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迫切需要規范和強化成本管理,提高醫院管理水平。本文分析了醫院成本管理的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提出加強成本管理的相關措施。
當前,醫院的規模日益增大,發展也越來越快。醫院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患者,成本管理要以病人為中心,合理配置醫院的醫療資源,嚴格控制消耗支出,最終降低患者看病的成本,提高醫院的公益性,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一、醫院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成本管理是深化醫療改革的需要
新醫改中藥品“零差價”的實行將逐漸改變公立醫院以藥養醫的局面。面對醫院發展的新變化,應當盡快改變管理觀念,改革創新,人人樹立成本管理意識,在提高醫院醫療質量的同時,嚴格控制醫院成本支出。
2、成本管理是獲得競爭優勢的需要
醫院承擔著很大的社會責任,具有較強的服務性和公益性。實施成本管理,能有效降低醫療服務成本,緩解醫療資源壓力。同時,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同時,幫助醫院實現經濟效益,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
3、成本管理是實現資源配置的需要
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化,各家醫院在運營過程中的結余越來越少,大多數醫院開始有意識地進行醫院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以往,可能會存在臨床科室在診療過程中過度使用衛生材料,功能科室購買大型醫療設備后閑置著等種種浪費資源的現象,成本管理能夠讓全員參與醫院成本控制,使醫院資源達到最優配置。
二、醫院成本管理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目前,醫院制定了成本管理相關制度,將核算單元分為臨床服務、醫療技術、醫療輔助、行政后勤四大類,進行三級分攤,最終將所有成本轉移到臨床科室,實現科室、醫療服務項目、病種、診次和床日、出院人次等成本核算并出具相關成本報表。
雖然,醫院已根據財務制度要求開展全成本核算,但在成本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1、對成本管理的認識不足
醫院管理者和財務部門參與成本管理工作,臨床科室較多的只關注醫療技術的提高和收入、工作量的增長,很少有人會主動關心成本支出數據,責任意識淡薄。成本管理是一項全員工程,只有醫院的每位工作者都樹立成本管理意識,齊心協力,才能發揮此項工作在醫院管理中的重大作用。
2、成本管理體系不夠健全
醫院成本規劃、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環節還比較薄弱。成本核算的數據利用率較低,未以成本核算的結果為依托,對醫院成本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的控制。成本分析工作不到位,財務人員的臨床專業知識相對匱乏,分析數據只看到了臨床科室共同存在的問題,不能針對各科室特有的運行情況發現其成本控制的關鍵點。
3、成本核算數據尚不精確
醫療服務項目、病種成本按收支配比的方法簡單核算,結果可能導致收入多的醫療項目分攤的成本較高,收入少的項目成本則偏低,不能精確反映項目成本和病種成本,為單病種收費提供準確依據。
三、加強醫院成本管理的思考
1、樹立全員成本管理意識
加強成本管理的組織建設工作,成本管理工作的展開要以財務部門為主,人事、設備、總務、藥劑等多部門為輔,構成全方位的成本管理體系。轉變醫院全體職工對成本管理的認識,讓臨床科室人員在收入穩步增長的前提下關注成本增長幅度的降低,才會實現真正的效益。
2、加強對財務人員的綜合培訓
醫院要多為財務人員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讓財務人員借鑒其他醫院好的成本管理方法,并深入臨床科室了解情況,便于今后對臨床提出合理化建議,及時處理成本管理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增加管控措施的可行性,保障成本管理工作的順利有序進行。
3、實行精細化的成本管理過程
(1)促進成本管理與預算管理的有機結合。醫院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將預算目標逐級分解,各部門遵照成本管理的理念,才能保證預算的執行。另一方面,醫院支出預算經過“二上二下”的過程確定,是由執行科室自行上報并最終認可的,能防止出現執行科室以成本管理要求未事先下達或過于苛刻為由而拒絕執行的情況。
(2)對成本核算的結果加以利用與分析。結合臨床科室實際情況,定期分析成本數據,對成本控制的情況加以監督,為下一步的成本管控提供可靠的依據,防止成本管理工作的短期行為,形成成本管理工作的PDCA循環。
(3)加大成本考核力度。醫院制定科學的成本考核評價體系,將各個科室的成本信息納入醫院績效考核體系中來,通過考評、激勵和約束機制的建立,增強工作人員的成本管理意識,減少不必要的支出,提高管理效率。
4、提高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從醫院管理要求出發,總結成本核算中導致數據不精確或無法利用的情況,不斷完善成本核算系統。利用作業成本法等更加科學的方法進行成本核算,提供更客觀、具體、準確的成本信息,有利于醫院制定更加有效的長期發展戰略。此外,將成本核算系統與物資管理系統、績效管理系統等聯合起來,幫助醫院有效開展成本管理工作,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作者單位為1.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2.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
作者簡介:殷泓波,女、1987.7,漢,無錫,本科,助理會計師。
通訊作者:周曉明,1979.12,職稱: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