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是以使用價值管理為基礎的價值管理活動,它運用一系列專門的工具方法,通過確認、計量、歸集、分析、編制與解釋、傳遞等一系列工作,參與企業規劃、決策、控制、評價活動并為之提供信息。管理會計的核心是決策會計,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的會計信息處理系統。目前,企業應用管理會計時所常見的工具方法有作業成本法、平衡計分卡、本-量-利分析、全面預算管理、杜邦分析等,并隨著實踐發展不斷豐富完善。這些方法廣泛應用于企業的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等領域。
一、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管理會計引入中國后,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分析我國企業運用管理會計大致有四種狀態:即“不知未做”,“不知在做”,“已知未做”,“已知在做”。無論哪種狀態,總體來說,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中均存在理論體系不完善、人員素質不匹配、企業重視不夠、信息化應用程度不高等諸多問題。
(一)管理會計人員素質不匹配
在現有的教育體系下,鮮有高校開設管理會計專業,高校的管理會計教育從屬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盡管加入了培養課程體系,但是師資隊伍和實訓建設均尚未完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力量薄弱。而在企業內部,目前從事管理會計的工作人員多數由普通財務人員兼任,甚至還有聘請的代理記賬的人員,財務人員的工作重點局限于記賬、報賬,這些人員沒有接受系統的管理會計知識教育,缺乏管理會計理念,多數不會使用管理會計的專用工具方法,不足以勝任管理會計工作,使得管理會計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二)管理會計信息化應用程度不高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已成為企業配置數量最高的辦公設備,但企業財務電算化并未全面普及,更談不上信息化。有的企業即便實現了電算化,也存在重核算、輕管理的問題,使得管理會計工作停留在依靠大量手工操作來完成問題分析解階段,系統資源浪費嚴重。總體來說,我國信息技術發展能力較弱,管理會計信息化更是處于起步階段, 軟件利用率不高,無法真正為企業帶來高效益。
(三)企業經營管理層重視不夠
一方面,傳統的財務會計是對企業的各項財務信息進行核算,很多企業管理者認為會計只會報賬、記賬,出具報表就可以,尚未意識到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管理會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企業管理者為了政績急功近利,過分關注了短期利益,而忽視了長期發展。在中小企業,管理會計的應用則以領導層的個人意愿為主,不少企業領導人懂得經營卻不善于管理,忽略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在組織機構設置上,管理會計機構很少設置或是形同虛設。這在一定程度上都影響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
二、加強企業管理會計應用的對策
(一)加速管理會計信息化進程
信息化是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迫使我們不得不加速信息化進程。管理會計要想充分發揮作用,必須以大量信息為依托。隨著大數據和互聯網的發展,信息資源進一步開放和共享,網絡系統能以低廉的成本,快速獲得單位與外部環境之間、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市場、經濟、金融、人才、物流等信息,建立企業信息庫。
(二)加強管理會計體系建設
在建立理論體系的同時,各地財政部門應建立專業的管理會計職能機構,開展典型案例研究。通過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勵財務會計規范、企業結構合理的企業進行試點,集合政府、高校、企業的力量,將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推動管理會計產學研發展。典型案例形成后,進行廣泛討論和研究,并予以整理歸納,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體系在我國企業中得到逐級推廣,形成示范效應。從而更加促進中國特色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
(三)加強企業對管理會計的重視
管理會計未能在企業得到良好應用的首要原因就是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首先,企業管理者的覺悟和素質水平在管理會計的應用推廣中占據著關鍵作用。企業管理者必須具備管理會計意識,將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目標,方能發揮管理會計的巨大作用。其次,要強化會計人員的意識,經常性的進行培訓,掌握管理會計的知識理論與應用技巧,真正從心里上重視管理會計。最后,管理會計不僅僅是管理者與會計人員的事情,也需要企業全員參與配合。
三、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和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管理會計已然成為創造企業價值的重要工具。但我國管理會計起步晚、領導缺乏意識、企業內部控制差、高端會計人才少等原因注定了管理會計的應用和推廣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企業應通過政策和制度支持鼓勵在管理會計應用上的投入,將理論聯系公司實際情況,營造企業自身的管理會計體系,相信管理會計必將在企業管理中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應。(作者單位為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