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隨著農村信用社的不斷改革與推進,農村商業銀行的探索之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其已成為當前各機構極為關注的一個話題。但 是通過對改制后的農商行機構進行一定的分析,人們仍可了解到其中所存在的一些實質性問題。本文主要就縣域農商行改制后所存在的問題及有關的建議進行了一定的分析,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各大機構的經營效果。
在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時期下,農信社作為農民自己的金融機構,其在農民的心中占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農村金融機構的要求 也在不斷地提高,而為了有效地適應社會主義的發展趨勢,將農信社改制為農商行則成為一種重要的發展形式,其對提高農民收入、促進工商業快速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在推進改制農商行的過程中,其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從而影響到地方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下面主要就此問題進行了一定的探討。
一、縣域農商行改制后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
對于農商行的發展來說,其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域環境的影響,對于大多數的工作人員來說,其都缺乏比較專業的綜合素質水平。例如,對于一些管理人員來說,其并沒有接受過比較專業的教育學習,也缺乏一些培訓機構的學習,如此在職工文化素質、業務水平、經營意識等方面都會存在著比較大的問題,加之專業知識的缺乏對整個工作項目的開展都是極為不利的。在農商行業務的發展進程中,如若其本身的隊伍素質不高,缺乏專業化的人才,則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業務的發展。此外,員工綜合素養還體現在服務的態度及習慣等方面上,對于一些工作人員來說,其往往缺乏良好的服務態度,從而也會給整項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的挑戰。
2.缺乏科學且完善的治理機制
從我國的法律角度來分析的話,我國的《商業銀行法》并未對農商行這一組織形式給予明確地說明與規定,即相關法律條文并未對此作出科學的界定,而這一現象的存在便在一定程度上給“農村商業銀行”這一組織形式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缺乏法律保護的組織機構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面臨著更大的問題。其次,在經營方向的規劃中,原先的農信社主要是經營具有商業化、政策性和普惠性等多重性質的金融服務,但如若其完全按照商業化的原則來進行改革,則會造成原先多重性質之間的沖突與矛盾。對于商業性金融來說,其主要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而在實際經營的過程中,一些管理人員往往會為了最大利益化而干預農商行的經營方向。此外,股權結構的不合理問題、市場準入問題也較為突出,這些都是農商行改制后會面臨的治理機制,而這則要求我國國家及相關機構對此給予高度的重視與關注。
3.存在著較大的資產處置風險
在縣域農商行的改制過程中,其還需要經過相應的資產置換、不良貸款清收以及處置的過程,因此其往往會存在著相應的風險。例如,在資產處置的過程中,其會存在著一些法律風險。通常情況下,資產處置需要經過置換、認購、回購等環節,如若其中的某個環節存在無法有利銜接的問題,則很容易造成改制失敗或者被起訴的風險。此外,在轉制的過程中,其還存在著資產損失的風險,這些都是農商行改制后會存在的問題。
二、提升縣域農商行改制的有效建議
1.提升工作員工的綜合素質水平
在農商行的改制過程中,有效地提高工作員工的綜合素質水平對促進其改革與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實際作業過程中,各單位部門首先應加強對此問題的重視與關注,以通過提高員工素質來提升農商行整體的服務質量。例如,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企業單位應加強對各個員工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培訓,以開展定期的學習來提高工作員工的綜合素質,如此不僅利于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且還能有效地提高農商行市場的綜合競爭力及其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農村商業銀行也是一個服務機構,為他人提供優質的服務也是該機構的一大宗旨。其還需要加大對客戶的需求性了解,以在此基礎上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全面的服務,這對提高銀行機構的綜合服務質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2.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體系
在農商行的改制過程中,為了創建完善且全面的農村商業銀行,相關機構組織則需要從管理層面的角度出發來構建科學的治理結構,以嚴格按照現代化的金融企業要求來制定健全的內控機制,這對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實際作業過程中,其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如結合自身企業的利益,并應用完善的治理機制來進一步優化銀行的治理行為。對于實際作業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其都應該給與明確地說明,以利于工作人員可以及時、高效地進行問題地解決,從而將各項規章制度體系落實到實處。與此同時,在健全機構體系時,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也顯得尤為必要,其對提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一定的益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農商行改制后中所存在的問題,相關人員需對此給予高度的重視,并通過在實際作業過程中采取有效地措施來加以改善,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村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經營與發展。(作者單位為河北經貿大學)