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數字經濟時代的企業,面對萬物互聯打造的虛擬空間與隱藏在互聯網下的規則程序重構,需思考企業發展模式的矛盾與更新以及業財融合的深度應用價值。本文概述了業財一體化的內涵及影響因素,介紹生活用紙制造業如何通過信息化建設、優化流程等實現業財融合,助力企業實現經營全過程的精細化管控。
業財一體化是企業通過優化流程設計,將管理制度嵌入系統,將業務、財務、管理流程有效結合并達成優化控制環境及各經營業務事項的共享數據庫,可助力企業實現經營全過程的精細化管控。
一、業財一體化的內涵、影響因素
(一)內涵。業財一體化是在數據庫、網絡、系統管理平臺的環境下,通過優化流程設計,將管理制度嵌入系統,將業務、財務、管理流程有效結合,以業務事項為基礎的信息處理流程,使業務與財務數據相融合。企業的經營信息依據不同的作業動因建立不同業務事項的信息模塊,并將管理信息、業務數據、財務數據高度集成于系統管理數據庫,由各部門工作人員依據崗位職能的授權從共享數據庫獲取所需的信息。企業通過數據共享對經營全過程進行實時的動態管控,充分發揮管理職能。
(二)影響因素。企業的管理模式、制度、流程均會影響業財一體化的執行,首先是財務傳統的管理模式對業財一體化執行的影響。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主要是立足于會計核算工作,未參與實質性的經營管理。其次,軟件未能協調使用,造成信息孤島,影響經營事項的實時決策。
如何解決信息孤島的問題,如何實現對產品全周期過程的管控?筆者公司(簡稱TJ)通過建立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優化流程、優化資源配置、完善績效考核機制等,實現業財融合,通過數據共享實現經營全過程的動態管理。
二、優化流程,實現數據共享
筆者公司(簡稱TJ)產品銷售國、內外,企業在國內設立3個銷售大區及1個直營部,設立外貿部負責國外市場,分支機構眾多,管理也較為復雜,需加強經營風險及成本控制?;谄髽I經營發展戰略規劃,TJ公司建立了企業資源管理系統(MES),該系統能夠實現采購、生產、倉庫、質量、銷售、財務數據、績效考核全面數據集成,通過數據共享達成精細化管控產品周期的經營管理。并從德國引進先進的條碼全程追朔系統,該系統能確保產品生產過程的品質進行動態追蹤與管控,對企業經營管理與變革進行深層次的推進,形成以質量創發展、以管理創效益的公司管理理念。
(一)優化采購管理流程,實施精細化管理。一是對原材料、輔料、包裝物、設備等實施采購招標,在采購管理模塊中進行采購的聯合審批(申請部門à采購部à財務部(設備部)à分管總à總經理)。二是建立供應商信用評價體系,通過供貨能力、進價、應付帳款帳齡分析、質量等,對供應商進行評估,從中選擇優秀的供應商進行優先采購。三是以質量、應付帳款周轉率、缺貨情況等對采購人員進行考核。
(二)建立生產管理信息平臺,達成精益生產。將信息技術、作業流程、條碼技術、互聯網等高度融合并實現流程一體化運轉,達成標準化的作業流程、標準化的產品質量、準確計算產品成本及分攤制造費用的目標。一是訂單精細化管理。系統可依據產品清單編制相應的物料清單并生成采購計劃與生產計劃。生產車間及設備部可依據物料清單設立產品工藝及制定生產工單,實現標準化生產與管理。二是應用條碼技術對產品生產動態進行管理。在各車間作業工序裝置條碼閱讀器實時收集產品生產過程中數據,精細化歸集材料成本及加工費,并通過電子看板實時管控各車間班組與人員工作進度、班組交接情況、產品質檢情況。三是協同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通過作業信息實時反饋,有效協同管理生產計劃、調度及加工,將生產及物料控制的調度能力與車間管理人員結合現場的實際生產情況進行融合管理;經過智能控制作業過程及實時檢測,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四是實現系統智能計算產品生產成本。系統通過車間條碼采集材料與工時數據并自動歸集同一批號的產品成本及制造費用。
(三)銷售管理精細化。將銷售置于系統前端管理,通過年度銷售計劃指導銷售定價、折扣政策、賒銷政策。銷售部加強事中管控,財務加強對銷售情況的財務分析,協助銷售部開拓電商渠道及挖掘市場潛力。
(四)倉庫管理精細化。一是在倉庫系統管理平臺中設立待檢、合格、隔離、退貨倉庫,下設原材料(木漿、草漿、蔗渣漿、竹漿、廢紙漿)、輔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成品庫(紙品、衛生巾、護墊、濕巾、紙尿褲),設立出(入)庫制單、審核、確認環節的管理。二是將條碼技術運用于庫管理中。入(出)庫的物資的需掃描包裝條碼,按入(出)庫單據確認數量、質量無誤后,將不同批號的物資分倉、分類、堆垛管理,作好物資卡片登記及掛牌管理。三是加強安全庫存管理。生產部負責管控安全庫存,財務部依據過去過去12個月平均銷售量、補貨周期測算安全庫存,協同倉庫及生產部管理。
(五)建立“互聯網+產品+服務”的移動辦公管理平臺。智能3G移動虛擬工廠的系統, 可對訂單進度、車間生產人員與機臺分布情況等生產過程進行實時監控與追蹤。對于重要的客戶及重要的訂單設置智能關注,實時跟進管理及提供相應的服務。
三、建立全員、全成本管理體系
(一)建立動態的全成本費用管理體系。一是以成本中心為核算單元,按其管理功能劃分為后勤(財務、人事)、業務(采購、外貿、內貿、)、生產(設備部、品保部、倉儲部、OEM部,及機臺、包裝、材料、機修車間)三個體系。二是加強產品目標成本的管控。通過系統管理平臺自動歸集與分攤產品成本,對訂單在各作業車間的產品成本、利潤情況進行實時統計并分析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偏差原因,向生產部提出糾偏建議,并將偏差額納入各作業車間的績效考核指標,促進員工參與成本管理。三是構建完整的分析體系。除了對財務狀況(資產、負債、利潤、現金流)進行分析外,增加對產品生產成本與生產利潤、銷售情況等進行分析,為管理層提供決策建議。
(二)建立績效與成本管理循環。一是設立崗位、績效工資管理體系。二是制定績效考核方案。績效考核指標主要從日常行為規范、執行力、工作質量、態度等方面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員工任用、晉升、轉崗、調薪、獎懲等依據。除上述考核外,各部門還將考核指標進行細化,如銷售部的KPI指標還包含應收帳款周轉率、客戶服務質量與態度等;生產部的KPI指標包含、報表與票據、6S完成情況、帳實相符、收發及時準確率、先進先出、特殊貢獻、重大事故等;財務部的KPI指標還包含稅務管理、成本管控等;采購部的KPI指標還包含物賒銷期、缺貨時間、合格率等;人事部的KPI指標還包含培訓指標完成率、人員留存率等。三是進行績效分析、評價。管理人員可通過系統管理平臺獲取相關的KPI考核指標數據,對員工進行績效分析、評價。
四、結語
處于數字經濟時代的企業,面對萬物互聯打造的虛擬空間與隱藏在互聯網下的規則程序重構,需思考企業發展模式的矛盾與更新。而業財一體化的應用順應了當前形勢,對于企業實施經營轉型起了積極推進的作用,也為企業實現優化內控環境與經營全過程的精細化管控夯實了基礎。(作者單位為泉州天嬌婦幼衛生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