因,土壤沖刷流失嚴重。棕壤、紅壤、紫色土土類面積5114平方千米,占全縣土壤面積的91%;全縣耕地796平方千米,旱地占86%左右,而棕壤、紅壤、紫色土占一半,這就是會澤中、低產田地面積較大的主要原因。會澤土地資源類型多種多樣,山地多平地少,垂直變化突出。土地總面積887萬畝,山地占總面積的96%,萬畝以上的平地主要分布在金鐘壩子、者海壩子、娜姑壩子、樂業槽子和迤車槽子。全縣耕地65.7萬畝,人均耕地僅有0.76畝左右。在有限的耕地面積中平地少,坡耕地面積多,耕作不方便,水利化程度低,高中產田地少。可開墾的荒地不多,因而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資源就顯得十分重要。
會澤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理論儲量為:磷礦20億噸,鉛鋅礦152萬噸,銅礦8765噸,大理石1億立方米,石膏80萬噸。此外,重晶石、鋁土礦、鈷土礦、耐火泥等均有一定儲量。
境內河流均屬金沙江水系,金沙江因上游盛產金沙而得名,古代又稱麗水。小江、牛欄江、以禮河及其41條支流縱貫全縣,其它河流74條。境內河流水源主要靠降水補給,蓄水量隨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全縣年均降雨總量54億立方米,減去地面徑流等,水資源總量為24億立方米。
二、國土資源對產業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1.國土資源對工商業產業支撐作用
國土資源是產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可以直接從國土資源中獲取相應的生產資料,創造出豐富的財富資產,開發國土資源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最簡單的財富積累方式。尤其是對于中國來說,我國是一個發展大國,幅員遼闊人口資源眾多,國土資源分布不均衡,在國土資源中土地資源能夠創造出眾多的經濟效益。在工商產業發展過程中,土地也是一項不可缺少的因素。通過科學開展國土資源管理,能夠進一步促進工商產業發展,民間投資主體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依法通過轉讓租賃作價出資入股等方式盤活資金,通過全面審批,對土地資源進行科學利用,保證一個地區多上項目,上大項目,直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建設用地在參與第二三產業經濟宏觀調控中,發揮著巨大作用,現階段城鄉第二三產業整體規模報酬是增加趨勢,經濟發展處在快速發展時期。因此科學利用國土資源,強化對國土資源管理,對促進工商產業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2.國土資源對產業經濟的間接作用
工業是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工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土資源的支持。在我國產業經濟發展進程中,農業和礦產產業是產業經濟的基礎,任何產業發展都離不開這兩個產業,土地可以為產業發展提供儲存場所和生產資料,而一些產業生產所需要的原料和能源都需要礦產產業提供。國土資源和農業和礦產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條件。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增長量離不開國土資源的支持。除了第一產業之外,我國二三產業發展需要土地、資金、勞動力資源,其中勞動力是關鍵性因素,資金是重要因素,土地是基礎性因素,失去了土地作為支撐,任何一個產業都不能順利發展下去。我們以礦產為例,礦產相關產業的發展可以其他產業提供各種加工產品,從而能夠產生相應的經濟效益,如石油、煤炭開采能夠為我們提供各種能源和工業用品,很多工業用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如天然氣、液化氣、煤炭等。盡管最近幾年,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與此同時能源產品的投入量也在不斷增加。我國產業經濟發展對原材料需求量過多是因為我國長期處于發展中國家行列。
三、科學利用國土資源促進產業經濟發展的措施分析
1.認清形勢,正確處理好資源保護和保障發展之間的關系
國土資源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會澤縣人多地少,土地后備資源嚴重不足。最近幾年,隨著當地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發展,建設用地需求量不斷增加。土地市場秩序整理整頓工作正向著縱深化方向發展,國家進一步加大了對土地的宏觀調控力度。基于此各個鄉鎮政府部門要充分認清形勢,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意識,堅持節約用地資源開發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在土地保護中開發。要堅持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有機統一,資源消耗低的業化道路,促進縣域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協調發展。管理部門要堅持服務大局,服務中心,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的工作理念,認真履行好部門職責罪,采取措施科學利用國土資源,不斷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保障。
2.進一步做好土地規劃,優化資源配置
各個鄉鎮,要以調整后的行政區劃為依據,以鄉鎮為單位,按照總量不變,位置調整的原則,及時調整完善原有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國土資源進行合理調整,優化用地結構。在土地規劃調整過程中,要特別重視保護基本農田,確保基本農田面積不縮小,質量不下降,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定位,定崗,定責要求。對縣域內各類園區進行科學調整,控制好用地規模,對結構進行進一步優化,強化管理。要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的功能分區,進一步引導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農民住宅向城鎮集中。各個鄉鎮要強化領導,精心組織,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和完善工作,并嚴格按照相關程序進行報備審批。
4.優化管理服務水平
積極主動跟蹤服務,對重點建設項目實行專人跟蹤,提前介入,主動指導基層和業主組織用地報件工作,提高報件組織效率。采取“一對一”的方式跟蹤服務,及時解決項目報批中存在的問題,爭取及早完成用地審批手續。嚴格落實責任,加強內部督察督辦,切實轉變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國土資源部門服務能力,始終保持“穩增長”的發展定力,促進全縣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5.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權益
各鄉(鎮、街道)要積極向國家、省、市爭取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的立項和實施,做好地質災害預防制度的落實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要繼續推進礦村共建試點工作,改善礦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礦區生態環境,盤活利用好礦區廢棄建設用地,逐步化解礦村矛盾,使農民得到實惠、企業贏得市場、政府贏得民心。二要完善資源開發收益分享機制,嚴格落實征地程序和標準,積極探索多元化保障安置途徑,切實保障農民建房等民生用地,確保被征地群眾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讓群眾分享資源開發收益。三要服務好脫貧攻堅。國土資源系統要主動擔當,切實做到脫貧工作優先對接、脫貧措施優先落實。要充分利用好國家對烏蒙山片區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扶貧的支持政策,協調好國土資源部作為烏蒙山片區扶貧聯系單位的優勢,要把土地整治項目、地質災害治理項目主要向貧困片帶傾斜,充分利用行業優勢,抓好各類項目實施,促進貧困村精準脫貧。要認真落實特惠支持政策,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優先保障扶貧開發用地需要,專項安排扶貧開發重點鄉鎮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特別是要提前謀劃,認真研究脫貧攻堅中易地搬遷項目的用地保障工作。(作者單位為會澤縣迤車鎮國土和村鎮規劃建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