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中存在的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發展,而信用擔保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有效的金融支持模式,且普遍被世界各國的融資擔保機構所采用。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相關部門對于我國中小企業貸款困難的問題并沒有給予有效的解決方針,因此,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通過對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制度的設計、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模式以及政府在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的角色的分析,探討出中小企業出現融資擔保困難問題的主要原因,并根據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環境以及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問題的方案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相關人員有所啟示。
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問題是世界性難題,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理論界相繼提出了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相關理論,為融資擔保活動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盡管我國部分相關學者認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可行性較低,但經過國外大量實踐經驗證明,構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問題的重要手段。1992年,我國開展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實踐活動,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通過貸款的方式來滿足目前企業資金需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新興行業。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化研究。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制度的設計分析
經我國相關部門研究人員調查研究表明,我國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嚴重不對稱,銀行為了降低借貸風險,在發放貸款時會選擇信貸配給,而這直接導致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出現融資難的問題。信用擔保,是銀行為了化解銀行與中小型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而推出的信用中介活動,信用擔保需要擔保人或擔保企業自身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與信用基礎,銀行通過對擔保者進行專業化的信息收集與信息處理,進而緩解中小型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構建中小型企業信用擔保機制,通過信用擔保中介,促使銀行的貸款配給能夠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彌補了銀行與中小型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此,合理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制度,能夠解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構建搭建信任的橋梁。
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依然停留在初級階段,相關擔保制度體系不完善。總體來看,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相關法律執行度較低、行業監督管理力度不足、所建立融資風險的補償機制開展范圍不夠大、擔保機構所建立有效的規章制度不夠完善。針對上述問題,我國相關學者提出的解決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兩中:(1)進行對現有擔保組織制度的創新工作: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降低銀行融資風險,引入第四1WnTC0Hksd+Mo099sjxH4EuwOocfYlpeXY3mi7pa+yA=方擔保融資模式,在擔保費收入之外尋求其他收益來源。(2)在現有制度的基礎上進行做完善:針對目前融資資金來源不穩定的狀況,建立相應的補償機制。在風險分散機制設計上,反擔保模式存在費用高、過程繁瑣等限制因素,并不適用于現在中小企業融資,因此,我國銀行應引用再擔保模式,建立再擔保制度,從而完善風險分散機制。除此之外,在風險管理制度上,應加快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并建立健全的中小企業信用法律體系,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環境,并建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模式的分析
根據我國相關部門研究人員調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模式主要分為互助型擔保為主體的信用擔保模式、商業性擔保為主體的信用擔保模式以及政策性擔保為主體的信用擔保模式。
(一)互助型擔保為主體的信用擔保模式
互助型擔保為主體的信用擔保模式,會員企業互助聯合、小額入股,自我服務、自擔風險、自我管理, 且在成本上也有獨特的優勢。其機構的法律形式應該為社團法人,而不是企業法人。當地政府應當是中小企業互助性信用擔保的監管者和服務者,側重于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不要干涉它們的正常經營活動。一方面,互助型擔保為主體的信用擔保模式不盈利為目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擔保費用,同時還免除了部分程序費用,沒有專門的運作和管理成本。相比于商業性擔保為主體的信用擔保模式與政策性擔保為主體的擔保模式有較大的優勢,更適用于現代中小企業。另一方面,我國正處于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我國政府大力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建立信用擔保機制對于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十分重要。
(二)商業性擔保為主體的信用擔保模式
該種擔保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尋租現象滋生、減輕政府財務負擔、政府的非政府行為等情況的出現,并且我國部分城市政府鼓勵銀行建立商業性擔保為主體的擔保模式,認為該種擔保模式對于中小企業的扶持,主要應用民間資金,而政府機構處于引導作用。然而,本文所指的商業性擔保為主題的擔保模式,并不完全應用民間資金,政府也應投入一部分資金,以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三)政策性擔保為主體的擔保模式
建立政策性擔保為主體的擔保模式,要求以政府為主體,大力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中小企業發展,在不以公司盈利為目的的前提下銀行融資風險。
綜上所述,結合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特點以及融資特點,建立互助型擔保為主體的擔保模式、商業性擔保為主體的擔保模式、政策性擔保為主體的擔保模式,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必要選擇。
三、政府在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的角色分析
政府在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的角色可以看作為擔保人、市場環境操控者以及風險監督管理者。
在擔保出資問題上,我國相關學者進行了對政府是否有必要作出投資行為進行了探討。一方面,我國部分相關學者認為,在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體的下,政府無法在執行調控與管理職能之后做出對中小企業的投資,沒有足夠的經濟資源為中小企業進行擔保,無法發揮其主導作用,只能選擇引導社會支持,采用商業性擔保為主體的信用擔保模式以及互助型擔保為主體的信用擔保模式,對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服務。另一方面,有學者認為只有提供對融資擔保機構的財政支持,并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服務,才能夠保證我國融資擔保機構順利發展。這是政府應當承認的責任,也是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政策性”性質決定的。相比于國外的融資擔保機構,部分發達國家的融資擔保機構是政府獨資的,但在國外中小企業貸款活動中占的比重較小。
在具體運作問題上,政府應積極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提供相應的資金資源,明確服務范圍,僅對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中小企業提供服務。將扶持經濟收益較為穩定的企業與投資風險較高的科技創新企業進行結合,使政府能夠真正發揮其服務功能。同時,建立全國性的再擔保機構,完善擔保制度,解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中出現的問題。
四、中小型企業融資擔保的問題與對策
基于上述分析,我國相關學者對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這次研究對于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中小企業貸款困難的問題并沒有緩解,且部分擔保機構仍然存在不愿意降低費率、不敢開拓新市場等問題。基于此,我國相關部門研究人員必須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問題,針對目前我國經濟市場環境,完善信用擔保制度,在最大程度上推進我國信用擔保機構的發展。
首先,目前現擁有的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不完善,運行效率不高,且不具有良好的運行環境,相關配套設施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合理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制度仍然停留在初級次面,政府相關部門嚴重忽視配套制度的建設與相關政府政策的建立,只注重于建立信用擔保機構,對于目前我國現有的具有關鍵性作用的制度和措施,還未得到統一。
其次,我國大部分學者都強調政府應在信用擔保過程中扮演積極角色,投入大量資金,促進中小企99ca6eade4b8d53ab24bf844fa6701e272d0eea90a11e82c7a25a7f13b3e4417業發展,但是很少有學者細致的研究中小企業融資和擔保的內在關系,導致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構運行效果不佳,并沒有緩解中小企業與融資擔保之間的矛盾,使得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構難以達到預期的建設目的。
第三,目前我國制定的信用擔保機構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不健全,法律體系不完善,且執行力度不夠。我國相關部門應借鑒國外的中小企業融資經驗,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將政府行政主管監督體系問題、信用擔保機構貫徹落實國家政策方針問題以及政府經濟資源支持問題納入到擔保機構相關的法律法規當中,逐步完善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法律機構。
最后,我國中小企業是一個規模龐大、且結構較為復雜的群體,而信用擔保是一項具有較高經濟風險的活動,由于我國各地區社會環境以及經濟市場環境有較大的差別,導致我國不同地區中小企業的資金實力有很大差距,且對于融資資金的需求也都不相同。針對企業對于融資資金的需求不同這一現象,不同地區的融資擔保機構的擔保模式也沒有必要采取統一模式,避免出現融資擔保機構所采用的擔保模式不符合本地區企業對于融資資金的需求而加劇企業與資金擔保機構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同地區的擔保機構采取的擔保模式應該嚴格依據企業的資金需求,針對目前本地區中介成本以及監督成本,制定出適合本地區的資金擔保模式,根據中小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結合中小企業發展特征以及當地市場經濟環境特征,在融資服務過程中創新融資擔保運作模式,進而實現銀行與企業雙贏的局面。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世界各國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選擇構建金融信用擔保機構,目前,信用擔保是目前世界各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所普遍采用的一種金融支持模式。我國學術界在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制度設計、擔保模式選擇和政府在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中的角色定位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這對于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滿足中小企業資金需求,推動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構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擔保實踐活動也在政府的支持下順利進行。(作者單位為金湖縣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