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化管理是學校管理的核心工程 。它可以規范學校日常管理 、明確管理目標 、細化管理單元 、改進管理方式 , 確保管理高效準確到位 ,提升學校工作開展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形成帶動學校良性發展的健康機制 ,對創建一流大學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高校學生工作能夠順利 、有效的開展離不開高效的管理,精益化的管理思想也要引入到現代高校的學生工作中來 。如何有效地利用精益化管理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已成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課題 。
一、精益化管理的內涵與認識
精益化管理也叫管理精益化, 它的步驟一般是統一思想、制定制度、執行制度、反饋總結的過程, 它的內容是工作要精確定位、精益求精, 細化目標、細化考核。 “精確定位”是指對每個單位、部門和崗位的職能要定位準確、職責要明確, 對每個工作體系的各個環節都要規范清晰、有機銜接;“精益求精”是要求對待工作高標準、嚴要求, 做到盡善盡美;“細化目標”是指對任務進行層層分解, 指標落實到人;“細化考核 ”是指考核時做到定量準確、考核及時、獎懲兌現。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 企業的生產方式經歷了從單件生產到大量生產, 再到精益生產的變革。精益生產方式, 是一種旨在追求生產經營活動盡善盡美的全新生產方式。相應地, 精益化的管理思想也要引入到現代高校的學生工作中來。高校學生工作能夠順利、有效地開展離不開高效的管理, 教育管理工作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 如何有效地開展學生工作管理, 已成為高校學生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課題。
二、精益化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內容
我們要精心抓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必須在高校學生管理中實行精益化管理。那么, 精益化管理在高校學生工作管理中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呢? 精益化教育管理要求我們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繼續推行項目化管理, 完善各類、各種學生管理制度;要求從長遠著想, 細處落實;在管理的方法上要實事求是, 富有成效, 而不是管理上的形式主義。
對于初入大學校門的大學生來說也是。他們走進了一個新的環境, 進入一個新的學習階段, 在他們的意識中也有一個接受、發展的過程。 高校學生工作管理中的每一項措施、每一條建議是否能讓他們接受, 怎樣接受,接受得好與否, 會直接關系到今后各項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們既要在管理中嚴格地要求學生, 但同時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充分地尊重學生, 這就要建立在精益化管理工作的基礎上。我們會相應地制定出各種各類管理制度, 這些各種各樣的管理制度要涵蓋到有關學生一切利益的方方面面, 比如《學生手冊》上的各項條例。 對于所有的這些相關條例,我們要盡可能詳盡地做好分工和明細, 讓學生有據可查, 有據可依。 精心抓好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對于以后更進一步的有序、高效地開展學生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三、精益化管理是構建大學文化的重要內容
精益化的管理方式正日益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發揮重大的作用。 我們在教育管理中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 實事求是地分析, 細致地分析, 從而制訂出各種各樣的相應的措施。我們必須按類型紀錄每個學生的個人檔案。只有在細致、實事求是的分析基礎上, 我們才能有的放矢, 有效地制訂、落實切實可行的措施。精細的管理, 精細的設計, 促進了高校學生管理的持續化和實效性。只有將一系列的措施建立在細致的、實事求是的分析基礎上, 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相應地推行項目化管理, 完善各類、各種學生管理制度, 才會富有成效地對高校進行管理。
大學文化建設包括制度文化和人文文化兩個部分。制度文化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強制度建設是進行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保證。體現出全體大學人的共同意愿和追求, 也必須有制度作保證, 使大學文化建設有“法”可依,用制度保證大學文化建設, 用制度約束大學人的言行, 用制度促使大學文化走向成熟。人文文化是一種制度與人、人與人、人與物的民主、和諧、美麗的綜合反映。
因此, 建設大學文化也就是大學文化精益化的過程, 也是對大學精神提練的過程, 大學文化建設水平的高低, 歸根到底是對精益化管理水平的考量。縱觀世界名校, 他們的文化建設無不是在是在管理上有過人之處,單靠口號和粗放管理是不能創造出學校品牌的, 是不能培養出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的, 更不能建設高水平的大學文化, “天下難事, 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細。”也就是說精益化水平與思想及管理精益化的方法是一切事業成功的前提和保證。一所高校如果沒有管理的精益化, 沒有十年甚至幾十年的內涵的發展與積淀, 是談不上大學文化建設的。
四、思政工作者在精益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高等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 思政工作者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軍, 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工作核心是培養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高校培養人才,必須堅持德才兼備的標準, 而要堅持這個標準, 就必須重視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政治輔導員則擔此重任, 思政工作人員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壞, 直接關系到高校以德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健康實施, 也直接影響到高校穩定局面的長期保持。另外, 思政工作者是學校與學生聯系的橋梁與紐帶, 和學生保持著固定的直接聯系。學校針對學生的每一項要求、每一次活動、每一個通知最后都落腳于他們, 并通過他們傳達布署, 比如, 學校各項制度的規范執行與檢查監督和對學生活動的組織管理。
管理精益化與管理人性化是統一的, 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為本, 一切圍繞人, 以人為中心的管理。管理精益化是高層次的管理人性化, 是管理人性化的深入, 兩者管理的核心是管“人”, 后者注重對人性的尊重, 前者在尊重人的基礎上, 更注重管理細節、更注重管理效果。
在高校中, 廣大同學對黨員發展, 獎貸勤補等是關心熱點, 學校為此都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制度無聲人有情, 作為一名思政工作人員在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的基礎上, 如果努力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完全可以保障了工作, 又對整個學生的思想起到很好的引導與示范作用, 統一了思想、達到目的。例如, 低年級學生參加活動積極, 學習主動意識不夠, 我們可以在
黨員發展上從這個群體中選拔學習特別優秀的學生;高年級學生參加活動不積極, 我們就可以在學習比較優秀的學生中選拔工作積極的學生加入黨組織;通過這些方法可以在學生思想上有這樣一個概念, 如果要加入黨組織, 政治上求得發展, 學習與工作必須同樣優秀, 這就達到了我們教育學生的目的。
同樣, 在后進生的管理與教育上, 更要注重管理精益化, 注重教育的效果。例如, 學校每年對部分學生因學分達不到規定學分的給予學業警告,學校的制度規范、嚴格, 但對于實際操作層面的一線輔導員來說, 在嚴格執行學校的制度的基礎上, 還要注意制度與情感的交流, 耐心細致地做好他們思想教育工作。處理引導的好, 會很好達到處分目的, 重新喚起他們的學習熱情, 如果處理的不合適宜, 也很可能達不到預期。我們采取的辦法有, 首先, 找本人談話, 教育他們認清形勢, 正確對待;其次, 一對一的結對子, 讓學習優秀的同學監督、幫助他們的學習;第三, 及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 形成合力;第四, 班委成員重點關注。通過這些方法, 大部分同學在一段時間后變化明顯。
五、實行精益化管理, 創建和諧校園
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生工作和諧化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組成。和諧校園的建立以校園為載體, 以內和外順、同舟共濟、政通人和、穩定有序為主要特征。全校要樹立全面、協調、自由、充分發展和良性互動、整體優化的教育理念。這就不僅要求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素質”要和諧發展, 課程之間、教學環節之間要和諧發展, 還要各種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諧利用, 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環境的相互銜接和諧結合, 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和諧互動, 教學相長, 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個性全面和諧發展, 實現師生與社會的和諧, 使和諧校園成為由和諧的人與物組成的校園。要實現和諧校園的建設, 我們就必須堅持管理精益化, 提高精益化的管理水平, 在學生工作中推行項目化管理, 完善各類、各種學生管理制度, 在管理的方法上實事求是, 富有成效, 這正是創建和諧校園的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一流大學”或“高水平大學”, 人們從科研、教學、管理各方面提出了諸多衡量標志。在大學管理中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會有效促進一流大學文化的創建, 塑造大學精神。我們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思想, 堅持在學生管理中實行精益化, 必須濃化德育氛圍, 凈化德育環境, 強化德育管理。大學德育所面對的, 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萬物之靈;所從事的, 是開拓與提升學生復雜的內心世界和精神境界。我們應選拔德才兼備的富有高度責任心和使命感的優秀人才進入各級德育管理崗位, 優化隊伍結構, 改善隊伍素質, 提高管理水平, 真正把大學生德育工作落在實處, 把高校德育建設融于科學有效的精益化管理之中, 這樣才能建立起有口皆碑的一流大學文化。
與企業管理不同, 高校學生管理主要是以人為核心的管理, 以學生為核心的管理, 同時, 也是以每位教師、每位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充分發揮自主性與創造性為前提的管理活動。在高校學生工作管理中, 可以精益化的東西與可以人性化的東西是需要在實踐中一步步去探索、理解和把握的。我們應繼續進一步探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實行精益化管理的思路。(作者單位為長春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趙紫文(1985-8-),男,長春師范大學,長期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