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法規是會計專業的重要課程,其與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經濟問題息息相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因此,筆者根據自身的學習經驗,提出了一些關于提高財經法規學習興趣的策略。
財經法規是會計專業的必修科目,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具備較好的邏輯思維以及理解能力,同時要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通過財經法規知識的學習來掌握各種解答會計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自身的專業素養。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傳統教育概念的限制仍舊對財經法規教學效率的提升,這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因此,需要通過突破轉變自身的思維方法,代入高效的學習策略,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
一、財經法規教學的現狀
新課改是我國教育部門為了推動素質教育所推出的新政策,但是由于我國財經法規教學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傳統教學中主要是以口授、板書的形式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從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開始。基礎知識是認知的起點,若沒有良好的基礎知識,就無法自主學習。因此要想更好的學習財經法規,需要不斷的積累知識。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中,部分學生仍采用傳統的學習方式,導致學生效率受到影響。因此,學生需要轉變自身的學習方法,通過培養良好的思維方法,例如對某一章節內容進行簡化描述,也是我們學習財經法規相關知識的重要方法。財經法規中的內容相對高中生而言比較復雜,為了便于學生的理解與學習,通常會采用一種簡化的方法,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模型思維,對抽象概念進行具象化模型的構建,從而更好的理解財經法規知識。
二、提高學生對財經法規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當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比較依賴教師。在傳統的課程學習中,許多教師為了活躍氛圍而與學生進行互動,但是并不是為了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只是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傳統教學模式通常都是以教材為中心,教師的講解為指導,被動的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沒有進行主動探究。這就導致了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下降。為了提高學習的效率,除了課堂教育之外,需要采用高效的學習方法,從而獲得學習成就感,并自主開展課后研究,圍繞教學知識提出問題,通過課后集中討論來加深自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才能夠理論聯合實際,并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的運用方法,有助于培養我們的獨立學習能力。
三、如何提高財經法規學習興趣
1.在課堂中多與教師進行交流
課堂教學是財經法規教學的主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場所。因此,在課堂中多與教師進行交流,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舉手發言,從而與教師進行進一步的討論,從而學習更多的知識。這樣一來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參與度,同時能夠保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讓學生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教師也會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詮釋,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易于理解。
2.在課外收集相關資料進行自主學習
除了課堂學習之外,我們可以在課后進行復習與預習,這樣能夠梳理所學知識,并更好的在課堂中學習新的知識。因此在課后中,可以通過自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在經過教師的指導,深化教學知識,了解事物的本質。例如,在學習稅法知識中,某高新技術企業的年收入為3000萬(包含國債利息收入100萬),發生,支出成本費用為2000萬,其中工資薪酬總額為500萬,那么請問該企業職工福利費扣除限額為多少?該企業的使用稅率為多少?通過自己對問題相關信息的收集與分析,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財經法規教學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培養我們的知識運用能力,樹立實事求是的觀念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3.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
若只是簡單的閱讀書本可能導致我們無法快速理解,若有效應用圖片、視頻等方法再現財經法規的知識,通過多種方法為學生展示經濟現象,從而讓我們進行自主思考,更好的觀察經濟學的規律,才能夠通過情景建立相應的經濟模型。目前網絡中有許多的財經法規教學視頻,我們可以課后通過網絡資源的觀看來學習財經法規相關知識。
四、結束語
財經法規是會計專業的必修科目,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具備較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意識,同時要具備一定的研究精神,通過財經法規知識的學習來掌握各種經濟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培養自身的專業素質。(作者單位為衡水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