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國當前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來看,績效管理已經成為提高現代企業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通過構建企業管理者和基層員工的溝通平臺,進而促進管理者與基層員工平等、良好的溝通,加深管理者對基層員工的了解,更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基層員工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因此,績效管理還處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位置。本文通過簡述勞動法內容、績效管理概念,并在政工工作背景下結合內蒙古陳巴爾虎旗哈達圖國營農牧場現狀,對龍洞發在績效管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探討,以期對其未來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勞動新法自2008年1月1日施行以來,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產生了直接影響。而績效管理作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在實際運用中需要加大重視程度,保證企業整體管理水平。針對員工是否具有相應的實力保證工作的正常開展問題上,不僅僅需要企業進行調查了解,還要結合最新的勞動法進行客觀評價,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績效管理考核依據。
一、勞動法內容、績效管理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關系
(一)《勞動法》賦予的責任與義務
《勞動法》作為一桿標尺,嚴格的對我國勞動者的相關權利和義務進行把控,屬于高層次、大范圍的制度體系,約束全社會勞動者。任何一種企業管理制度都不能脫離或者跨越《勞動法》,包括企業績效管理。近年以來,我國大部分企業已經引入績效管理體系,陳巴爾虎旗哈達圖國營農牧場也積極投入到績效管理的應用中,這一舉措有利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取得長期利益。在員工的角度來看,績效管理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收入、福利待遇、發展空間等方面,也就是直接關系到每一位員工的切身利益;在公司角度來看,績效管理通過調動員工工作熱情、創造性等激勵手段,來將工作效率最大化,保障著企業的長期盈利和不斷發展。
(二)績效管理是一把“雙刃劍”
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正在進行不斷的改革,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主體,應注重多方面資金、資源的整合,實現自身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企業管理者應充分認識到,企業絕非一個“個體”,而是由有多種多樣的“個體”形成的組織,績效管理就是多種“個體”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績效管理如果不合理規范,就是一把“雙刃劍”,合理運用就更極大地調動工作人員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益;而不科學、不合理的績效管理,不僅做不到以上優勢,還容易帶來勞動糾紛問題,損害員工合法權益的同時為企業帶來不良影響。
(三)績效管理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目前,我國經濟處于高速發展之中,許多企業為抓住發展機遇而一味強調以短期盈利為目的的生產經營管理模式,導致基層員工也不能形自己是企業發展的一份子的意識,只注重工資、津貼、福利等剛性收益。這種情況導致績效管理有機會逾越《勞動法》的限制,成為企業“莫須有”懲罰甚至辭退員工的工具,而由于基層員工意識問題以及法律意識缺乏,將相應的懲罰結果視為自己的未完成任務的理所應當的懲罰,不會考慮到通過《勞動法》來維護自身權利。
二、內蒙古陳巴爾虎旗哈達圖國營農牧場簡介
陳巴爾虎旗哈達圖國營農牧場成立于1958年7月,它的辦公室地址位于“世界上土地管轄面積最大的地區級城市”呼倫貝爾巴音哈達蘇木。其許可經營項目為養殖,一般經營項目包括種植、農畜副產品及面粉銷售、修理、建材銷售、低壓供電以及簡易的機械制造。
三、勞動法在績效管理中的應用
(一)嚴格按照《勞動法》固定建立績效管理制度
2008年出臺的《勞動合同法》規定: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業務。為響應這一政策,內蒙古陳巴爾虎旗哈達圖國營農牧場應建立完善的勞動規章制度,其中要包括基層員工的工資、福利待遇、勞動安全和工作時間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多數與人力資源管理中績效管理的范疇。因此,在建立企業績效管理制度時,應充分考慮并嚴格遵守《勞動法》的要求,結合勞動者意見,建立符合當代社會要求和《勞動法》規定的績效管理制度。
(二)績效考核目標定制要以保證勞動者合法權益為前提
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改革,陳巴爾虎旗哈達圖國營農牧場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也在不斷增加,其中包括人工成本壓力。為減輕這一壓力,除了對員工進行嚴格篩查之外,更有效的是建立合理的績效管理體制,但在這一過程中必須時刻將保證勞動者合法權益放在首要位置。比如,《勞動法》規定“試用期”或“培訓期”的勞動者也應依法獲得的薪酬,企業不得以績效考核不合格為由拒絕支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績效管理直接影響著人力資源管理,進而影響著企業的市場生產水平、退隊穩定性以及市場競爭力。因此,結合內蒙古陳巴爾虎旗哈達圖國營農牧場的現狀來看,企業管理者應嚴抓各項相關措施,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加強勞動法在績效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最終達到為企業自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目的。(作者單位為內蒙古呼倫貝爾陳巴爾虎旗哈達圖國營農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