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各大企業所產生的影響巨大,金融財務會計專業由于需要對表格、數據等資料進行制作,因此信息化的普及對于金融財務會計工作水平的提高有積極意義。本文旨在對信息化在金融財務會計工作的應用效果、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將相應改進措施進行提出,加強企業在信息化發展趨勢下對金融財務會計工作的進一步優化。
一、信息化對金融財務會計中的影響
(一)提高工作效率
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處理金融財務會計工作,對提升會計資料工作有顯著效果電腦對會計資料的輸入格式較之人工處理標準程度較高、用時較短,對于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資料的處理這一點是傳統人工處理無法比擬的。工作人員所要做的是就是將數據資料進行準確無誤的錄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傳統人工資料處理的工作量。金融財務會計工作中所需大量的信息用于顯示企業經濟發展狀況,信息技術的表格、數據的運用,可以將傳統文字數字表達轉化為表格統計、折線統計等,使企業工作人員對企業經濟發展現狀一目了然。與此同時,再運用信息技術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計算時,可對企業財務中的、融資結構、財務風險等進行了解,便于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信息技術應用與金融財務會計工作中后,可對在經濟社會發展與財務工作所出現的問題進行整理,再通過網絡途徑進行相關解決問題的咨詢,對提升金融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水平與工作質量有顯著意義。
(二)發生職能轉變
傳統的金融財務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對會計信息進行管理、監督,隨著信息技術在金融財務會計工作中的應用后,會計的基本職能不斷朝著管理型進行靠近。據研究發現這是由于計算機普及之后使得金融財務會計信息可以進行分享、交流,便于企業管理人員對財務信息進行及時的掌握,再依據金融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中的不足之處進行相應的改善措施,對確保金融財務會計所提供的財務信息真實有效有積極作用。而金融財務會計專業人員應對職能的變化進行盡快適應,提高自身專業能力更好服務于企業財務管理。
(三)經濟收益上升
經濟效益對于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有重要作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效益的提高對于產品質量與產品服務的提高有著密切關系。金融財務會計信息能通過企業的勞動成本使用、實際收入進行經濟效益的反映,應用信息技術能降低重復工作率對會計業務的治療效率提升有積極作用。企業管理人員能通過財務信息的了解后提前對所需企業產品成本的投入數額進行預算,嚴格控制成本、發掘潛力人員,對提高決策有效率與促進經濟效益增長有推動作用。
二、信息化在金融財務會計工作應用下的不足
(一)財務信息容易發生泄漏
計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金融財務會計工作的工作量。但由于網絡技術具有開放性,信息服務體系有待加強完善,不能杜絕外界對此進行訪問查看,致使企業財務信息容易被他人盜取,造成企業的財務信息泄漏。與此同時,企業計算機體系由于存在安全防范意識,極易遭受黑客以及病毒的入侵,在沒有備份的情況之下計算機體系發生崩潰,致使企業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網絡安全問題應引起企業全體人員的重點關注。
(二)沒有合適的人才
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信息管理化人才對金融財務會計工作又好又快開展有積極作用。這就要求從事金融財務會計工作人員需要對計算機技術熟練掌握之外,還需要強大的分析能力對財務信息中的不合理之處進行優化,以及其他綜合能力。但由于在傳統金融財務會計工作的影響下,只是將財務信息進行計算錄入,而缺乏分析思考能力,不利于企業金融財務會計工作的進一步優化,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三)缺乏有效的信息網絡軟件應用
現代信息技術為企業的金融財務會計工作帶來了便宜,但由于信息化下的資料繁雜但有效信息卻十分有限。加之各企業的金融財務會計工作都收到了網絡惠及,企業內部將處理大量的工作,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增加了金融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缺乏有效的辦公軟件對于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高會有一定阻礙。除此之外,我國雖然計算機信息處理軟件較多,但僅限于表格中的電子計算,對于信息化管理領域還沒有加以涉及,企業管理者不能有效進行多套賬目一起穿插式查詢,對實現企業金融資本跨越沒有推動作用。
(四)企業管理領導水平不足
企業管理者在企業發展中起著領頭羊的作用,將對企業的整個戰略發展目標實現產生直接影響。由于企業管理者中存在經濟效益為重的落后管理理念,對在對計算機進行選購時忽略產品效能,選擇過于便宜的計算機致使金融財務會計工作效率不高。加之企業管理者缺乏全局把握管理理念,對每月財務報表信息不加思索、全面分析,不能對財務信息反映出的相關部門發展不足進行及時發現并優化,也對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與金融財務會計工作的優化產生了嚴重影響。
三、對信息化在金融財務會計工作中存在不足的應對措施
(一)企業管理人員引起高度關注
企業管理人員應對信息技術應用在金融財務會計工作的重要性進行重視,對提升在金融財務會計工作中的工作效率、行業的市場競爭能力等重要作用進行了解后,建立科學有效的財務信息管理體系。在體系建設過程中,應對資金人力的投入力度進行加大、對業務流程中的不足進行協調,形成事前把控時候反思的有效機制。在實施科學的財務信息管理體系中,應建立中心指揮對企業各系統之間的信息進行有效連接,達到資源共享、運行高效的目的,對實現企業整體經濟的提升有積極意義。
(二)增加從業者的業務能力
在信息化的普及下企業對金融財務會計這一職位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從業者在精通專業領域知識外還應掌握跨領域知識,在此形勢下加強對會計從業者的綜合學習十分必要:由于信息化的普及會計從業者需要熟練掌握對計算中表格工具、數據分析等相關工具的使用,便于在金融財務會計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在瞬息萬變的網絡環境中存在著許多不穩定因素會對財務信息的處理產生難度,這要求會計從業者需擁有強大的分析判斷能力、擁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增加法律意識,對于在金融財務會計工作中保護企業機密,為企業創造更多經濟效益有重大作用。
(三)加強網絡風險防范意識
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的開放性為企業金融財務會計工作帶來一定風險,因此企業管理者應聘用專業人員對企業計算機系統存在的漏洞進行全面修補,加強對員工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風險意識的培養,下載防病毒入侵的軟件、防火墻等,提高重要文件信息隨時進行備份保存的意識,對有效降低因計算機出現問題而造成的企業財務信息泄露有重要作用。
(四)保持企業競爭優勢
隨著信息化大量有效信息,對企業發展有積極意義。但企業若想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需通過科學技術的合理運用對金融財務會計從業者的工作量、工作時間進行減少,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重要作用。在對計算機進行選擇時,應對其內核、處理器、屏幕分辨率、硬盤存儲空間等進行合理選擇,磨刀不誤砍柴工,若由于計算機不好而市場發生斷網、黑屏、運行速度緩慢等情況,將會對企業經濟利益產生巨大影響,不利于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優勢的保持,計算機性能的好壞對金融財務會計工作的質量、水平的提升有推動作用,將會計信息化工作的基礎進行牢固。
四、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其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巨大、操作簡便、信息資源共享等優點已惠及我國各行各業,對金融財務會計工作也帶來極大的影響。通過對信息技術應用于金融財務會計工作中工作效率提升、職能轉變等影響進行研究分析后,再將信息化下金融財務會計工作中的安全風險防范意識差、從業者能力低等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加強企業管理者意識、對金融財務會計從業者的業務能力進行提高等措施,對優化金融財務管理、提升工作效率以及促進經濟增長有重要作用。(作者單位為江蘇省鹽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