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機構內部控制在新時期具有了更加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但是很多養老機構并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導致內部控制制度缺失、內部控制實施流于形式等多種問題出現。本文擬從會計視角分析養老機構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并借此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
一、會計視角下養老機構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對內部控制戰略意義認識不清
養老機構的管理者在養老機構的運營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的理念和想法直接決定了養老機構能否健康持續運行。但是筆者調查研究中發現很多養老機構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均存在偏差:首先,養老機構管理者對內部控制內涵和本質認識不深,公立養老機構和私立養老機構管理者普遍呈現出風險控制意識有待提升的局面,接近半數的管理者認為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沒有達到不可或缺的程度;其次,養老機構管理者對會計工作和內部控制之間的深刻聯系認識不夠深刻。會計信息化背景對內部控制的影響是非常廣泛的,但是部分管理者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導致內部控制制度和會計信息化系統之間難以有效融合和接洽。
(二)內部控制業務流程混亂
近年來國家逐步加大對養老機構的支持力度,同時對養老機構內部控制業務流程提出了更加規范和嚴格的要求,但是在實際運行之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養老機構依然存在內部控制業務流程混亂的情況:首先,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依然集中在事后控制環節,在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上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以國家財政專項資金為例,養老機構大多將監控的重點放在了資金使用方向上,而對資金的使用效益和價值發揮卻不聞不問,導致機構內部控制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業務流程缺乏嚴格的監管,越權現象明顯。嚴格的業務流程是預防風險的重要前提,但是養老機構內部控制業務流程監管大多流于形式,管理者一支筆現象非常明顯,很多規定的內控流程根本沒有實施過。
(三)風險評估能力弱化
風險評估是內部控制工作開展的關鍵環節,是養老機構即時發現運營過程薄弱環節和漏洞之處的最佳方法。目前來看,養老機構風險評估能力還有待提升:首先,會計數據的安全性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越來越差,互聯網技術使得會計信息數據得以在計算機和相關的云計算平臺上進行存儲,無紙化會計處理模式一方面給會計核算工作帶來極大的便捷性,但是另一方面則也給會計數據的安全性帶來極大的威脅。存儲數據被破壞、存儲數據被篡改和盜取等現象比比皆是。會計信息化對財務人員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目前養老機構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還不能勝任內部控制要求;其次,養老機構信息溝通平臺不健全,信息溝通不及時、不充分的情況較為明顯,導致風險評估能力被嚴重削弱。
二、會計視角下養老機構內部控制優化策略分析
(一)提升養老機構管理者內部控制意識
第一,要加強和相關部門的信息溝通能力,ERP環境下內部控制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對內部控制實施效果有很大的影響,管理者因此需要積極地參與到政府部門舉辦的各項財政培訓活動之中來,加強自身對養老機構運營特點的把握和內部控制創新的思考;第二,要樹立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會計信息化條件下,內部風險控制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需要養老機構全員的參與,管理者應當調動全員參與積極性,努力在內部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
(二)優化內部控制環境
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實施需要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作為支撐。筆者認為養老機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構筑良好內部控制環境:第一,完善組織控制結構。養老機構的部門設置要和企業單位、事業單位相比要簡單得多,但是內部控制也不可忽視對完善組織控制結構的重視,要形成針對性和專門的內部控制部門,著重強調評估和分析養老機構運營過程中的風險,同時還要對崗位工作職責進行細化, 建立清晰的權責脈絡,加強內部控制人員的責任感;第二,要加強內部控制活動硬件配備。
(三)完善內部控制業務流程
傳統會計信息審核過程中,會計人員處理賬實不符的問題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個崗位財務信息傳遞有延遲性造成的。會計信息化要求對內部控制業務流程進行優化:一方面,在優化內部控制業務流程前要進行積極的準備和調查工作,對業務流程再造的目標予以明確,確定業務流程再造要實現的戰略目標,進而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內部控制業務流程再造之前需要進行會計信息網絡安全管理,提升會計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善性,使得會計電算化系統中的授權交易機制、崗位責任制度、績效考核機制能夠有效地運行和落實下去。
(四)提升風險評估能力
在網絡環境下,養老機構的各個工作人員都要提升信息溝通和分享的效率,及時將運營過程中產生的信息分享給內部控制部門,使得內部控制人員能夠及時進行信息匯總并判斷,找到內部控制風險點和內部控制薄弱環節,對重點環節的財務信息進行重點關注,避免出現資金短缺、資金濫用問題,加強對投資項目的監管,最大限度降低投資風險。(作者單位為無錫市社會福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